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天時地利人和(2 / 2)

小說:六賊紈絝 作者:蛤蟆吞地

兩人相視一陣沉默……

顧琴娘微微向方金芝點了點頭,提著木盒走向十七守著的房門,方金芝銀牙緊咬,挺了挺胸口,大步走向冷著臉的十七……

“《孟子》有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孫子》有語‘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諸葛武侯亦有‘善知敵之形勢,善知進退之道,善知國之虛實,善知天時人事,善知山川險阻’之五欲和‘戰欲奇,謀欲密,眾欲靜,心欲一’四欲。”

蔡鞗講到“五善四欲”,抬眼卻見到方金芝不知何時蹲在門口角上,眉頭微皺了下,指了指後面空位,不悅道:“這裡是學堂,要聽講就到後面,不要蹲在那裡影響他人,要是不聽就出去,一個女孩子,蹲在門口算怎麼回事?”

方金芝想要開口怒懟,抬眼卻見到齊刷刷看來的幾十個半大小子,心臟沒由來的一緊,竟第一次沒有犟嘴怒懟,低著頭跑到後面。

蔡鞗整理了下心情,踩著椅登寫下“天時,地利,人和”幾字。

“武侯所言‘五善四欲’其實還是‘天時地利人和’之言,所謂天時,就是四季春秋,就是時辰,但也不是四季時辰。”

“北方遊牧放羊之族作戰,往往是秋冬戰馬膘肥之時,因何?”

“你不是說了麼,秋冬戰馬膘肥,還問?”

一干學生齊齊回頭,正見嘴裡嘟囔著的方金芝玩著手指。

“呵呵……”

“說的不錯,戰馬膘肥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之所以北方蠻子南下,最為主要的原因是草原窮,許多人無法在寒冬臘月時安全過冬,需要搶掠更多的食物來過冬,而秋冬長城之內的百姓手裡有糧。”

“還有就是,秋冬時,因為要過冬,他們往往會聚在一起,不似春夏放牧之時人丁散離,秋冬之時可以聚起最多的兵馬,拿出最強實力。”

“天時作戰,諸葛武侯於樊城戰魏軍,利用魏軍居於低窪之地,利用八月漢水暴漲之時水淹七軍。”

“武侯水淹七軍是天時,火燒新野是天時,以霧借箭是天時,敵弱我強時,春夏耕種糧少之時出兵弱其敵是天時,秋冬北蠻掠民之財亦是天時,身為一個合格將領,需察天時之利弊,須知春夏雨水之多,需只秋冬之物燥。”

蔡鞗深深看了眼方金芝,又說道:“天時乃四季春秋之時,亦非四季春秋,秦始皇一統六合,秦軍之強四海皆伏,然二世而亡。”

“秦法嚴苛,秦勝吳廣率先掀杆而起,景從者無數,然得利者何人?”

“漢太祖劉邦”

“漢末黃巾作亂,其後三分天下者魏蜀吳。”

“晉之八王作亂,得利者五胡之蠻。”

“隋末瓦崗作亂,得利者唐太祖李淵。”

“唐末黃巢作亂,始有今日宋遼夏。”

蔡鞗有意無意看向眉頭微皺的方金芝,笑道:“秦法嚴苛而酷,百姓因秦法酷烈而多遭其苦,漢末閹宦當道,民不聊生……各朝之亡雖原因種種,但究其根本,還是因官吏貪婪,朝廷昏庸,民不聊生等等。”

“各朝之末,率先起事的多是易子而食百姓,但最後無不是為他人做了嫁衣,因何?因不懂天時之勢。”

“是故,天時乃四季春秋之時,亦是天下之勢。”

蔡鞗用著小木棍敲了敲掛在牆壁上木板,指著“地利”說道:“地利就是山川地形之利,也是今日所講之課。”

又指向“人和”兩字

“人和則心一,如何做到人和而心一?如何對天下大勢和敵國大勢進行較為理性的判斷?這些會在以後講起,而今日的課程是‘地利’,是天下山川大河,以及依託于山川險嶺所建關隘。”

說著,蔡鞗開啟用了一夜整理的教案。

喜歡六賊紈絝請大家收藏六賊紈絝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