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殺人不夠,還要誅心(2 / 2)

小說:大明嫡長子 作者:皇家僱傭貓

李東陽在收拾行囊了。

皇帝還沒有正式的詔旨下來,要派他去哪裡。

不過離京是必然的了。

其實他有些搞不清楚,眼下錦衣衛正在抓人,其中不少都是有些清名的讀書人。

這個時候,皇帝以非常誠懇的姿態挽留了他,是真的因為心中認可他,還是為了要在這個時候展現其寬厚容人的一面?

而且內閣本身就‘動盪’,工部尚書曾鑑臥病在床,禮部尚書林瀚、都察院左都御史張敷華向來在天子那裡沒什麼存在感,

錦衣衛似乎已經無人能擋。

難道這一切都是巧合嗎?

李東陽也難以確定。

而外界的人,還是認可他這個老閣老。

畢竟天子給了他非常高的禮儀。

一些名士被抓之後,很快便有人把求救的信遞到了他的案頭。

這其中也不乏這些年拜他當老師,或是茶陵詩派的人。

茶陵詩派是明弘治、正德年間的詩歌流派,開創者為李東陽。因為他是湖廣茶陵人,所以稱為茶陵詩派。

這一詩派誕生的背景是明朝中期隨著王朝的衰敗,許多文學作品也失去了銳氣而變得卑冗委瑣。茶陵詩派所推崇的就是復興唐宋的文風,主張言由心生、文主於氣。

因為李東陽是閣老,他親自主持這個文壇上的活動,追隨者眾多,而且裡面不乏一些文壇名氣大的人。

當然,他們不一定官很大。

因為李東陽不是把持朝政的那種權臣,不會把茶陵詩派的人安插的到處都是。

這些有名氣的文人相互之間都認識,江同祖和陸孟也不是那種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所以為其求情倒也常見。反正壞事是錦衣衛乾的。

李東陽一連收了兩個弟子的信,整個人便坐在院子裡沉默了起來。

眼看時日將晚,宮裡忽然來了人,說皇帝宣召。

老人家也不敢耽擱,收拾收拾便入宮去了。

宮裡麵點了燈,皇帝還在燈下看東西,李東陽到了以後在御賜的軟凳坐下。

“……濟之先生是蘇州府人,他曾與朕說,天下人都覺得蘇松二府富裕,實際上當地的百姓賦稅頗重,生活也並不能算作輕鬆。”

這是當年朱元璋留下的政策。

現在的蘇松二府,稅賦基本可以抵得過一些省份。

“所以朕一直也在想,最好是在松江府也開埠,增設市舶司。希賢公在山東也曾與朕提過增設市舶司之市,這樣便乾脆一起施行。想想辦法,給老百姓的手裡添些銀子。還有一事,江南文盛,閣老在文壇中也是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所以你到了江南也要振一振那裡的文風。讀書為官、治人治地,首先要以實務為先,經世致用,造福萬民。”

對於那個地方,朱厚照總的就是這兩個要求。

李東陽一想原來是巡撫應天,皇帝對他也真是優待了,“臣受國恩重矣。必定不忘陛下今日之囑咐。”

“李閣老朕還是信得過得。”朱厚照稍稍望了一眼這位老臣,“正德初年時,希賢公連大朝會都不參加,藉口政務繁忙,急速返魯。朕,雖想久留閣老,但你我君臣,還是以百姓為先吧。”

“是。”

朱厚照又叫來謝丕,“以中,你送送。”

謝丕頗為聽話,上來就扶著李東陽的胳膊,外面確實也有些暗了,老人家眼神不一定好使,宮裡到處還都是臺階。

謝丕不懂,路上說什麼皇帝有皇帝的難處,其實是安慰閣老的話,叫他們不那麼難受。畢竟,天子還是一心為民的聖明之君。

李東陽什麼也沒說,謝以中到底還是年輕,所以謝於喬始終放不了手。

皇帝的意思哪裡是什麼為了百姓。

皇帝的意思是,劉健當初早早的離開,是為了不摻和朝堂上的事情。這一點皇帝很滿意,所以叫他,

不要多管閒事。

但儘管如此,皇帝也仍然是寬厚的人。

畢竟,大晚上的叫他過來,就是想把話說在前頭,免得自己先說,到時候不是僵硬了麼?

這乍看起來,毫無聯絡。但李東陽知道自己沒有多想,否則哪有天黑之後還召見他的道理,且沒什麼重要的事,幹嘛不等明天再說?

而在乾清宮裡。

朱厚照也把錦衣衛南鎮撫司的密信放在蠟燭之上燃盡了。

火光照著他的臉若隱若現。

“傳話給毛語文,人可以抓,但叫他注意蒐集證據。”

因為殺人不夠,還要誅心才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