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方以智(2 / 2)

小說:大明艦隊 作者:鐵血坦克兵

方以智乃大明舊臣,天下名士,又被人稱為當世文天祥,有極高的威望。去了瓊州,日後可以提為瓊州布政司巡撫,而且有他的威望在,也能壓得住王羽。

一艘大福船在瓊州海口碼頭停下來,從船上走下一名身穿漢服式樣寬袖長袍,頭上剛剛長出板寸頭,頭頂還有戒疤,大約五十歲左右的男子。此人看起來氣宇非凡,一副儒生模樣。身邊還有一名侍童,幾名丫鬟和幾名隨從。

這位看起來像是剛剛還俗的短男子下船之後,直奔瓊州府衙。

到了瓊州府衙門口,朱以智只見大門緊閉,兩名明軍士卒站在門口。

朱以走上前,欲帶人進入府衙。門口兩名士卒上來攔住,其中一人喝問道“來者何人?此乃府衙重地!不得擅闖!”

方以智遞上名刺。

士卒接過一看,登時愣住了。隨即兩名士卒單膝跪地,行禮道“不知知府大人前來!請大人赦小人冒犯之罪!”

“起來吧!”方以智道。

兩名士卒站了起來,方以智又問“你們總兵大人呢?”

“回知府大人,我們總兵大人去臨高視察民情了。”一名士卒回答道。

方以智走進府衙內,讓隨從們收拾一下。看到亂糟糟的府衙,方以智反而覺得,這正是展示自己才華的時刻。現在的瓊州府剛剛結束戰亂,處於無政府狀態下,所有的衙役、小吏、捕快都被王新宇配去了呂宋島了,瓊州的一切都要重新開始。

沒有衙役,沒有捕快,沒有小吏,都只能重新開始招人。

方以智原本為東林黨人,和張溥、陳子龍、侯方域等人齊名,和侯方域、陳貞慧、冒闢疆被人並稱為金陵四公子。閹黨被崇禎剷除之後,方以智和東林黨人組建了復社,也就是準備復興東林黨的意思,復社被人稱為小東林,後來遭到溫體仁的嫉恨,差點被剷除。後來因為周延儒的緣故,復社才沒有被溫體仁剷除。張溥死後,小東林基本上名存實亡。清軍進入江南之後,復社四分五裂,陳子龍等人壯烈殉國,侯方域等人當了2臣,其餘的人,有的隱居山林,有的出家當了道士,有些剃為僧。

每次回想起當年在金陵,方以智心中泛起一陣痛楚。當年的金陵四公子,可謂是風流倜儻。大名鼎鼎的秦淮八豔,就不用說了。

當年的金陵,每日歌舞昇平,文人士子們吟詩作對,流連於秦淮河畔,得到美人的垂青。可是今非昔比,大好河山,落入韃子手中。想起那金錢鼠尾和韃子的馬褂,方以智就覺得十分噁心。他寧可剃了個大光頭當和尚,也不願意留那難看的式。

方以智找到府志,粗略的翻閱了一遍,看到後面的時候,他愣住了王羽把瓊州幾乎所有的土司都解決了,一些比較惡劣的土司都被殺光了,普通的土司也被配去了呂宋島,就算一些做人比較好的土司,也被迫交出土地,折算成銀兩,去入了一個叫什麼南洋公司的股份。所有的土地都給了農民,而且王羽還承諾承諾,廢除農業稅!

“豈有此理!農業稅乃國之根本,怎麼能廢除農業稅!廢除了農業稅,國庫收入又從何而來!”方以智氣憤的說道。

方以智繼續往下看,當他看到王新宇記錄的,要在海南增收商業稅的時候,他又一次憤怒了“這不是與民爭利嗎?你在海外之地的南洋怎麼胡來本官都管不著,但要在這裡這樣胡作非為,本官第一個不答應!”

對於王羽在南洋免除農業稅的事情,方以智也有所聽聞,他是聽延平王說的,王羽開啟了一種新的模式,連農民都屬於南洋公司,是用來和外國人的東印度公司競爭的。

其實方以智也不算是特別保守的人,他接觸過湯若望,還幫外國傳教士翻譯了不少資料。清軍到了南方之後,方以智還從澳門借了三百火槍手來抗清。對外國人的情況,他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

因此,延平王告訴方以智,說王羽在海外採取了一種新的模式,以商業運轉代替農業稅的時候,方以智覺得沒什麼。畢竟那是海外蠻荒質地,王羽愛怎麼折騰怎麼折騰去,弄個公司和那些紅毛鬼,泰西人競爭也好。

可是這瓊州,可是大明都在這裡設府的地方,乃正統皇朝的土地。王羽收了瓊州,可不是為南洋公司打的地盤,而是為延平王打的地盤。為延平王打下的地盤,就是大明的,豈能容他如此胡作非為呢。假如被他這種辦法蔓延開來,以後收復了江南,他也採取這樣的辦法,那樣以後國家收不上農業稅,這國家收入不是不能保障了嗎?不行,得和他談談!必須得阻止他這樣胡作非為!

“你們王總兵什麼時候回來?本官要和他面談要事。”方以智問一名小卒。

那小卒回到“回大人,我們王大人晚上就回來了,他說要擺酒設宴給您接風洗塵的。”

ps新人求收藏,推薦

喜歡大明艦隊請大家收藏大明艦隊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