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學部(2 / 2)

不過朱祁鈺卻是笑道:“子新啊,這個衙門的主官,朕選的可是你啊,怎麼推薦起別人了?”

儀銘連忙答道:“臣也是替陛下著想。”

“臣做這個禮部左侍郎的時間並不長,品級只是三品,突然調任新衙門的主管,還是和禮部胡尚書作對分權的,定然會遭到彈劾。”

“萬一臣沒抗住,陛下也好有個備用人選。”

朱祁鈺大手一揮,霸氣側漏地道:“朕意已決,這個衙門的主官就是你了,誰敢不服,讓他和朕說。”

然後露出一個笑容,道:“子新可以先想想,這個衙門叫什麼名字了。”

“這個還要陛下賜名。”儀銘老老實實的回答道,命名這種事兒是皇帝的事兒,他哪裡會多嘴。

朱祁鈺無所謂道:“朕要是知道叫什麼,就不讓你命名了。”

好吧,既然皇帝不管,那就是他這個主官的事兒,儀銘開始冥思苦想,最終給朱祁鈺提了幾個建議。

儒部,貢部,舉部,學部。

舉部很明顯是以科舉命名,覆蓋面太小,先排除。

貢部也一樣,還和工部音相近,一樣搖排除。

朱祁鈺在儒部和學部之間考慮了許久,最終決定用學部這個名字。

儒部聽起來就是儒家的,如今大明的學問只有儒家一脈,叫這個名字其實沒什麼問題,但是朱祁鈺還是排除掉了,主要是朱祁鈺今後還想引入其他學問,不希望只有儒家一家,再說了,儒家正統在曲阜,天下文人向來以曲阜孔家為尊,叫了儒部這個名字,朱祁鈺總感覺儒部是孔家的,不任命衍聖公來做這個主官,總是怪怪的,但是真能讓衍聖公來做這個主官嗎?答案是不能,所以儒部只能被派出掉。

剩下的答案只剩下一個,那就是學部。

然後就是學部的組織架構。

這件事朱祁鈺又叫來了吏部尚書王直,將自己想要設立學部的事情和他一說,王直便點頭同意了下來。

王直又不傻,這件事朱祁鈺明顯已經下定了決心,阻止此事對他沒有半點好處,而且王直一眼就看出來這個衙門就是為了分禮部的權,反正他和胡濙都已經決裂,分就分唄,反正分的又不是吏部的權力,他王直不在乎。

還有一點就是,朱祁鈺想要設立的學部,很明顯是與其他幾部同級,朝廷突然多出來一個尚書,兩個侍郎,一堆的郎中和員外郎,職位多了許多,吏部在分派官員的時候可選的職位也多了許多,他王直不能阻止此事,朝廷空閒待缺的官員可不少呢。

於是,經過朱祁鈺、王直和儀銘三個人的討論,最終形成了學部的組織架構和許可權責任。

學部,主管天下儒學,包括各地學籍管理、各級學府管理、學府每年學祿監督,還有最重要的科舉考試,設定左右侍郎副之。

學部下設學籍、學祿、學府、貢舉四個清吏司,設一名郎中主管,若干員外郎輔助。

學籍清吏司主管天下學籍考籍,包括每年各地學籍考籍的匯總,整理,監督。

學祿清吏司主管各地學祿標準的制定、匯總、稽核、監督,還有各級科舉之後鹿鳴宴和瓊林宴的組織策劃,各地方衙門組織文會花費的費用也要匯總到學祿清吏司。

學府清吏司主管天下各級學府,從最高的國子監到最低階的縣學,均由學府清吏司監督管理,同時負責各地書院、私塾的審批,山長、教授、博士、教習、夫子等均需在地方縣衙備案,每年一次匯總到學府清吏司。

科舉清吏司主管天下各級科舉考試,縣試府試不變,仍由各地衙門負責,科舉清吏司巡察監督,其餘各級科舉考試,由科舉清吏司派人主持。

四個清吏司各行其是,左右侍郎每人督管兩個,最終彙報給學部尚書。

任學部尚書為禮部右侍郎儀銘調任,左右侍郎待定,由吏部尚書王直舉薦,郎中員外郎等各級官員由吏部舉薦,辦事差役待定。

此詔一出,必定天下震驚。

朱祁鈺如是想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