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工商業初發展(2 / 2)

“現在的稅收也就勉強夠用而已,多出來的一些還要以備不時之需,用來賑災救民呢,可是沒法子提升官員俸祿了。”

朱標聞言點了點頭。

這個問題說實話其實挺無解的。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生產力的問題,生產力不提上去,國家就窮,國家窮官員俸祿自然就低,官員俸祿低,自然就要貪,然後國家就會變得更窮。

這是一個魔咒。

是中國古代封建國家大都不過三百年的根本原因。

“我有一個建議!”朱標突然開口。

“什麼?”朱元璋臉上露出一絲感興趣的神色。

“我想再成立幾家官營商行,包括造紙、製糖、紡織、等等所有明末有技術改進的行業都要涉獵,然後在明初建立工坊。”

“這些工坊具體的經營要找適合的商賈去經營,朝廷不干涉具體的內部事務,但可以派人進行監督,同時每年給這些商賈放淨收益的一部分作為酬勞。”

“而剩下的盈利一部分可以補貼國家,一部分可以用於繼續擴大生產,父皇覺得怎麼樣?”

朱元璋聞言眼中頓時一亮。

兩年前,朱標建議成立了皇家鋼鐵商行。

這家商行經過兩年的展,已經在全國建立了十二個大型的冶煉工坊。

一方面工坊冶煉的鐵鍋、農具等用具大大的緩解了民間鐵製品稀少的現狀,而且因為用到了新的鍊鋼之法,所以這些鐵製品質量更好,價格更便宜,極大的讓老百姓得到了實惠。

另一方面,有兩個新建工坊所在地去年生了自然災害,經過朱標協調,這兩個工坊都招攬了一大批流民進入工廠做工,大大緩解了當地的災情。

還有就是盈利了。

別看朱標已經囑咐沈萬三,商行生產的農具刻意進行了降價,但去年皇家鋼鐵商行依然展現了其恐怖的吸金能力,去年一年的淨收益已經達到了三百萬兩白銀。

要知道這可是明初的三百萬兩白銀,可不是明末大量海外白銀流入之後銀價貶值的時候。

三百萬兩白銀的購買力在明初是很恐怖的。

最關鍵的一點,皇家鋼鐵商行賺的這三百萬兩白銀可不是利用低買高賣,囤貨居奇賺來的銀子,這是真的進行了物資生產的。

就像是農民種地得到了糧食一樣,皇家鋼鐵商行也冶煉出了鐵鍋和農具。

就像百姓必須要吃糧一樣,百姓同樣也需要用到鐵鍋,用到農具。

沒有鐵鍋做不成飯,沒有農具無法耕作,朱元璋如何不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他很清楚,朱標建議成立這家皇家鋼鐵商行的確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也正是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他才會對宋應星這麼看重。

宋應星《天工開物》中提到的工業體系,和現在朱標提議建立的大明國家商業行會,大量建設官營工坊的提議,其實頗有一點異曲同工之妙的意思,都是在擴大最根本的生產力問題的。

而這才是朱元璋最看重的。

喜歡大明開局把系統借給洪武帝請大家收藏大明開局把系統借給洪武帝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