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下人皆可來伐朕!(2 / 2)

小說:大明嫡長子 作者:皇家僱傭貓

如之前一樣,朱厚照把奏疏擲在地上,並訓斥:“朕殺貪官,護得是百姓。上天如何會因此而生出異象?你也是胡言亂語,一樣,拿回去自我反省!”

皇帝這樣一連叫了三四位,

最後把身前所有的奏疏都推出來,並吩咐,“劉瑾,念名字讓這些人來領!”

隨後皇帝中氣十足的對著自己的百官說:“太祖皇帝當年說,元以寬失天下。朕幼時還不明白,現在懂了。便是因為朝廷對這些貪墨瀆職的官員太過寬容,所以使得他們可以隨意欺壓百姓!朕現在問你們,寬容了這些人,那朝廷嚴厲的一面朝了誰?是百姓!!”

最後的二字他喊的極為用力。

以至於回聲都在殿裡來回悠盪。

稍作停頓之後,朱厚照站了起來,聲調也略低,“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句話還是大學士教朕的,便是你們不是大學士的,又有哪一個不識得這句話?可為什麼到了這個時候,就忘記了‘亦可覆舟’這句話?”

“朕,時常也反躬自省,是不是不該殺這麼多人,可朝廷的一個鹽政衙門,幾乎成為私鹽販子的窩點,他們對上欺瞞朝廷,對下欺壓百姓,這些人你們竟還能從中找出一個不殺的理由,難道你們也要讓我大明以失寬天下嗎?!”

皇帝的話像一記重錘敲在許多人的心頭。

許多人紛紛感慨,唉聲嘆氣。

“……及其後嗣沉荒,失君臣之道……有司毒虐,於是人心離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國之民,死者肝腦塗地,生者骨肉不相保……”

朱厚照這一段唸的乃是朱元璋的《奉天討元北伐檄文》。

“朕最初監國時,以為朝廷之弱在國庫,國庫空虛,故而災荒不賑,後來朕想方設法找來了銀子,賑濟了災民;不時的,甘肅、大同等邊疆之區不斷有韃靼寇邊,朕整兵備餉,花馬池一戰打跑了韃靼人;同時,又有地方主政官員怠政不修,朕又汰換了一批年富力強之人。

朕現在是越來越清楚了,大明的心頭之患不在韃靼,也不在財力不足,而是在……朝廷,就是在這奉天殿!在朕每日促膝密談的臣子當中!你們這兒松一點兒,大明朝就松一片兒,你們這兒要是全鬆了!大明朝的百姓賣兒鬻女、無以為繼,到時候就會揭竿而起,讓咱們死無葬身之地!”

“陛下!”

“陛下!”

……

此起彼伏的,反正有臣子叫喚他的聲音。

皇帝如此激動,臣子們不做表態似乎也不好,好些人也不知是真感動還是假感動,反正一個大老爺們哭哭啼啼的眼淚也下來了。

“戶部、兵部、刑部各部尚書外加英國公。”

四位老頭兒全部出列,“微臣在。”

朱厚照吸了吸鼻子,一副忍住不落淚的模樣,他側著身子伸手指他們,“錦衣衛帶回來的人,朕全都交到你們手上,這樁案,仔細的查、仔細的審。販賣私鹽,是挖朝廷的牆根,這句話是朕說的。朕現在還要說,吃著朝廷的飯、砸著朝廷的鍋的人,朕就是要看砍下他的腦袋。劉瑾,毛語文,你二人作為監審官!”

劉瑾沒想到自己還有這差事,這下好了,先前文臣得罪他,他得好好找回場子才行。

“奴婢遵旨!”

朱厚照轉過來,眉頭緊皺,眼神堅定,“朕是天子,上承天意而治萬民。今日朕在此下旨,就是要殺這些不知君父、毫無廉恥的官員,若是此道不正,天下人皆可來伐朕!”

哪裡有人都抓到京師還放了或是輕輕處置的道理?

除非他朱厚照不是皇帝了!

每次動點文官都費勁,搞得這皇帝當得總有些憋屈的感覺。

運司撤不撤已經在綜合考慮了,結果這些人殺不殺還停留在討論層面,開什麼玩笑,運司都沒了,留著他們幹什麼,當供品嗎?

而對於朝堂上李東陽等一眾重臣來說,

那麼多的這種奏疏會惹皇帝生氣其實在他們意料之中,

關鍵是讓劉瑾和毛語文監審,這實在太出乎意料!

韓文是戶部尚書,第一個被皇帝叫上去的就是陝西清吏司郎中湯有寧。氣得他先把此人叫過來大罵了一頓,

“陛下天縱之君,所握權柄之重也可堪比當年洪武、永樂皇帝,你若要上書陳奏,至少要理由充分,邏輯通順。而且要思量清楚後果!如今司禮監、錦衣衛監審,這不是更加要命嗎?!”

原本沒有這回事,他韓貫道畢竟也是宣告在外的賢臣,必定不希望事態擴大,所以事情也許不會那麼糟糕,至少不會像司禮監那樣,沾上點兒邊就是一顆人頭。

可現在大大小小几十名官員一下子讓陛下覺得事情搞大了。那就不一樣了。

毛語文成為監審官,有些迷惑。但是他那聰明的娘子徐雪雲就知道,“幾十名官員上疏,會讓陛下覺得是不是有人在背後授意。即使沒有,其實‘官官相護’四個字,也能讀得出來。總之,陛下會開始想知道這裡有沒有藏事,因而也才有你和劉公公成為監審官這一節……”

“所以會說,這次還真是他們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毛語文輕輕一笑,言語中有些諷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