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燧發槍和刺刀(2 / 2)

小說:大明艦隊 作者:鐵血坦克兵

但因為周培公組建新軍,一直懷才不遇的薛鳳祚便從山東趕來投奔,於是替清軍改進了不少火器和裝備。

除了盔甲、燧槍等單兵裝備外,薛鳳祚還幫清軍改進了火炮,同時還和西方人交涉,準備從外國購入更多的先進武器。至於銀子方面,周培公有張長庚和鰲拜當後臺,對銀子的開銷從來就不吝嗇。

“有如此人才,本官倒是想要見見!”張長庚對薛鳳祚來了興趣。

“請大人先視察火銃隊齊射!”周培公和趙良棟同時拱手道。

五百名清軍燧槍手戰成三排,手裡緊緊握著已經裝填好彈藥的燧槍。一名清軍把總站在隊伍前,手中小旗揮動“三排齊步,向前!”

清軍新兵邁著整齊的步伐齊步前行,往前走了五步。

“全隊停止前進,第一排,向前一步!”把總大聲吼道。

隊伍停止前進,第一排繼續往前。雖然這時候陣型略有些凌亂,但還是基本上保持了方陣,沒有太多混亂,而且第一排槍手還算是整齊。

“第一排,放!”把總吼道。

“砰砰砰”一排槍聲轟鳴,白煙裊繞,一百多名火槍手齊射,子彈暴雨一樣射出。

打完子彈的第一排火槍手立即後退,緊張的裝填子彈。與此同時,第二排火槍手上前,對準前方靶子扣動扳機,接著後退,第三排火槍手上前繼續射擊……

“好!好!好!”張長庚連續喊出三個好字,“有如此精銳強兵,何愁賊寇不滅!只是新式火銃數量太少,還需多造!”

“回大人!”周培公跪下打千道,“卑職一定多招工匠,大量打造自生火銃和大炮!”

“嗯!你儘管去辦吧!若是銀子不足,本官還會上奏朝廷,讓朝廷減免湖廣上繳朝廷的納稅,留下來給你打造新軍所用!”張長庚摸著鬍鬚點頭微笑。

千里之外,上海黃浦江對岸新開闢的演武場上,五支千人隊排著整整齊齊的隊形,正手持木槍,對準面前的稻草人靶子,一次次的用木槍刺向稻草人。

“殺!”士卒們突刺出手中木槍,準確的刺在稻草人的咽喉上。

擅長用長槍的高手洪熙官帶著三十多名天地會高手,有僧人,有漁夫,有商人打扮的各類高手站在邊上指指點點,不過這些高手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用槍的高手。

木頭槍短,比起白蠟杆長槍來,要短上許多,不過長度還是比刀長。雖然突刺的動作單一,但威力卻是極大,畢竟這是經過名師指點的,簡化過的突刺槍術。

“這其實就是帶有刀的自生火銃,比起我們習慣用的長槍來是短了一些,但我們的槍術,經過簡化,用在這種突刺槍術上,打一般的清兵還不在話下。”洪熙官對幾名高手說道。

這三個月來,洪熙官都沒有離開過燧槍兵的兵營,帶著一群高手,訓練這批火槍手的近距離拼刺之術。而燧槍手們手中的兵器,暫時被收回去,送去東番,據說在改造,要加上一個叫什麼卡槽的裝置,可以裝上刺刀。

有了卡槽,刺刀可以掛在卡槽上,不需要直接塞入槍口。這樣火槍手在上了刺刀之後,也不影響射擊。

也就是燧槍的誕生,才能出現刺刀。如果是原來的火繩槍,是無法使用刺刀的,因為火繩槍操作本來就麻煩,加上身上還要掛著一根火繩。火繩槍手想要近戰,一種是配備短刀,另外一種就是像俄軍那樣背上一柄長柄大斧。

中國人的體質不如俄國人,火槍手只能裝備短刀,不能使用大斧近戰。

但燧槍加刺刀的出現,使得火槍手在近戰的時候可以變成長槍兵。

中軍大帳中,王新宇正看著擺在桌子上的兩把完全不一樣的刺刀一把是和後世的三稜軍刺沒有什麼區別的刺刀;而另外一柄刺刀,與其說是刺刀,不如說是一種短劍,一柄長約兩尺的短劍,頭尖,兩邊都有開刃,橫截面中間厚,兩邊中間各開一道血槽。

王新宇不時拿起這兩把刺刀比較,很明顯,三稜軍刺的威力肯定是大於劍型刺刀,雖然是劍型刺刀可以劈砍,但火槍手上了刺刀之後,基本上劈砍的功能就沒什麼用了,只剩下和長槍一樣的刺的功能。而且火槍上刺刀,又比長槍少了橫掃、槍柄敲打等棍術的功能,就只有唯一的刺,所以做成三稜型,威力肯定大。

三稜軍刺,三道血槽,刺中必死。在這個年代,不管是在胳膊上還是腿上一刀,都是絕對沒救的。

可是負責鐵匠的陳水傑,卻對打造三稜軍刺怨聲載道“這東西,也實在太難打造了吧?我們打造好刀的鋼,都是鑄造大炮的熟鐵鐵水在鐵水槽裡面殘留下來的鋼打造的,鋼這東西實在是硬,又不容易熔化,要打造三稜軍刺,只能用模具鑄造法。但這東西那麼難燒化,澆注法鑄造都是個難題,還是做成劍型比較容易。”未完待續。

喜歡大明艦隊請大家收藏大明艦隊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