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只此一次(2 / 2)

小說:六賊紈絝 作者:蛤蟆吞地

蔡鞗邁腳走入,向蔡翛抱拳笑道:“剛剛小弟還說綠桃呢,三兄前來,怎麼也不直接前往小弟書房,還當咱們兄弟生分了呢,原來是貴客登門。”

蔡翛上下仔細打量著幾個月未見的五弟,樣貌還是一般無二,依然顯得瘦弱了些,只是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同,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見蔡鞗抱拳,蔡翛招手笑道:“最近父親可沒少誇讚五弟,當然,也對五弟的‘老蔡太師’很是不滿呢~”

蔡鞗一愣,也不怎麼在意兩人地位、年齡,坐在蔡翛身邊椅凳上,笑道:“常言說得好,人無遠慮則必有近憂。”

又是一嘆。

“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何可得民心?前些日,五弟看了《孟子》一書頗有心得,孟子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五弟以為,所謂得民心者,唯‘所欲與之,所惡勿施’為精,百姓所重者,衣食住行,也就是一個‘利’字。”

蔡翛微笑點頭,也不開口打斷,蔡鞗撓頭說道:“國家需要軍隊守國護土,需要官吏治理地方,需要物資錢糧賑濟遭災百姓,需要築堤防水、修路建橋、教化百姓……就需要徵收百姓賦稅,也就是說,朝廷需要從百姓兜裡掏錢,百姓就要損失些利來,兩者本身就是對立與矛盾的,無論是哪一個做了掏百姓銀錢的那個人,都會是遭人罵的那一個,百姓不滿父親所作所為也是必然,小弟自也不認為父親錯了。”

“可是呢,小弟才六七歲呢,卻莫名的為此承擔些莫須有的罪名,即使父親當面,小弟也不認為自嘲一番有何過錯,誰讓父親忠於大宋國而忘家,為了當朝太師卻護不住家小呢?”

蔡鞗知道這是個什麼樣子的時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家之主有著絕對的權威,但他卻打心眼裡不願認可了蔡京為便宜老爹,想著今後自己的悽慘,更不願意前往汴京,更願意現在各過各的,也省的將來連累到了自己和蘇氏孃親。

一邊說著,一邊還看向神色不是很好的薛昂,笑道:“父親身為大宋朝太師,又被官家深信不疑,如此權高勢重之重臣,卻坐視家中稚子被人無端欺辱,知府大人,小子心有不滿、怨氣,有錯嗎?”

“哦對了,這位顧姑娘就是當日小子‘當街調戲’之女,也是知府大人仰慕之人,大人可以當面詢問一二實情,小子是如何當街調戲的?不過咱可得說好了,顧姑娘如今是小子的教授先生,知府大人與顧姑娘……那個……‘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也挺好。”

蔡鞗嘴角一陣不屑譏諷,心下很是不滿眼前正人君子模樣老頭的陰損,也不打算在他面前虛與委蛇。

薛昂一陣尷尬不知該如何回答,蔡翛眉頭微皺,很有些不習慣蔡鞗的譏諷、陰損,想要開口訓斥,可想到前來時父親的言語、囑咐,只是默默端起茶水,雙目卻不住打量著一身書生袍的顧琴娘。

顧琴娘見蔡翛、薛昂看來,如同個書生默默抱拳,淡淡將當日情景說了一遍。

蔡翛在汴京時便已經大致瞭解了事情的經過,親耳聽著顧琴娘話語,心下莫名的有些不喜。

“五弟當日不僅救下了你,更是給了銀錢相助,他人汙垢五弟清名時,姑娘因何不出面解釋,坐視世人汙垢一六七歲稚子?甚至還傳出因怒殺人之事!”

顧琴娘張了張嘴,卻沒有一句解釋。

見此,蔡鞗卻伸著脖子,越過蔡翛看向薛昂,笑道:“自古便是民不與官鬥,有些事情太大了,大到小民承擔不起地步,小子並不責怪、怨恨無法仗言之民,更何況,敢如此汙垢當朝太師之子之人,若背後沒有相應大佬,或者期望取太師之位而代之,小子相信,沒哪個百姓無聊到汙垢一稚子孩童地步,知府大人,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薛昂面色瞬間慘白,別的還好說,可那句“取而代之”太過嚴重,身為蔡京的左膀右臂,薛昂很清楚這句話語有多麼強大的殺傷力。

看著薛昂神色,蔡翛便知道事情大致因果,心下也對薛昂介入蔡家子嗣之間的事情很是不滿,一陣沉默……

“五弟,朝廷諸事困難,父親不願在此事花費太多精力。”又看了眼薛昂,說道:“此處也無外人,三兄也不與你和薛知府客套,父親已經答應了你的淮南鹽巴買撲之事,但只此一次,只此一年!明年蔡府不允許佔了任何鹽場鹽巴,還有就是,明面上的規矩不能少了,該如何還是如何。”

蔡鞗想也未想,點頭道:“那是自然,若非孃親堅持為小弟討個公道,小弟是不願蔡家摻和鹽巴之事的,即使鹽利再高,小弟也不願。”

蔡翛看著一臉無所謂的蔡鞗,很有些想不明白,心下陌生感越來越強,可眼前確實是自己五弟,為何心下會有陌生感?

喜歡六賊紈絝請大家收藏六賊紈絝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