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宋朝文人都是坑貨(2 / 2)

小說:六賊紈絝 作者:蛤蟆吞地

蔡鞗低眉一陣沉默……

“老蔡太師不住向民間放鹽鈔,用鹽鈔來購買百姓手裡的錦帛,咱們賣鹽,百姓用鹽鈔購買咱們的鹽巴。原本應該是朝廷自己‘官收、官運或商運、官售’模式,官府行鹽鈔,提前購買百姓手裡的錦帛,根據‘有多少鹽巴行多少鹽鈔’原則,這些鹽鈔最後也還會重新流入官府手裡,實際上鹽鈔只是充當了錦帛與鹽巴交換的媒介,但現在不同了,買撲一出,官售就轉成了商售,而本應該是鹽巴與鹽鈔對等的,現今的事實卻非如此,鹽鈔之數遠過鹽巴定數,否則也不會出現舊鈔之事。”

“買撲,也就是說,買撲之數只需向朝廷繳納朝廷的定額稅賦,這部分錢財縱然全是鹽鈔,回流入朝廷府庫也只有放鹽鈔的半數,遠不如官售時,百姓用鹽鈔向官方購買鹽巴鹽鈔之數。”

蔡鞗若有所思道:“別的情況且不言,僅鹽鈔回流,鹽鈔日益貶值,商賈買撲之下,事實上,商賈承擔了朝廷一半的風險,而且還是在朝廷認可鹽鈔回流情況下,若買撲時,老蔡不認鹽鈔,若坑了咱娘倆可咋整?”

又想到另一種情況。

“若老蔡太師認可了咱娘倆手裡的鹽鈔,民間有著大量舊鹽鈔,價值早已不知貶值了多少,若是認可,那還不如收購百姓手裡的鹽鈔,再一股腦全塞到老蔡面前以此換取真金白銀,趁著鹽鈔成為一堆廢紙前,將利益做到最大化,一者咱們賺取鹽鈔差價,二者也可減少些百姓損失,如此當比販賣鹽巴風險更應小些,又何必讓自己陷入朝廷陷阱中,替朝廷承擔諸多風險?不管怎麼說,朝廷行鹽鈔,預先用鹽鈔購買民間錦帛,鹽鈔貶值也是朝廷自己的錯,當日購買錦帛時,可是真金白銀的一兌一價值,就算咱家用白紙般鹽鈔換取朝廷足額真金白銀,那也不算坑了朝廷,因為這是朝廷自己欠下的債務!”

不瞭解不知道,瞭解越多,越對這個時代文人無恥不屑,看著他們個個身正影不斜,可在翻閱典籍的這些日裡,方覺得宋朝文人是如此高高俯視底下百姓,大到鹽鐵,小到柴火、線頭,除了放屁不徵稅外,幾乎就沒有什麼東西不徵納稅收的,與其說是儒生治國,不如說是資本為王時代。

瞭解越深,蔡鞗越是現宋朝與漢唐,與之後的明朝是如此完全不同的時代,至少根子上是完全不同的。

士農工商,漢唐,以及後來的明朝,都是極為重視耕種土地的農民,是極為重視自由耕種農民手裡土地流失情況,儘管知道土地私下裡流失,明面上還是對此極為擔憂的,上層是不願耕種農夫丟失賴以生存的土地的,但宋朝完全不同,自一開始就不同,自一開始就鼓勵富人購買土地,鼓勵土地兼併,這在他看來是極為危險的。

一開始,他有些不懂,不明白宋朝為何會鼓勵豪富者吞併土地,不明白為何他人不彈劾老蔡太師手裡的近萬頃田地,在蘇氏解釋下,他才明白,一開始宋太祖就不禁止,甚至鼓勵豪富者吞併大量土地。

在蔡鞗印象中,漢唐世家豪門之所以是世家豪門,就是因為手裡有著難以想象的土地,土地上有著無數人丁依靠豪強過活,以至於擁有強大到可以對抗朝廷的實力。以史為鏡,為何宋朝太祖還鼓勵吞併田地?

蘇氏告訴他後才明白,原來宋朝官家、官吏利用更高的賦稅,改變了農夫和地主依附關係,而是成了對立對抗。

以一文錢一角RmB計,一斤茶葉,稅賦三塊五;一斤鹽巴,成本一毛,官售價四塊五到五塊,一畝地收穫,上等田夏稅二十塊,秋稅六十六塊,不僅如此,這些糧稅還要額外附加損耗費用、官府官吏到民間登記造冊費用、運送稅糧費用、稅糧入庫儲存費用等等,每一定額的田地,還要額外繳納製造弓箭的牛角、牛筋、皮革……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諸多稅賦不計,僅田地稅就有差不多一百塊,一畝地,沒化肥農藥,沒完善水利措施,僅僅靠天吃飯,一畝田又能產出多少?

百姓稅賦很高,高到難以承受,以至於不得不對抗大地主高佃租,雙方關係與漢唐時世家豪門下農夫不同,世家豪門土地上農夫,只需承擔上面豪門佃租,官家的稅賦根本不予理會,日子相對也好過了不少,願意依附世家豪門。

如此高賦稅,造成的民怨可以想象,但天下就是如此,百姓也只能如此,為了壓住這種不滿,宋朝的律法也極為嚴苛,至少蔡鞗知道,哪怕老蔡太師混賬,在律法一事上卻不會鬆了半點,稍微鬆了一丁點就會產生難以預料的後果。

年稅過億貫,年耗過億貫,少於一億兩千萬貫,大宋朝財政就會入不敷出,整個上層敢稍微給下面百姓鬆綁?

至少蔡鞗不會這麼天真,不翻看蘇氏賬本,不翻看書房裡資料,蔡鞗根本無法想象,有時他也在想,是不是正是因為這種高壓,才讓這個時代產生了的異樣繁榮,所有人都揹負著無形大山,高壓下,不努力想著法子賺錢就沒法活,是不是因“窮則變,變則通”緣故造成的異樣繁榮?

蔡鞗不知道,連自個家裡的燒火做飯的柴禾都要繳納稅賦,如此朝廷之下的文人,真的是“民為貴”文人?

不知道,至少蔡鞗心下是懷疑的。

聽著他話語,見他小臉上的不滿和擔憂,蘇氏心下一嘆,沉默許久才嘆氣道:“鞗兒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官售一石鹽兩貫錢,若買撲也需一貫錢,扣除運輸所需、店鋪、人員所需,賺取銀錢並不是很多,除非……”

蘇氏一陣猶豫,猶豫著是否將私下不法之事與兒子說了個通透,一陣猶豫後……

“除非是合法走私,否則是賺取不了多少錢財的。”

又苦笑一聲。

“正如鞗兒所言,鹽鈔,尤其是往年舊鹽鈔,經過元佑更易鹽政後,往日舊鹽鈔幾如廢紙,而咱家庫中……尚還有七十萬貫舊鈔。”

蔡鞗一愣,下一刻,嘴裡滿是苦澀……

“官家真他娘地會挖坑啊……”

喜歡六賊紈絝請大家收藏六賊紈絝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