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推舉黎宜民(2 / 2)

半晌,潘孚先才反應過來,立刻問道:“殿下,不知皇上是怎麼死的?他的屍身如今在何處?”

黎宜民轉身指了指身後的勤政殿,說道:“皇上的屍身我已經命人搬到了勤政殿,回頭你們就按照太祖定下的朝禮下葬吧。”

大越國有個特點,大越國曆代先皇的陵寢也學漢人的樣子,在風水極佳的山川之中單獨建設陵寢,不同的是,在陵寢建設完成之後,皇帝屍身是直接放在皇宮之中,而在皇宮之中最合適的地方,自然就是皇城裡面太廟。

“那太后的屍身呢?”潘孚先繼續追問道。

“自然是在延壽宮,如今由延壽宮的宮娥們在料理。”黎宜民回答道。

潘孚先點點頭,沒有再繼續問下去。

他雖然是阮太后用來控制太學生的人,但因為學儒的原因,他對於小皇帝黎邦基親政還是比較支援的,不希望阮太后繼續插手政務。

現在黎宜民雖然殺了阮太后,小皇帝黎邦基也死在了這場動亂之中,但是潘孚先並不打算繼續追究下去。

識時務者為俊傑嘛!

儒家的儒士又不都是頭鐵的漢子,還是有許多機巧靈變之士的。

不過這時候中書舍人範屯卻站出來問道:“殿下,那朝廷今後要怎麼辦?何人來繼承皇位?”

這個問題讓在場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

範屯的問題的確是現在大越朝廷急須面對的事情。

明軍正在南下,也不知道北江城能不能守得住,如今小皇帝黎邦基和阮太后又死了,大越朝廷必須儘快選出一個皇帝,來作為整個朝廷的主心骨。

黎宜民也是點點頭,說道:“這位大人的問題很關鍵,本王今日請諸位大人進來,就是想和你們商量一下,由誰來繼承這個皇位。”

“不知諸位大人可有什麼合適的人選嗎?”

沒人回答。

這個問題的答案簡單,但是所帶來的影響卻是極為麻煩。

答案其實已經一目瞭然了,小皇帝黎邦基一死,大越國國內適合坐到皇位上的人只有一個人選,那就是站在上面的黎宜民,平原王黎思誠年齡比黎邦基還小,如果是太平日子,那他還有機會登基,但是眼下卻是國難之時,十萬明軍正咄咄逼人地向南攻伐,離升龍城都不算太遠了,如果黎思誠登基,那就是主少國疑,所以,眼下朝臣們也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推舉黎宜民繼位登基。

而且在大家看來,黎宜民其實也是有登基繼位的打算的,從上朝開始他就一直站在小皇帝黎邦基應該坐的位置,這態度不是已經很明顯了嗎?

推舉他繼承皇位簡單,現在大家的問題是,誰來做第一個勸進之人。

雖然這個人肯定可以成為黎宜民的親信,但是在場之人沒有幾個需要這麼做的啊!

大家家族裡的實力已經足以保證他們的位置不動搖了,就沒有必要再牽扯進黎宜民誤殺黎邦基的事情裡去了。

另外幾個沒有什麼靠山背景的官員,也沒有站出來勸進。

一來他們基本上都是學儒的,看不慣這種弒君之事。

二來也是因為朝廷上的儒生基本上都是親近阮太后的,算是阮太后的人,現在的局面是黎宜民掌握大權,他們現在都在擔心黎宜民會如何對付自己,哪裡還有心思去推舉黎宜民上位呢?

不過在場的文武官員沒人推薦,不代表真的沒人推薦。

就在所有人大眼瞪小眼等著第一個人站出來的時候,文武官員的陣列後面突然走出一個人,大家都不認識,正是一直為黎宜民出謀劃策的宋誠。

只見宋誠大步走上前去,大聲說道:“大越有一人,帶兵之時能征善戰,為國立功頗多,又是皇室長子,登基繼位之後可以安撫人心,故而,臣推薦諒山王殿下繼承大統,儘早登基稱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