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出鎮宣府的人選(2 / 2)

“好。”陳懋想了想,又道:“寧遠伯任禮。”

任禮不是勳貴出身,原本只是燕山衛一名小卒,後來一路跟著朱棣打過來打過去,積功升為都督僉事,正統三年率兵部尚書王驥、右都督蔣貴分道出擊韃靼阿岱汗、朵兒只伯,取得大捷,以功封的寧遠伯。他是一員沙場老將,對蒙古人也熟悉,出鎮宣府應該不是什麼問題。

朱祁鈺點點頭,對這個人選更加滿意一些,說道:“任禮也可以,比豐城侯要好一些。”

“保定伯梁珤。”陳懋不愧是老臣,對於朝廷勳貴極為熟悉,馬上又提了一個人。

梁珤是二代保定伯,也曾經多次出戰,臨戰經驗豐富,雖然打的都是湖廣雲貴地區的叛亂,但是應該可以勝任,於是朱祁鈺點點頭,同意道:“恩,他也算一個。”

然後陳懋就不出聲了。

朱祁鈺疑惑,問道:“寧陽侯沒人推薦了?”

陳懋站起身,恭敬道:“回陛下的話,老臣這裡沒有人選了,像武安侯鄭宏、武進伯朱瑛、隆平侯張福之類的,都是剛剛繼承爵位沒多久,暫時還無法升任宣府總兵一職。”

“好吧。”朱祁鈺點點頭,對著其他人問道:“諸位愛卿,你們可還有其他人選推薦嗎?”

于謙站出來推薦道:“臣推薦忻城伯趙榮。”

趙榮也是二代勳貴,正統十四年領前軍都督府,身份能力上都還可以,朱祁鈺將他也放入了考慮名單之中。

“還有嗎?”朱祁鈺對著內閣諸人問道:“內閣的諸位愛卿,你們也可以推薦啊!”

金濂立刻站起來,道:“陛下,臣有一個人選,功勳身份完全可以出鎮宣府。”

“說說,是哪位勳貴?”朱祁鈺問道。

金濂恭敬一禮,道:“臣推薦靖遠伯王驥。”

這個人選和其他人就有些不同了。

王驥是保定人,他不是武人勳貴出身,而是因軍功而封爵的文官。

永樂四年,王驥中進士,授兵科給事中,後出使山西巡視,頗有功勞,後升為山西按察副使。

洪熙元年,王驥獲召入京,升任順天府尹,將順天府治理得頗為繁華。

宣德元年,王驥升任兵部右侍郎,接替顧佐代管都察院事務,宣德九年,王驥被正式任命為兵部尚書。

正統三年是王驥改變仕途的一年,這一年他奉詔議論邊防事務,後被派往甘肅督軍,正與蔣貴分道夾擊,轉戰兩千餘里,擊破擾邊的阿岱汗軍,迫使阿岱汗遠逃。

正統六年至正統十三年這六年間,王驥主導對麓川思氏政權的戰事,率軍進行了三次征討麓川之役。因功封靖遠伯,成為明代位亦是僅有的三位因軍功而封爵的文官,另外兩位一樣赫赫有名,一位是後來儒家三聖之一、死後從祀於孔廟、單槍匹馬平定寧王叛亂的新建伯王守仁,另一位就是今年科舉一舉中進士的大都督府小萌新王越。

這個人今年七十多了,但是身體倍棒,吃嘛嘛香,騎馬追獵、喝酒吃肉都不在話下,甚至他還有精力去青樓楚館,縱情與歌姬之中,實在是有些不可思議。

正因為他是文官出身,命他去接任宣府,就有些別的意味在裡面了。

不過王驥的能力是真不錯,朱祁鈺想了一會兒,還是把他放進了自己的備選名單之中。

又等了一會兒,見再沒有人推薦,朱祁鈺便將備選名單中的幾個人都列了出來,分別是陳懋推薦的豐城侯李賢、寧遠伯任禮、于謙推薦的忻城伯趙榮和金濂推薦的靖遠伯王驥。

這裡面寧遠伯任禮是朱祁鈺心目中的第一人選,不過他也有毛病,那就是喜歡仗著自己資歷老胡攪蠻纏,許多人都因為這個彈劾過他。

而靖遠伯王驥呢,其實能力很不錯,出鎮宣府應該是沒問題的,只是他文官出身這一點讓朱祁鈺擔心他能否鎮得住宣府那群驕兵悍將。

那麼就剩下兩個人了,豐城侯李賢和忻城伯趙榮。

朱祁鈺思前想後,過了半天才緩緩說道:“那就讓忻城伯趙榮過去吧。”

至於朱祁鈺選擇趙榮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趙榮現在沒有事情,正在家閒著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