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王守仁稟奏!(2 / 3)

小說:大明嫡長子 作者:皇家僱傭貓

“臣以為,陛下不必強求各邊處處都是騰驤四衛。陛下親領二十六衛,最是清楚一個甲級衛需耗費多少銀兩,此其一也。其二,衛所之軍也分步卒、起兵,更有駐防、野戰之別。請……陛下恕老臣昏聵,老臣以為薊州之兵,若有兩萬精銳,足矣。但兩萬精兵不足以守衛那麼大的地方、那麼多的城池,因而邊鎮也是需要‘丙’級衛的。”

啊,這倒是個不能輕易否認的觀點。

軍隊建設這種事,再富裕也要考慮成本問題,否則拖垮了財政,這就叫窮兵黷武。一味加重國家和百姓負擔,最後反而讓這個堅固的堡壘從內部被攻破。

楊一清繼續說:“老臣算過,陛下在京師有精銳至少二十萬,西北有甘肅兵、寧夏兵、河套兵,如此又要十萬。若是剩餘軍鎮,每鎮有兩到三萬之精銳步卒,則我大明可擁精銳之兵五十萬,其中又有超過五萬的騎兵。千百年來,能有我大明此時之強盛者,也不多了。”

這的確不是假話,封建王朝不管宣稱有多少兵馬,實際有戰鬥力終歸是少數。

“你們以為呢?”朱厚照問道。

“臣附議。”楊廷和最先說。

王炳和王鏊更沒有其他意見。

“好,那就依楊閣老的意思。但薊州裁減人數之事還是要做,只不過所餘十衛也按照親衛甲乙丙的分級方法,三四三吧,三個甲級衛、四個乙級衛、三個丙級衛。”

儘管如此,邊軍的甲級衛肯定是不如上直親衛。

楊閣老心中長舒一口氣,這種做法,雖然沒有皇帝那一聲‘五萬精兵’來的氣勢恢宏,但它有一個更大的好處:做得下去。

三個丙級衛就是緩衝地帶,用來安置那些不好直接清除出去的人。

而且薊州真的不需要五萬精兵,兩萬能戰之兵,足以應對一些突發情況,即便再有什麼大亂子,邊上就是宣府、遼東以及京師精銳。

再說了,薊州如此,之後大同、宣府也如此,各個都有這等實力,難免有不穩之憂。

朱厚照不會一味堅持己見,也是要看情況,關鍵他以後的主要依靠不是薊州兵馬,所以給一個便於他們操作的政策也沒什麼問題。

但他對楊尚義有些不滿意。

於是後面綴了句,“傳旨給楊尚義時要和他說清楚,他是領兵數十年的將領,最懂兵貴精不貴多的道理。這三個甲級衛一萬八千人馬,要是還練不成一支虎賁之師,朕可就沒有客氣話給他了!”

兩萬兵還帶不好,那特麼就不要帶了!

皇帝這句難聽的話沒講出口,其實意思就是這個意思。

閣老們明白聖意。

薊州最終的結局,就是三點。

第一,軍屯要清理到位,這毋庸置疑。

第二,藉此機會整頓薊州各衛所,其中之關鍵就在於這三個甲級衛,剩餘的,說實話薊州多處城池、關隘都需要守軍,屯田也需要屯軍,這部分將就就行,一旦分為乙、丙兩等,軍餉就會下一個臺階,國庫的壓力也小,如此才能細水長流。

至於這第三點,也是一個總的,就是由亂到治,突出一個穩字。

內閣回去以後,楊一清親自執筆擬旨,擬完了以後他送呈朱厚照閱。

這是老政治家,在考慮事情方面比朱厚照這種沒實操的可能還更加全面,所以看完以後皇帝如往常一樣滿意,“如此可稱妥當,用印,頒給楊尚義吧。”

“微臣遵旨。”

“楊閣老,還有一樁事。”

“王守仁此次回京,還帶了兩衛朔方軍,人不多,不過當時是考慮若是何處不穩,可以令其隨時出動。這一萬人到了京師以後,如何安頓還需楊閣老仔細考慮、妥善安排,且其中有騎兵,精豆也要準備的。”

楊一清領兵多年,哪裡還想不到這些,他點頭稱是,“臣年前就接到奏報,知道王伯安要入京,一應準備都已開始了,請陛下放心。”

“嗯。”

朱厚照伸了伸懶腰。

有幾個得力內閣閣老還是不一樣的。

楊一清文官、武官都當過,打過仗、治過民,的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有楊閣老在,朕可以少操心不少。”

“為君分憂,乃為臣之責。”

“今年沒有科舉,主要的就是三月份的大朝會。安穩了兩年,今年事情明顯多了,楊閣老怕是又得辛苦了。”

楊一清執禮,一切已盡在不言中。

這種時期對於無能之人那是折磨。

但是對於楊一清來說,則是他幹大事的時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