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取仕、施恩、朝局(2 / 2)

小說:大明嫡長子 作者:皇家僱傭貓

你說這要命不要命?

但從朱厚照的角度來講,他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繼續把李、謝二人給趕到什麼地方去。

一、這兩人已經很配合了。

二、他們都是一時能臣,朝廷需要,為什麼要趕走?

三、他是新君登基,劉大夏、劉健接連出事,朝堂動盪,至少也要安穩個兩年再說。

所以他要留下這兩個閣老,但是局勢的發展又導致他必須要派王鏊。

於是儘管他內心不想要將李、劉二人排除在朝堂之外,可做出的動作是這樣,而其他人是不會管你怎麼想,只會看你怎麼做的。

等到浙閩總督的聖旨一出,不知多少人要上奏疏,參倒這兩位閣老,因為他們接收到的訊息就是皇帝要動他們兩個。

既然如此,有人讓出位置,幹嘛不配合?

舊人不走,新人不上,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所以安排了王鏊、王守仁之後,朱厚照其實是在考慮這一手,他要維持朝堂的平衡。

謝丕就是一個撬動的點。

“依你們所見,謝以中之答卷,可為狀元否?”

皇帝問這個話,李、梁、楊三人都不太好回答。因為按照實際,不僅有唐伯虎、以前原歷史上中的狀元顧鼎臣、榜眼董玘這些才華橫溢的人,而且便是嚴嵩、陸深、崔銑實際上也不比謝丕差到哪裡去。

謝丕是優秀不錯,可要說在這麼多才子之中直接認定,他就是狀元,除了他別人都不配,那也是很牽強的事。

可有些話……說出去,就不知道會不會得罪謝閣老了……

大概也只有李東陽敢講,他說道:“謝丕之才不假,但微臣以為難得狀元之名。並且謝丕是謝閣老的次子,名不副實,反倒更加不好。”

名不副實不好?

朱厚照嘴角彎了彎,名不副實是對謝丕不好,他以後揹著靠父親當狀元的名頭,但對此時的朝局卻極好。

皇帝在這個時候做這樣的事,擺明了就是看謝閣老的面子。

況且父子兩狀元這事在先前還從未有過,出來以後肯定引起廣泛的討論,朝野覺得謝閣老聖寵仍在的同時,也多少會忽略一些內閣地位尷尬的問題。

用現代的政治術語,這叫轉移矛盾。

所以有什麼不好的?

朱厚照提起硃筆,落筆前他問:“便是朕欽點他為狀元,明日便有人在承天門靜坐?”

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怎麼會有。李、楊、梁三人全都搖頭,

梁儲說的更明白,“陛下言重。那是不會的。只是……若謝丕之父不是謝閣老,欽點他為狀元也未嘗不可。”

那就是嘛。

朱厚照想著,謝丕原本的歷史上那也是探花郎。

能考上這個名次的,誰還能說他文章做得有問題不成?

現在只是略微不能服眾的問題,相比起內閣地位尷尬,這個問題簡直不是問題。

於是朱厚照便不管那麼許多,用硃筆直接在上面寫下一甲第一的字樣。

李、楊、梁三人都有些狐疑,但皇帝向來不做沒有理由的事,這他們是知道的。所以既然定了,那便不要去爭了。

“榜眼與探花便給顧鼎臣與嚴嵩吧。”

顧鼎臣文章做得好,而嚴閣老,他也是很期待的呢。至於陸深,只要在二甲之中,總會有他的機會的。

“是。”

了卻了此事,朱厚照盤腿坐了下來,吹著微微的風,緩緩說:“朕已經下了聖旨,侍從室豐熙到福建任布政使,郭尚坤也跟著去了應天巡撫衙門。這樣,侍從室就缺了人了。等到殿試的金榜頒佈,李閣老你記著提醒朕,讓謝丕遞補進侍從室。”

李東陽心中疑惑更深,皇帝忽然這樣施恩於謝家,這是什麼意思?

“是,微臣明白。”

豐熙和郭尚坤走了之後,侍從室就剩下靳貴和汪獻了。靳貴是原來東宮的老人,性格太安靜了,所以做些文字工作倒是很好。

汪獻存在感更低,但他是王鏊推薦的人。王鏊在傳播‘經世致用’學說的時候,以此人學習最好。

這兩人原先並不向朱厚照彙報工作,他們自己似乎也不想,不像豐熙還想著表現表現,靳、汪二人就只埋頭幹活,有些像是豐熙和郭尚坤的秘書。整理朝廷文書往來,記錄皇帝下發的任務,並在適當時候下催辦文書,最多就是如此。

可按排輩論資,排著隊也該是他們了。

而謝丕進來之後其實還少一個。

朱厚照摩挲著手指,默默唸想著,或許可以讓嚴嵩過來試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