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欺人太甚(2 / 2)

小說:大明嫡長子 作者:皇家僱傭貓

焦芳、陸綸等人全都轉身面向皇帝鞠躬。

“不要吵了。”

眾臣默然。

“奉天殿不是吵架的地方,今日不是議此事的時候。劉閣老。午後到侍從室遞個條子,六部九卿主官全都來。”

這是要縮小圈子。圈子一縮小,那就不一樣了。因為朝廷的重臣中,朱厚照經過幾年時間經營,其實換得差不多了。大部分可都是支援他的。

“陛下!”陸綸咬牙,“祖制,朝堂大事於早朝而決。朝廷國策,事關重大,望陛下能夠早做決斷!”

朱厚照站起來身,從上面踩著臺階一點一點走下來。

他也不是要龍顏震怒的樣子,其實是沒什麼表情的,就是淡漠的望著他說:“退朝。”

隨後直接從奉天殿出去了。

……

……

但一走出奉天殿,皇帝的面容中顯然有慍色,一路上風風火火,其實搞得伺候他的宦官、宮女人仰馬翻。

因為沒有人預料到皇帝下朝會這麼早。

侍從室前,豐熙、郭尚坤匆匆忙忙的走出來跪在門口迎接,已經有了小太監過來遞話,說皇帝今兒心情不好。

豐熙、郭尚坤兩人其實也感覺不到早晨的寒冷,甚至還緊張的要擦汗。郭尚坤還從袖口之中拿出一奏疏在看,上面條目式的記著1、2、3、4……這些東西。

豐熙瞄了一眼都不由佩服起郭尚坤來……這個時候還不忘要多記一些。

皇帝心情好的時候,如果問起什麼沒答上來的話,其實還行,或者回去查一下也可以。但是一旦心情不好,那就不好講了。

雖說沒什麼大罪,但是你一問三不知,盛怒之下難道不會把你直接貶到邊關苦地?

“微臣豐……”

龍攆到了乾清宮,皇帝果然面容整肅,邁著大步、走得極快,一路生風的樣子。他們見禮的話還沒說話,就見皇帝不耐煩的擺手,“該幹什麼幹什麼去!”

皇帝身後,內閣三人全都跟著,六部的尚書也都到了,包括之前離京的工部尚書曾鑑此時也回來了。

這一路上,人人心思不同。

按照年紀、資歷、皇帝的寵信等要素,王鏊、韓文、閔珪都有可能。但皇帝再生氣都不會一次性撤換了全部的內閣,這就要看怎麼選取了。

韓文在想:王濟之還有帝師的身份,他就不想著這一次了,但下一次……

而李東陽則是壓力極大,皇帝的招他接是接住了,但接得極醜,以至於在百官面前鬧這麼一出,文官不喜歡用兵也不想支援復套,這一點朱厚照清楚,所以最好能叫他們不要彙集在一起,可現在劉健這樣子提出來,就多多少少有聚集力量的作用了。

皇帝背對著大臣,所有人都跪了下來。

“劉閣老,朕尊你是先帝信重的四朝元老,可你就是十八朝元老,朕還是君,你還是臣。這一點,你記住了。”

劉健什麼心志……他自己早就在數個夜裡想明白了,但真到了此時,想著君父、想著過往……他一個老人也淚眼婆娑起來,想當初,皇太子所展現的驚人之才也讓他對未來充滿想象。

先帝駕崩之時,他所設想的,跟隨新皇帝建功立業的志向也從未有一天忘記。

朱厚照是什麼人,到底是不是昏君,他心中都知曉。

所以要說此時、此事就如同一個忠臣面對昏君時的決絕那肯定不至於。旁的不提,僅一個‘體恤老人’,朱厚照做得就不比他父親差。

所以劉健此時的心情是很複雜的,到最後,不哭也不行了。

“陛下,老臣捨不得陛下啊……”

朱厚照聽了之後也是百感交集,劉健是很壞的大臣嗎?絕對不是。可政治,就這樣把人推到這個地步。

“……沒有哪一個大臣在存了致仕念頭的時候和朕說捨不得的,你劉閣老愛惜名聲重於生命,冒著‘貪戀權位’的危險講這句話,朕,姑且信你。”說到此處,話鋒一轉,“但你怎麼就能當著百官逼朕決斷復套之議?!朕知道,你是要說帝王不能夠窮兵黷武,可朕苦口婆心說過多少次!朕做事何時衝動過?盲目過?!還有李閣老、謝閣老,你們都是閣臣,到底能不能體朕心意?朕是什麼樣的君主!是什麼樣的漢子!這麼幾年,你們還不明白嗎?!”

“世人不是都喜歡品評帝王嗎?你們自己想想,朕為政愛不愛民?朕做得哪一件事是為了自己?是起過一座宮殿,還是要過一樣寶物?是不讓忠臣說話了,還是一句逆耳之言都聽不得,動輒殘暴的殺害大臣?!劉閣老,你囿於傳統之念,堅決不認同復套之議,且欺朕太甚,不義在先!如此,就不要怪朕不仁在後了!”

“傳旨!”

“陛下!”李東陽、謝遷,甚至王鏊都喊話了。

王鏊向前跪了些,“陛下!劉閣老是輔佐四代帝王的朝廷重臣,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四十多年來為國盡忠,功勳卓著,為天下所共見。陛下豈能僅因為政不合,便將內閣首揆置於輕忽之地?”

朱厚照怒極,“這也不成,那也不成,就是要朕必須聽劉閣老的話嗎?那這龍椅不如叫他來坐!今日這旨!必須要傳!”

“陛下,不可啊!”

王鏊都急了,他是最早跟住朱厚照的人,想事情、做事情都儘量以朱厚照的角度出發。撤掉劉健這件事,他是堅決不同意的,不為別的,對皇帝很不好!

一個在朝四十幾年的大臣,託孤之臣、內閣首揆,如果是犯什麼罪,那另當別論,可他幹得是阻撓皇帝出兵這樣‘正義’的事,所以這道旨意只要出去,皇帝必有昏君之名。

這不是在不在乎名聲的問題,關鍵這個年頭最講究一個名正言順。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有了昏君之名,今後還怎麼辦事?

倒是韓文覺得有些奇怪,王濟之這個人……皇帝一直信賴頗深,這次怎麼會有如此表現?

有些時候,政治就像演戲,也很需要演技,現在來看這就像一齣戲,可皇帝想出了什麼絕妙的法子,竟然能解此時之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