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父子(2 / 2)

小說:大明嫡長子 作者:皇家僱傭貓

簡單的說,在南京城也有如北京一樣的各方角色。文官代表是南京兵部尚書,宦官代表是南京守備太監,勳臣則是與明代皇室綁為一體的魏國公。

至於說南京六部給人養老的感覺,確實,相對於正兒八經的北京六部,這裡多多少少都可以說叫養老。

尤其王華,他本是皇帝親信,卻在浙江巡撫的位置上止步不前,到南京來任兵部尚書。這個位置對於普通人而言可能是有房有車、生活無憂,對於他而言,則叫政治生涯不如意。

但王守仁,他那個在貴州坐了7年冷板凳的兒子卻藉此官復原職,關心這一家的人都知道,這是皇帝故意給的彌補。

這年頭的人不敢對皇帝有什麼抱怨,王華聽說自己兒子回到京師甚至有些心中恐懼,害怕聖寵太高惹人嫉,

退休就退休,這樣子退休,不是平白多些麻煩麼?

所以他也上疏請求皇帝收回成命,然而奏疏上去,皇帝怎麼批示還沒收到,倒是先把兒子王守仁給盼了回來。

“不孝子伯安,拜見爹爹!”

男兒有淚不輕彈。但王守仁苦守貴州七年,之前他是狀元之子、人生得意,經歷這番磨難,心中情緒很多,再見到親生父親才能不用刻意隱藏。

父子倆這樣一見面,王華心裡的那些低調、藏拙的官場生存手段全忘了,噙著眼淚只說了四個字,“回來就好。”

之後王守仁就在他的官舍裡住了下來。

離別太久,驟然相見,父子倆在桌席對坐,竟也有些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伯安,你在為父這裡待上兩日,然後便回鄉去見諸氏。你走之後諸氏整日為你擔心,如今你能夠官復原職,她不知該多高興。”

諸氏是王守仁的妻子。他們很早就結婚了。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孩子。所以歷史上也流傳出諸氏要替王陽明納妾而遭王陽明拒絕的故事。

另外,王陽明搞出過新婚夜逃婚這種在當時很離奇的事情,但諸氏和他的岳父都對王陽明較為寬容。這一寬容,便讓王陽明和諸氏的感情極好。

所以王華講這話,倒也是情理之中。

“父親放心,孩兒已經託人帶了信。這幾日再趁著天氣好回一趟餘姚,一定會把家中安頓好的。”

王華點點頭,他們家這日子現在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總算是有曙光的,“對了,陛下允了你幾日?探親雖重,但也不要耽誤了時間。否則,又要有人參你了。”

王守仁笑了笑,“這次孩兒能官復原職,多虧了父親。孩兒也知道父親的秉性,所以……所以來的路上還以為父親會再如七年前在山東那般,拒孩兒於門外呢。”

“皇恩浩蕩。為父原先確是這麼想的。”王華搖搖頭,含著淺淺的淚花搖頭,“但是見到你,便怎麼也不忍心再講那樣的話。其他人要是嫉妒、怎樣也攔不住,你回不回來他們都會嫉妒,所以任他們說去吧,咱們只需記得報答了皇上這番恩情就好。做人做官,無愧於心,至於是生是死、是顯赫還是落寞,又有什麼要緊?”

“嗯!”王守仁此刻的的確確感受到了父愛的溫情,“孩兒受教了!”

剛見面,有些不開心的話便不要講了,嘮嘮家常挺好。

到了第二天,王守仁又去逛了一趟南京城,說是逛,其實也就那麼一會兒,一個時辰都不到,其餘時候也多是在屋子裡靜靜讀書。

王華在窗外遠遠的見過幾次,心底裡就四個字:老懷大慰。

七八年前在京師,王華可沒少被兒子氣,那會兒進士都沒有考上,還不好好讀書,一天到晚要去塞外、要當將軍的,可把他這個老爹給愁死了。

但冬去春來,現如今王守仁多了一身靜氣,學會了以讀書為樂。看來貴州之貶,所獲甚多。

第四日時,王守仁便開始和父親談起一些朝中的事。有一個結,還是在他心中的。就是父親王華政治生涯的終結。

不過王華其實對這件事倒沒什麼要講,他說道:“為父已經過了六十了,人人說可惜,可又有什麼可惜?撐著老邁之軀再去和人鬥、和人爭?”

他搖搖頭,“命數天定,人又何必徒增煩惱?況且為父得了狀元,這名頭從古至今也沒幾個,我的兒子也中了進士,如若這樣還不知滿足、還要將官做到最大,那麼將來必遭橫禍!”

“我現在也沒有別的,就是希望你能夠不負所學,為江山社稷、天下百姓做幾件好事。恰逢聖明天子在朝,伯安,古往今來再找不到如你我一般幸運的父子了。”

王守仁心中鬆了大大的一口氣,“父親若能如此想,那便太好了。”

“你不必因為父愧疚,父親為兒子,天經地義。你若帶著負擔,才是對不住為父。輕裝策馬青雲路,人生從此馭長風。尤其陛下是一代明君,在正德一朝,你只需心中裝著百姓,陛下便怎樣也虧待不了你。這是於此時做官最大的要領,不管遇到什麼人、什麼事,切勿忘懷。”

“是。孩兒知道了。父親,孩兒明日便回餘姚了,您還有什麼吩咐麼?”

“沒有了。責任於你身,為父放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