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2 / 2)

小說:儒武爭鋒 作者:情殤孤月.

這是不是代表著,端木賜一個儒家人,寫文章偏題了?

明明應該駁斥法家的,卻得到了法家聖人的讚賞?

這偏題簡直偏到姥姥家去了啊!

正常情況下,得到了諸聖殿堂內大能的恩賜,眾人都要朝著雕像拜伏,說上幾句感謝之類的話,端木賜卻是臉黑得像鍋底一樣,連朝著韓非子拜一拜的面子工程都不想做了,收起那捲《法典》氣鼓鼓地就坐了下來。

他的目光直接就從最後五名天選聖徒身上掠了過去。

這五人當中,倒有四人是稷下學宮的弟子。

眾人都知道端木賜這回吃了大虧,心情正不好,若是他們不能夠為稷下學宮挽回面子,從這諸聖殿堂回去,日子恐怕會很難過了。

就在這時,蘇子軾的詩文成了。

眾人見這詩文之上,不見文光,居然是滾滾天地氣運升騰,頓時眾人皆反應了過來,驚呼道。

“難道說,蘇子軾寫的不是尋常的詩文,而是一篇策論?”

“下筆快也就算了,居然構思得如此之快,直接寫了一篇策論?”

連張憶水等人都是吃了一驚。

要知道,這次諸聖殿堂內的殿試,連上思考時間,滿打滿算也只有一炷香得時間而已。

居然有人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連構思連寫,完成一篇策論?

這蘇子軾當真如此才高八斗?

蘇子軾感受到眾人驚愕的神情,自是眼神之中露出些許自詡之色。

中土人族天道接過那篇蘇子軾的詩文,只看了一眼,就忍不住吟誦說道“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秦楓聽得這策論無比熟悉,一下子就想起來是後世流傳下來的,蘇東坡所做的《留侯論》,說的是以留侯張良為例,講個人修養的文章。

以小見大,即便在後世也叫秦楓頗為喜歡,甚至還寫進了自己高考時的作文裡。

如此看來,中土人族天道喜歡這策論,也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中土人族天道忍不住擊節讚歎道“此文甚妙,想來應有多位聖賢看中,小子,勉之!”

話音落下,中土人族天道抬起手來,用力一抖,策論已是化為清光籠罩整個諸聖殿堂之上。

果然……

諸聖雕塑震動,一道又一道如有魂靈的目光都朝著策論望了過來,最終整整六名儒道先賢的雕塑有了回應。

“此策論詳寫了我儒家常忽略之‘勇’,角度巧妙,甚好甚好。”

“儒者之勇,不同於匹夫之勇,亦不同於武家之勇……”

“儒者之勇所望乃是蒼生社稷,故而能忍,方有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儒家人,當有為天下蒼生之勇,此正是我儒家所缺,不失為儒家一記補藥啊!”

六名儒道先賢皆是不吝美言,紛紛對蘇子軾的策論文章表示了認可。

秦楓目光掃過這六名儒道大能,現兵家孫武在其中,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特別顯赫聲名的儒聖。

至於之前足以驚動孔聖的氣象,更是沒有的事情。

蘇子軾也看起來有些怏怏,顯然是他苦心積慮,想要以此策論打動孔聖,文王這個級別的儒道大能,為自己至聖之路衝開枷鎖。

然而最終沒有達到他想要的效果,由是感到有些沮喪。

但即便蘇子軾感到沮喪,他卻已經成功拉到了一個人的仇恨——稷下學宮祭酒端木賜。

要知道,端木賜雖然成文比蘇子軾早,但端木賜絞盡腦汁,不過才寫出了驚動一名儒聖的文章,而且還是法家的韓非子。

蘇子軾卻足足驚動了六尊大能,這樣的差距,簡直不可以道理計數。

這代表著什麼?

蘇子軾青出於藍了,或者是端木賜是有名無實了!

這還了得?

只聽得六尊儒道大能每人取出一道浩然正氣,竟是在半空之中凝成一支毛筆,徐徐降落了下來。

六名儒道大能一齊說道“汝妙筆生花,當受此賞,祝你再接再厲,儒道一途,暢通無阻!”

蘇子軾聽得諸位長者的祝願,也是俯下身來,朝著諸聖殿堂內各位聖人的方向拜了一拜,徐徐說道“多謝諸位好意,學生心領了!”

喜歡儒武爭鋒請大家收藏儒武爭鋒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