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傳統美德(2 / 2)

小說:大明嫡長子 作者:皇家僱傭貓

何廷仁其實是在勸他。

他現在糾結的這個案子,唐代就有過,而且鬧得沸沸揚揚,甚至驚動了武則天,哪怕過去一百年到了柳宗元時代,那個時代的文人還是把這件事拿出來說,柳宗元還特地為此寫了一篇文章,名為:《駁復仇議》。

朱厚照反應過來以後就說:“人必有子,子必有親,親親相仇,其亂誰救?”

何廷仁則回:彼殺之,我乃殺之。不議曲直,暴寡脅弱而已。

“看來性之(何廷仁字)是贊同柳宗元的。”

“是,總不至於現在仍然先殺而後彰,此謂亂也。”

朱厚照露出笑容,“禮之大本,以防亂也。”

像是尤址不讀這些書,聽到天子和何廷仁的對話實際上已經暈了。

大多數情況下,古代讀書人就會如此,只想著靠現代的幾個笑話和所謂科學知識就震住他們,這實際上是不太可能發生的。

話說回來,就是林清韻這種為父報仇、殺害朝廷命官的事在唐朝武則天時代發生過。

當時幹這事的人叫徐元慶,他殺的人更牛逼,是御史大夫,屬於部長級高官。

殺了人以後,他就自首。

這件事引發了‘法律與禮法’的衝突與危機,

按照《禮記》所說:父之仇,弗與共戴天。

就是你和你的殺父仇人都不應該處在一片天空下,這就是不共戴天的由來。

《禮記·檀弓》還記載:子夏問於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寢苫枕幹,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

‘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的意思是如果在大街上遇見仇人,回家拿武器都不用,直接衝上去開幹就對了!

那麼好了,按照先聖所言,為父報仇就是對的啊。

後來這事鬧到武則天那裡,她先是同意赦免,但後來又有個叫陳子昂言官,說這樣不妥。殺人不償命,這是壞了律法。

最後定的辦法是:殺了他,然後表彰他。

到了柳宗元的時候,他就拿來嘲笑,說表彰和處死怎麼能用於一個人身上呢?

誅其可旌,茲謂濫。意思是處死可以表彰的人,這就叫亂殺。

旌其可誅,茲謂僭。意思是表彰應該處死的人,這就是過失。

最後的結果,整個唐代也沒把這個事情給鬧明白。

這件事,其實更深層的反映了‘以德治國’和‘以法治國’的差異。它的意義實際上也比表面上的要大。不要說唐代了,放到後代,中國人還是會贊同那種殺掉母親仇人,然後慷慨赴死的漢子。

唐代的儒學也不是很興盛,到了明代,像何廷仁這樣的人馬上就會站出來維護禮法這兩個字。

換句話說,

朱厚照有理由認為,這就是柳宗元的駁復仇議其實就是人心所向。

他站了起來,負手說:“至正德二十一年,大明算得上四夷賓服,也算得上民安物阜。不過治國之道,不僅在於物質多麼豐富,國家與人一樣,還是要有一種精神氣。禮法,不能忘記。”

何廷仁等三個臣子很少聽到皇帝說這樣的話,當即大喜,“皇上聖明!”

“禮之大本,以防亂也。”他又呢喃重複了一句,“若是禮法不在,則人心必亂,人心混亂則國家安能四方安穩?傳旨。”

這兩個字一說,侍從室的人是有膝跳反應的,皇帝大部分都是口語說說,但是他們落筆要成文章。

這個本事可不容易,大多數人別說寫別人的意思了,就是寫自己的意思,八百字作文也寫得跟狗爬似的。

但是何廷仁就有這個本事,

朱厚照說:“大明是以孝治天下,漢民族也是崇尚祖宗禮法的民族,朕為天子,要順應民心民意、順應先聖禮法,為倡導、維護、踐行傳統禮法而制定和實施律法,這才是律法存在的最大意義。

正德一朝,以科學為代表的奇技淫巧大大方便了百姓的生活,但科學只是工具,吃精鹽白糖、穿棉衣棉褲,並不意味著先聖所言便沒有道理。相反,越是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之中,越是要謹記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崇儉戒奢、誠實謙虛的傳統美德。”

是的,他用上了傳統美德這四個字。

末了還加了一句,“旨意由內閣發。同時再傳一句話給內閣,要他們想個法子,做點什麼,扭轉當前的民間與官場的風氣,引導官員、百姓尊老愛幼、一心向善,不能任由社會風氣肆意滑落,不可控制。對於明顯違背傳統禮教、明顯汙化社會風氣、明顯傷害百姓情感的言語和行為要進行適度的懲戒。”

不夜城給他的感覺太奢華了。

京師如此,估計江南更加誇張,長此以往,人們的心會慢慢改變,等到災難降臨的那一天,他們還會跟隨歷史的指引重新凝結嗎?

資本家是從來沒有愛國兩個字的,只要給錢,他什麼都能賣。

朱厚照是想學西方文化中較好的地方,但並不是把整個國家改造成一個近代的西方國家雛形,從大歷史觀來看,西方也就是大航海的四五百年厲害些,後來也開始東昇西降了,再過幾百年他能混成什麼模樣還難說呢。

何廷仁手捧著這頁紙則有些微微的激動,“陛下,是欲重推禮教?”

“朕什麼時候放棄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