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四章 僧籍道戶(2 / 2)

小說:家父隋煬帝 作者:圓盤大佬粗

而楊銘要做的,就是我幫你花,你要是不讓我幫你花,你以後一分都沒得花。

大隋皇帝尊崇佛教,這是所有人都知道了,所以天下各地,佛廟的數量比道觀多的多,香火也更旺。

廟宇一多,僧人也就多了,而僧人也是要有僧籍的,但實際情況是,一座廟裡一多半以上的僧人,沒有僧籍,也就是朝廷並不認可。

像這類人,眼巴巴的盼著能入籍,所以是捨得花錢的。

歷史上,楊廣同志一徵高句麗,缺人缺錢,怎麼辦?拆除寺廟,將僧人招募入軍。

因為寺院土地不繳賦稅,僧侶免除賦役,所以寺廟都囤積有大量土地,養著大量僧人,而拆除廟宇,可以收回很多田畝,大量僧人開始繳稅服役,有利於國庫收入。

皇帝明明尊佛,怎麼又拆除寺廟呢?因為你們不正當啊,你們都不是虔誠的教徒,不是我佛弟子,我是肅清佛門,還佛庭清明。

不要擔心皇帝找不到藉口,人家楊廣的法號是總持菩薩,這是代表佛祖清理門戶。

這都是輕的,少拆一點搞點錢回來補上虧空,就行了,歷史上唐武宗滅佛,拆除寺廟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這才是真缺錢了。

楊銘的這個辦法,他是不敢跟老爹說的,因為他這個爹太激進,會把他這個法子放大了,大幹特幹,真要把佛教徒都給惹毛了,可不是什麼好事。

洛陽那邊,宇文愷掛了,柳肅被踢了,一個工部,一下子少了兩位大官,再不趕緊補人,日常運轉都要出問題。

但是工部尚書,也不是誰都能幹的,這個位置對於專業要求比較高,挑來挑去,只能是太府寺卿閻毗了,他們家關於工程方面的學問,也是祖傳的。

至於工部侍郎,由尚書右丞皇甫議兼任。

這個訊息,是辛世雄帶回來的,他眼下就在東宮。

“這麼說,你見過宇文靜禮了?”楊銘問道。

辛世雄點了點頭“剛出洛陽,就遇到了,聊了幾句,駙馬是識大體的,做李靖的慰撫使,很合適。”

“你這一路的慰撫使,定了沒?”楊銘問道。

辛世雄點頭道“定了,是觀王的次子楊綝,麥鐵杖身邊的人,叫高以賢,渤海人,現於殿內省任職。”

“這個高以賢的家底,你清楚否?”楊銘問道。

辛世雄道“好像跟獨孤公連著一個親戚,但似乎挺遠的。”

遠親也是親戚,那麼這樣一來,李靖西路三個慰撫使,都還可以搞定。

“那個劉士龍,在誰的軍中?”楊銘問道。

辛世雄答道“這個人眼下接了皇甫議的尚書右丞,是延壽公(於仲文)軍中的慰撫使。”

尼瑪啊,這個王八蛋真去了於仲文手下啊?

劉士龍,出身彭城劉氏(江蘇徐州),是楊廣擔任揚州總管時候就結交的好友,楊廣當年安撫江南,這個人是出了力的,對於楊廣同志的藏書事業,有很大幫助。

大隋秘書省如今的藏書,高達32萬卷,歷史記載,隋朝是中國曆代藏書量最大的一個朝代,可惜了,大多毀於戰火。

所以古代除了水、旱等八災之外,還有一個叫戰爭災害。

辛世雄對於太子眼下的苦惱,非常不解,劉士龍怎麼了?他有問題?

問題大了,一徵高句麗之敗,這個人責任巨大。

“不說這些了,說說你吧,”楊銘煩躁的揮了揮手

“李靖既然打算冒險,你就不能給他拖後腿,他真要是做成了,你們西路可謂居功至偉,你是我父皇的老人,晉王府的時候咱們就打過照面,只要你別出紕漏,將來論功的時候,父皇不會虧待你,我這邊,也會幫忙。”

辛世雄苦笑道“殿下安排的人,臣怕是調派不了啊。”

“這個你放心,”楊銘道“明人面前不說暗話,我安排他們,是怕你亂來,你不亂來,他們怎麼可能不聽你的調派?”

那我用著也不順手啊,辛世雄嘆息一聲“殿下不能通融一下嗎?”

“你有這個功夫,還不如早早去軍府,跟他們熟悉一下,”楊銘笑道“身為將軍,怎麼跟手下打交道,不用我教你吧?”

辛世雄一臉無奈的點了點頭,但願你那幫人不要跟我對著幹。

其實不會的,楊銘已經跟史萬壽他們打了招呼,只要辛世雄在前線別攪和,他們就必須服從人家的軍令。

我這些人是去撥亂反正的,不是去搗亂的。

喜歡家父隋煬帝請大家收藏家父隋煬帝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