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九章 鹽池四面監(1 / 3)

小說:家父隋煬帝 作者:圓盤大佬粗

裴淑英是非常好相處的一個人,以前性子直,說話不中聽容易得罪人,後來當了媽,改變了很多。

尤其是身居高位,心知多說多錯,所以養成了話少的習慣。

當然,這是在外人面前。

她在殿門外打量了一陣崔奕,又和陳淑儀說了幾句悄悄話,便離開了。

崔奕更是手足無措,他本以為裴淑英叫她出來,會問長問短,誰知道什麼都沒說。

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而裴淑英給崔奕留下了一個這個婆婆不好惹的印象。

河東煉場扛把子獨孤懷恩來洛陽了,是楊銘讓他來的。

國家要開墾荒田,需要農用工具,楊銘讓他來,就是去太府寺商議工具定購一事。

今年朝廷的頭等大事,就是在全國範圍內丈量田畝,開墾荒田,儘量讓百姓手裡能夠擁有更多的田畝。

百姓手裡的田畝多了,對國家賦稅沒有什麼影響,因為大隋是按人頭繳稅的,但是對國家穩定,意義重大。

他們田多了,糧食也就富足了,也就有了閒錢消費,可以促進國內經濟。

那麼手工業的展就要提上日程了。

古代商業,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貿易、手工業以及農業,其中貿易,是建立在後兩者的基礎上。

楊銘認為,手工業從官辦官督,可以逐漸向民辦官督轉變了,也就是說,國家在某些行業開放壟斷。

關於這一點,世家門閥是非常支援的,為啥呢?當今民辦,其實就是世家辦,老百姓能辦的起來嗎?

而官督,是為了監管民辦不要亂來,比如私自鑄造兵器。

“可以適當流出一些冶煉工藝,今年先找一些人試一試,看看效果,”楊銘在朝會上道。

先裴家就願意攬這個工程,大隋最大的精煉場,就在河東,裴家經過這幾年的滲透,已經逐步掌握核心技術。

可以說,只要國家批准,人家現在瞬間就能拉起來幾座精煉場。

於是裴蘊道“河東之地,鹽鐵密佈,適宜先行。”

“好,那就從河東找些人,准許他們開辦煉場,”楊銘微笑的。

你以為讓你白辦呢?手工業民辦,是要收重稅的,非常狠的稅,你們製造出來的產品,還會被朝廷控價,賣的高了,朝廷不允許,賣的低了,稅太重會賠本。

所以只能降低產品質量,那麼追求工藝革新的念頭,會增加,便於促進工藝改進,銷量也會很好,因為便宜嘛。

這是一塊大蛋糕,像裴家這種門閥世家,族內有那種仕途無望的旁支,就是專門為家族賺錢的,各行各業的專家都有,很容易上手。

但是必須要控制好,否則會出亂子。

除此之外,南方北方,楊銘會給二十個名額,山西三個,河北五個,山東兩個,河南四個,江淮地區六個,嶺南和隴右道,沒有。

如果這些精煉場建起來,也只佔國家總量的十分之一,但是它們會提供十分之九的稅收。

聽起來真悲哀,但就是這麼幹。

等到國家緩過勁來之後,將繼續承繼開皇之制,施行無稅。

是的,大隋立國之後的政策,就是無稅,因為鐵,在開皇年間是官辦。

鹽和酒,被楊堅廢除專賣,既不專賣,也不徵稅,楊堅制定國策食鹽之利與百姓共享之。

那麼楊銘等於是將最後一項鐵的專賣,廢除了。

楊廣繼位之後,這麼多年一直缺錢,也沒想過從鹽上面徵稅,歷史上直到開元十年,安史之亂後,唐肅宗為了籌集平叛軍費,開徵鹽稅。

“鹽事,如今是民制、官收、官運、官銷,”楊銘道“如今也要改一改,改為民制、官收、官賣、商運、商銷,節省國家開支,利用鹽商擴大銷路。”

崔民燾皺眉道“那麼鹽商又該如何定義?何人可為鹽商?”

“設鹽商為專業戶籍,世代為業、父子相承,由朝廷在地方選擇適業者,”楊銘道。

底下一幫人頓時雙目放光,好傢伙,我們也可以賣鹽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