第一百九十一章 解難題(2 / 2)

小說:大明嫡長子 作者:皇家僱傭貓

他現在也是替自己的恩主憂慮,“朝堂之上,張晟自絕,督察院都御史戴珊也致仕,大司馬又很不幸的和陛下病重聯絡在了一起,太子不放過這次機會,要拿下兵部倒也是理所當然之舉。只不過於楊部堂而言,則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楊一清五十了,黑髮之中摻了白色,皺紋也爬滿了飽經風霜的臉,事情很大,但他面不改色。

齊承遂還在講,“若是部堂全力配合大司馬促成此事,則不一定是東宮的意思,往後歲月悠長,東宮說不準什麼時候就能想起這一茬。”

因為現在明顯是東宮和劉大夏在鬥法,東宮給了他難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個事情太難,東宮就是要讓他出醜,可你盡全力幫了他,你什麼意思?

“可若不這麼幹呢?滿朝的臣子都知道,部堂與大司馬情誼深厚,部堂這幾年做了許多事,少不得大司馬的支援。”

所以這個名聲就太差了,一個小人的名頭跑不掉,對於楊一清這樣愛惜羽毛的人來說,這也很重要。

在齊承遂看來,當初將楊一清調至陝西署理馬政,大概也是太子的‘用人藝術’之一,他就知道楊一清和劉大夏的關係好,馬政屬兵部,劉大夏肯定會全力支援楊一清。

所以說人家當初不管不顧的支援你,讓你在太子那裡刷了臉,幹好了馬政,現在回過頭來,你支不支援他?

齊承遂搖搖頭,朝廷的水實在太深了,這是表面的因素,背後有沒有其他的還不知道呢。這個難題反正他不知道楊一清要怎麼解。

老人家眼神深邃,不動如鍾,他還記得今年見了一次東宮太子,當時太子笑如春風,但實際話意則是警告他,不要和劉大夏粘連太深。

“部堂……”

楊一清抬了抬手,忽然開口道:“你說我給東宮去一封奏疏如何?”

“奏疏所講何事?”

“請東宮示下。我究竟該如何做。”

齊承遂變了臉,“部堂不可!這種事不可問,問了就是敗筆!再者,說不準東宮就是要看部堂你如何選擇。”

自古以來都是這樣,這個時候你還問,那麼在東宮的心中就覺得你念著劉大夏的恩情。什麼叫忠?就是你問都不要問,直接就幹。

但楊一清也是在細微之中尋找立足點,“時移世易,拒疾,你可知道東宮太子是何等樣人?你真的只覺得,東宮是為了對付大司馬而把領空餉這事兒放在臺面上?!做官,腦子要活,眼界要開,我來問你,如果太子真的有意將這個弊政改良,那我們如果在下面設定障礙,到時又當如何?”

齊承遂變了臉,“這……”

楊一清則繼續說:“世人都說我楊一清是得大司馬和東宮同時青睞才得以升官,可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這兩方鬥得你死我活,卻都要用我楊一清?因為,我為官從來都是上不誤國、下不誤民,所以太子用我,大司馬也用我。這是要害之所在,如果這一條沒了,那才是我楊一清的死期。”

“現在大司馬要來清查弊政,是,明眼人瞧得出,這是太子把大司馬往絕路上逼,可不管他們怎麼逼,我還是應該為國、為民來做這個官,只有這樣,以當今太子之胸襟才能忍得下我這個大司馬的舊人,所以我一定要上這個疏,為的就是讓東宮知道我是堅持我做官的原則來做這件事。與此同時我也告訴太子,讓他知道我擔心自己的行為壞了他的大計。”

這些話聽得齊承遂心驚肉跳,說起來是遊刃有餘的,可是一旦這個奏疏上去,東宮會不會誤解,會不會懷疑你和劉大夏的關係,這其實沒有人知道,一旦有些差錯,可就是取死之道。

所以帶入楊一清的視角去看,其實這個選擇很難,他要在複雜的局勢中找到細微的關鍵,然後相信自己的判斷,最終,更要有這個勇氣去做。

這個風險,也許不是性命,但至少是這個三邊總制官的職位。

“可部堂這封奏疏上去,太子不管是什麼心思都是一個回話,就是叫部堂支援大司馬。這樣的話,這個風險冒得還有何意義?”

齊承遂這話是對的,因為清理空餉這是好事,滿朝都說了該革除這個弊端,你很正式的問了,太子還能怎麼回答?

可楊一清卻笑了笑,“正因為太子沒有辦法給我別的答案,這封奏疏才上的妙。你想,你知道太子沒有別的答案,我會不知道?太子會不知道我們知道?在都知道的情況下,我還是上這封奏疏是為什麼?”

齊承遂徹底驚了,“為了……”

“為了讓太子知道,我堅持做官為國、為民也有我的難處。為了不在無意間壞了太子的大事。相反,如果我沒有這封奏疏,悶著頭做了,太子就會覺得我沒有考慮東宮,明知東宮欲對付大司馬還要支援他。即便這些都沒有,如果我毫無動靜,也會讓東宮覺得我腦子不夠活。”

“可東宮真的會考慮這麼多?”

楊一清心說這是不瞭解太子的人說的話了,他帶著一絲回憶的神色說:“會,當今太子,之志向為一代聖君;之才能可直追先祖,你若想得少,巡撫這個官兒也就當到頭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