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2 / 3)

小說:家父隋煬帝 作者:圓盤大佬粗

楊約點了點頭,緩緩退了出去。

.......

八月末,

屈突通回來了,

他根本沒有見到楊諒,也沒有到達晉陽,而是在清源縣(山西平遙)便直接折返回京。

因為他注意到,晉陽方向有大軍調動,押送糧草的車輛一眼望不到頭。

私下派人查探後,屈突通當時就腿軟了,各州、郡、縣並不在服役階段的平民,已經應招返回軍府。

路上所遇鄉鎮,全是給丈夫兒子送行的家卷。

這是要出大事。

朝廷並沒有在幷州徵兵,而漢王如此大規模調動軍府,很有可能是要造反了。

他知道,自己眼下再去晉陽,等於羊入虎口,八九不離十會被砍了祭旗。

但是一開始,他還不敢回去,因為他此番是奉旨召漢王入京,連漢王的面子都見不到,回去沒法交代。

於是他帶領禁衛喬裝打扮,分散打探訊息,直到確定無誤之後,才返回了大興。

在他回來的同時,蒲津關那邊也有軍情送到,說是探查到有晉陽方向大軍開拔,正朝著霍邑挺進。

霍邑是蒲津關北面門戶,霍邑如果丟了,蒲津關就得完蛋。

而蒲津關,又是關中以東的最重要門戶之一,它丟了,幷州之軍便可順利進入關中。

楊廣臨時召集諸臣,緊急商討防禦之事。

賀若弼皺眉道“一張紙,兩張紙,客量小兒做天子,此童謠,已昭示漢王謀反之心,陛下應立即部署平叛事宜。”

這童謠,是屈突通帶回來的,如今在幷州地區頗為盛傳,這句童謠當中,問題出在“客量小兒”這四個字。

漢王楊諒,小名益錢,但是他有個乳名,叫阿客,正好對應了四字當中的客。

而楊諒的諒,與“量”又是諧音,加上他又是家裡最小的兒子,所以客量小兒,指的就是楊諒。

童謠這種東西,是用來湖塗老百姓的,朝堂諸公心裡都很清楚,這是楊諒故意在民間傳播,給自己造勢。

楊廣默不作聲,聆聽著諸臣之間的談論。

他是最後那個拿主意的人,所以沒有定論之前,他不會說話。

而軍報則是一封接一封的,被直接送入大興殿,幾乎每隔半個小時,就有軍情送到。

現在誰都不會懷疑,楊諒是真的反了。

因為剛有軍報說,蒲津關的門戶霍邑,已經丟了,朝堂瞬間譁然。

霍邑,隸屬於晉州,也就是山西臨汾一帶,如今霍邑不守便丟,不用說,是晉州刺史出了問題。

霍邑一丟,緊接著就是河東縣了,河東縣往西,才是蒲津關。

所以很多人眼下,都在盯著楊銘臉上的表情變化,他是河東王,他的王府還在河東縣呢。

楊銘著急,是肯定的,雖然楊堅駕崩之後,他第一時間便囑咐李靖,務必加派河東與蒲津關的駐兵。

但是史書記載,楊諒造反,共領軍三十萬,單是針對蒲津關的,就有八萬。

李靖就算提前察覺軍情,臨時徵召也不過就兩萬人左右。

現在的朝堂,對楊諒大軍動向,如同盲人摸象,逼近河東的叛軍,主帥是誰,他們都還不知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