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零章 非大不可(2 / 3)

小說:家父隋煬帝 作者:圓盤大佬粗

像來護兒這樣的頂尖級別重臣,自身涵養功夫早就是爐火純青,自然不會跟周法尚計較。

“諸位眼下不妨就合計合計,如何誘敵,若能如德邁所言,一舉殲滅卑奢水師,將來浿水之戰,便會很輕鬆了。”

營房內,幾十人開始圍在一起商討。

卑奢水師眼下還沒走,其實就是在偵查大隋水師的動靜,而高句麗那邊,對於來護兒的行軍序列,已經知道了。

畢竟楊廣同志早就對外公佈了。

水師走的這一路,叫滄海道,有水軍八萬人,從人數上,高句麗就能大致判斷出,大隋有多少海船。

而來護兒的軍職,是平壤道行軍大總管,這一聽也知道,這特麼是去打平壤的。

對於楊廣同志的打明牌,來護兒也很無奈,但是他習慣了。

卑奢水師,基本上肯定是要往浿水撤的,那麼怎麼圍殺,就需要在對方撤往浿水的海路上設伏。

海上行軍,基本不會距離海岸線太遠,以防不測,所以來護兒認為,屆時應派一百船直撲卑奢水軍駐地,然後於沿岸海路設定伏兵,等待往浿水逃竄之敵,能撞上就打,撞不上就趕緊往浿水走。

大海茫茫,別說是六十條船,你就是六百條,想要現也是不容易的,因為小範圍之內,海看起來是平的,但是大範圍,海面是帶弧度的。

這就是為什麼遠處過來的船隻,你是先看到桅杆,才能看到船體。

因為地球是圓的,但是大隋不知道,認為是海浪形成的海山。

來護兒帳下,不少知曉水戰之人,也有不少擅於6路行軍的將領。

開皇年間第一次遠征高句麗,水軍總管是周羅睺,這個人是非常厲害的,可惜死了,但是他的兒子們,都懂水戰,其中以長子周仲安,次子周仲隱,三子周仲延,最得衣缽,楊銘重用的周仲牟,其實不算厲害。

周仲安,眼下在李靖部,但是周仲隱和周仲延,都在來護兒這裡。

“末將認為,這樣打,還不如直接放棄卑奢,直奔浿水,以雷霆之勢,一舉殲滅其水師主力,”周仲隱道“雖有被夾擊之險,然我大船堅固,殿後之軍只要佈置多艘樓船,敵軍無法破我海陣,可為主力爭取時機,待到功成,再回轉收拾追敵。”

他的意思是,直接幹浿水,要是卑奢水師從後面追過來,先擋一擋,等滅了浿水主力,再收拾卑奢水師。

周法尚笑道“其實不妥,敵軍想要合兵,而我們也希望他們合兵,方便一舉殲滅,我船樓高體大,船吃虧,若屆時敵軍一意逃竄,我所不能追,事後再頻頻襲擾於我,將會不勝其煩。”

“就是這個道理,”來護兒笑道“所以我們打,只能是圍,不能腹背受敵,非是敵不過,而是追不上。”

周仲隱疑惑道“那我們為什麼要造這麼多樓船、艨艟,而不多造一些鬥艦、走舸呢?”

這你不要問我,這是陛下定的,來護兒看向元弘嗣道

“漁陽公可以答他。”

你為什麼不答,讓我答呢?我能說這是陛下的意思嗎?這樣一來,那些知曉水戰的將領,豈不是會覺得陛下在亂指揮?

於是他敷衍道“決戰,自然要用大船,就是這個道理。”

你這個道理站不住腳啊,周仲隱還想再問,被自己弟弟在底下踢了一腳,一臉疑惑的把到嘴邊的話,又給咽回去了。

楊廣之所以下令多造大船,是因為大船看起來威武雄壯,在海上能抗風浪,而且當年的滅陳長江之戰,也確實是五牙大艦揮的作用,所以他覺得,船越大越好。

以至於大隋水師,有一個重大缺陷,度不行。

當然了,也不是楊廣真的不懂,而是水師的既定戰略,就是進平壤與宇文述合兵,船小了,運不了那麼多兵。

與其說來護兒這支大軍,是水軍,還不如說是6軍為主,水軍為輔。

人家來護兒的主要任務,是打平壤,浿水水師不過是開胃菜。

歷史上,大隋第一次攻打高句麗,來護兒在沒有等到援軍的情況下,大破浿水水師之後,直接攻打平壤城,而他也確實打進了外城。

不過這是人家誘敵深入之計,來護兒之所以敢進,是因為探知高句麗的王師主力在平壤以北的薩水佈陣,跟宇文述幹上了,所以他認為平壤城是空的。

進了外城之後,來護兒麾下大軍以為高句麗計程車兵都跑了,於是在外城大肆劫掠,結果被人家一點一點給吃掉了。

打進城的四萬人,最後來護兒只帶著六千餘人跑了出來,要不是周法尚列陣以待,他也會被屁股後面的追兵給吃掉。

等於是周法尚救了他一命,這就是為什麼,第二次第三次打高句麗,還是來護兒跟周法尚搭檔水軍,這哥倆打出默契來了。

........

洛陽這邊,楊廣正在準備他的徵高句麗詔,由內史省那幫博才多藝、筆下生花的文人主筆,楊廣在一旁糾正。

像這樣的詔書,那是每一個字都需要仔細斟酌的,要給遠征高句麗找個名正言順的理由,不能說我看它不爽,所以要打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