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1 / 2)

小說:家父隋煬帝 作者:圓盤大佬粗

大隋開皇年間,楊堅便在多地設定過行臺省,行臺尚書令基本上還是他那幾個兒子,後來才改成了總管。

因為行臺省完全就是一個小朝廷,兒子做行臺尚書令,楊堅都不放心,於是才改為總管府,然後將總管府屬官的品級拉低,降低其許可權。

如果在巴蜀地區設定總管,那麼和當初楊秀時期差不多,一個人全都說了算。

但如果設定行臺省,則權利就會被大大稀釋,因為尚書令是太子,而太子不會去巴蜀。

行臺左右僕射,外加行臺六部尚書,肯定會是勢力分明的幾派人,誰也不鳥誰,這樣才方便朝廷管理。

所以朝會過後,楊銘就在東宮召集人手,商議西南道行臺的官員人選。

封德彝率先道“左右僕射,需是政見相左的兩人擔任,六部尚書,至少得有兩個是太子的人,我們從這兩點下手,就好選了。”

這就是為什麼楊素這麼看重封德彝,還把堂妹嫁給了他,因為這個人確實厲害。

李綱道“應該再加一條,左右僕射當中,得有一個是陛下喜歡的人,而西南行臺民部尚書這個位置,也得是陛下所看重的。”

說白了,李綱的建議是,這幾個人選當中,得有皇帝的人,而且必須管著民部,因為民部是管收稅的。

話沒有說的那麼直白,但是大家都聽明白了,錢,得是皇帝親自盯著才行。

楊銘認同道

“李公的話在理,左僕射我有意楊恭仁,畢竟是吏部尚書,又是宗室,沒有比他威望更高的人選了,右僕射這個位置,我倒是想到了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頂替玄挺出任右候衛將軍的王士隆。”

王士隆出身太原王氏,開皇年間,做過楊堅的御衛將軍,後來給楊廣做千牛備身,屬於絕對的心腹。

這個人的爹王韶,屬於北周元老派,輔左楊廣南下滅陳,楊廣擔任幷州行臺尚書令的時候,他是行臺右僕射,是楊廣非常敬重的一位長輩。

把王士隆這樣一個皇帝的絕對心腹放在右僕射這個位置,沒有誰會反對,他留下的空位置,由史萬寶接任,楊銘一直沒有安排史萬寶,就是等軍方出缺。

元文都笑道“陛下授權太子掌選官員,臣以為這也是一次考量,陛下是想看看太子是否能將西南道行臺省安排的妥妥當當,王士隆無疑符合陛下心意,這個人選不用議了。”

楊銘點頭道“那就暫定行臺左僕射為楊恭仁,行臺右僕射為王士隆,那麼民部尚書的人選,諸位好好議一議。”

這次針對巴蜀,名義上是剷除巴蜀地方歷年以來的積弊,使得巴蜀能與其它地方一樣,政令通達,政務分明,其實就是搞錢。

所以行臺民部尚書,也得是楊廣的人,楊廣會盯緊這個位置,不容他人染指。

議來議去,大家商定了一個人選,皇帝的寵臣,裴虔通。

裴虔通眼下的職位不高,威望也不行,但是就任行臺民部尚書,還是可以的,這個官職聽起來非常大,但品級並不高,也就略微比楊銘荊州總管時期,總管府的戶曹高那麼一點。

加“行臺”倆字和不加行臺,那是天差地別的兩碼事。

那麼接下來的位置就好辦了,

楊銘以典書坊管記舍人裴熙載為西南道行臺刑部尚書,燕小棠的爹燕寶壽調任禮部尚書,史萬歲的長子史懷義調任行臺兵部尚書,御史臺陳孝意調任吏部尚書,至於工部,需要一個懂工程的,就讓宇文愷的兒子宇文儒童去吧。

這份名單當中,大致可以分為三派皇帝派,太子派,觀王派。

其中楊廣的人,有王士隆、裴虔通、陳孝意。

太子派有裴熙載,史懷義。

觀王派的楊恭仁和燕寶壽,其中燕寶壽也算半個楊銘的人。

就剩下宇文儒童孤零零一個人,其實也算皇帝派。

這三派,都是皇帝可以絕對放心的人,說到底這套班底,都操控在老楊家自己人手裡。

所以這份名單上呈給楊廣之後,楊廣一字未改,於翌日朝會,當眾宣佈了任命。

御史臺陳孝意這個人,楊銘是非常喜歡的,此人對皇帝忠心耿耿,而且也是一個敢諫的直臣,但是沒有魏徵那麼滿嘴跑火車。

楊銘認為,陳孝意的才華完全在魏徵之上,只不過各人有各人的命運,他在隋末時期擔任雁門郡郡丞,明知大隋氣數已盡,仍是盡忠職守,與劉武周死磕,後來被殺。

這樣的忠臣誰不喜歡?

陳孝意早就看出,太子對待自己不同於別人,有示好之意,所以當他聽到自己的任命時,心知肚明是太子舉薦他的,於是下意識的看向楊銘。

而楊銘這時候也朝他看來,眼神鼓勵的點了點頭。

楊恭仁即將卸任吏部尚書,這個位置頂尖重要,楊廣一時間也想不到合適的人選,於是讓太常卿兼門下省納言牛弘,兼任吏部尚書。

身兼三職,牛弘的權力已經直逼蘇威、裴矩了。

也就是今天的朝會上,高熲請辭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