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亦部迴歸故里(1 / 2)

小說:北唐天下 作者:蛤蟆吞地

所有人都不解李思鈺為何如此,那些剔除的書生有些建議是正確的,可為何被解除聽政的機會?後來從小櫻嘴裡得到了些許答案,小櫻說:“哥哥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論對錯,都是百姓自己的選擇,選擇錯了,那就自己受著,等下次再進行選擇,自己拉的屎,不可能讓別人去擦屁股。給書生們聽政的機會,不是讓他們指手畫腳的,而是讓他們反思自己的行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些不是說說而已,要身體力行,之前故意拿十萬人的生計跟本將軍較勁,他們何曾把百姓的生死當回事?

反思!不是讓他們壞了規矩,他們這一群被百姓拋棄之人是沒資格對百姓指手畫腳的,之前給他們機會,他們不要,現在沒了機會卻又憤怒怨懟,這種人還沒資格參與決議。對錯不重要,重要的是規矩一旦定下了就不要以各種理由去破壞,現在只是些許小事,走了彎路也不怕,可若是破壞了規矩,這就是大事情!這是原則的問題,不是小事。’”

李思鈺這番話語流傳出去後,書生們也都老實了,該教書的,只能嘆氣去教書,該閉嘴聽政的還是閉嘴聽政,只是暗暗決定以後有機會時,會改變一些錯誤的決議。

一些孩子、將領們被李思鈺強行命令去讀書識字,大字不識的,自己都不會寫自己名字的,以後不許統兵。在強壓下,大小將領們不得不一路走,一路還要讀書識字,跟一群娃娃們一樣挨先生的板子。

沒有人跟他商議,也沒人能幫他,這些書生不能信,至少現在不能信任。所有事情只能由他一人決定,以前手裡人少,就那幾百人,現在估計差不多也有三十萬民眾了,這麼多人,就是累死他也做不完的事情,也只能在民政上進行放權。

大軍所過之處,宵小退避。無人敢阻攔一心要回家的遼東將士。臨近平州,千餘騎快賓士過來,人群中一陣騷動,隨即就平靜了下來。

來人正是莽山。

莽山被高思繼重傷,之後坐鎮蔚州,療養了小半年這才康復過來,同樣的沉穩寡言,只是跟李思鈺說了句“族長病逝”,趕走了虎子,站在李思鈺身後。

亦部族長劉亦一的病逝,李思鈺早有心理準備,莽山沒有說劉海拔病逝,這就代表了劉海拔闖過了鬼門關,事情反而棘手了許多。

亦部對李思鈺有恩,劉家與李思鈺糾葛很深,若不處理好,以後會很麻煩。

“莽山,劉大人生前可有遺言?”

莽山沉默片刻,輕聲說道:“遼西遼東早就沒了區別,劉大人想要回歸故里。”

李思鈺一愣,回頭不確定問道:“回故里?武列河?”

莽山點了點頭,輕聲道:“生於斯,長於斯。大人病故前奚帥胡損派人前來請求大人能夠伸出援手。奚族各部近年來不斷被契丹人劫掠人丁,已經危在旦夕,奚帥想請大人幫助奚族。”

李思鈺點了點頭,這種事情難免的,人心都是肉長的,劉亦一出身奚族,亦部也是奚族的分支,本族遭受難,自是想要拉一把。

老頭知道,若單單是劉家請求,李思鈺估計會拒絕,這個時候的李思鈺是最困難時期,民眾的安置本身就很麻煩,連續征戰的將士也需要大修整。臨死前老頭覺得只有亦部返回奚族本部,李思鈺才可能看在情分幫一把。

事實上,老頭沒有想錯,若亦部劉家不離開,李思鈺確實不會出兵幫助,與契丹人定下的契約他不想毀掉,他需要時間穩固根基。

“劉大人啊,你這是將了屬下一把啊!”

李思鈺嘆息一聲,這事的確挺為難的。

“莽山,能不能讓奚帥來一趟,你也看到了,我這傷不可能去奚族的。”

莽山點了點頭道:“奚帥的弟弟一直在山海關等大人。”

李思鈺嘆息一聲,這可真是趕鴨子上架了。

與奚族聯手是個不錯的選擇,只是時機不對,若能晚幾年,就是胡損不來,李思鈺都要過去遊說一番。

莽山沒有多說其他事情,但李思鈺也能猜出來一些,海拔沒死,亦部族長自然尤他擔任。海拔殘廢了,這對於他的威望是重重一擊,在族內肯定有所下降,可若是李思鈺支援,海拔的地位就會穩固如山,海拔的迴歸,帶來了遼東軍的援助,海拔的地位會在進一步,在整個奚族都會有話語權的,這對於遼東與奚族聯盟是有利的。

李思鈺想了一下說道:“長老團如何說?”

莽山沉默不語。

李思鈺嘆氣一聲,知道自己是多次一舉了。

李思鈺又問道:“海絲怎麼說?”

莽山回答道:“馬芳與族長一同離開。”

李思鈺點了點頭,良久才道:“你……你是怎麼想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