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南北衙

小說:北唐天下 作者:蛤蟆吞地

整個太極殿只有李思鈺清冷聲音,隨著李思鈺話語,眾臣,甚至皇帝李曄、貴妃何氏全都一臉肅然看著低頭揪衣角的小德子,他們如何也想不到這麼小的孩子竟然做了這麼多事情,這

滿朝堂文武大臣也無幾人符合這麼多條件,也無幾人做了這麼多事情,不是說這些大臣比小德子做的事情少,關鍵是文武都牽扯到的事情,符合之人太少,僅一人看守數千無法無天賊軍十個時辰,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儘管所有人都知道,這裡面有很大原因是營州軍強大實力作後背,可儘管如此,誰敢保證數千人就沒有幾個不要命的?誰敢保證數千人就一定不敢逃跑?

而這一切竟然被一個不足十歲的孩子做到了!

滿朝文武大臣皆沉默不語。

杜讓能突然出列抱拳道“老臣贊同楊守國為罪軍置田使!”

裴贄大步出列,拱手道“臣亦是贊同。”

“老奴附議!”

“臣附議!”

“微臣附議”

一個接著一個出列,皆是附議,不一會,整個大殿只有幾人未出列附議,皇帝李曄看著堂下附議文武大臣,心下不由嘆息一聲,面『色』卻鄭重了起來。

“準!”

眾臣齊齊躬身。

“陛下英明!”

李曄擺了擺手。

“退下!”

“諾!”

文武大臣一一退回站位,就是小德子也在李思鈺拍了兩下腦袋退到西門君遂身邊。

李曄看向李思鈺,沉默片刻,開口道“北地王之前言,賊軍有是否殺人之別。殺人之軍紀敗壞,於賊軍中立置田使專司約束,那些未殺人之賊軍又當如何?”

李思鈺同樣沉默片刻,說道“朝廷之初,禁軍所屬者南北衙,北衙乃皇室之禁軍,南衙則為天下禁軍,雖南衙有協助北衙守衛京城各門之職,但南北衙實則有外內之別。”

聽到這裡,李曄與文武大臣精神大振,知道這才是至關緊要之處,眼睛眨也不眨看向李思鈺,耳朵更是豎起,唯恐錯過任何細節。

“混沌分陰陽,陰陽化五行,五行生萬物。”

“南北衙,一外一內,一陽一陰,陰陽調濟,國泰民安,故大唐威震四海,蠻夷皆臣服於大唐,但因種種變故,南衙早已不復存在,故朝臣每每與內侍省起衝突,以致朝堂震『蕩』,上不靜,則下不穩,故此臣才有大總督之事,欲重立南衙之事!”

政事堂諸相,以及滿朝文武大臣皆氣息粗重起來,一臉期望看向李思鈺。

李思鈺又言。

“南衙十六衛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金吾衛、左右領軍衛、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除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外,為了總領天下兵事,各衛兵馬兩萬五千至四萬,總兵馬為二十五萬!”

“但因天下大『亂』,各地賦稅早已斷絕,南衙不可能擁兵二十五萬,微臣以為以原同州節度使王行約王將軍為南衙總督,其下分左右兩衛,兵馬一萬。”

“神策軍去其名,改為北衙都督府,由太子為北衙總督,其下左右兩衛,左中尉劉景瑄劉公公為左衛大將軍,右中尉西門君遂西門公公為右位大將軍,樞密院左右樞密使宋公公、景公公為其行軍司馬。”

“臣以為,內侍省公公為禁軍中尉,雖看似執掌軍卒之權,實則為禁軍之司馬,內侍省諸位公公,乃至微臣之阿父,掌控北衙禁軍之權者,一者以錢糧、權利之誘餌,一者收以養子之名、以之恩情而領三軍,但兩者皆背離領兵治軍之道,非以軍規律令治軍,故而每每致使神策軍領軍將領目中無人,無君無父,每每反叛、『亂』民!”

“故,微臣以為,與其如此,不若以太子領兵,以內侍省公公直屬統兵之責!”

“皇室與內宮之人,本為休慼與共,內宮依皇室而存,皇室以內宮護佑而昌!”

李思鈺向李曄拱了拱手,說道“除殺人之神策軍,餘者多為良家子,勤於練兵,不難成為南北衙精銳,以此為根基,勤政愛民,還田於民,閉關修養生息十數年,不難中興我大唐,還天下祥和安寧,還我四夷來朝之大唐!”

所有人全看向李思鈺,第一次覺得這個桀驁不馴之北地悍虎很是可愛。

南北衙,一外一內,李思鈺把北衙說的最多,太子為其總督,這說明皇室可以領軍權,劉景瑄等人由中尉這個“行軍司馬”一躍成為直接統軍的大將軍,與軍卒無關,又很想涉足兵事的樞密使宋道弼、景務修,兩人也成了可以參與兵事資格的行軍司馬,無論皇室和宦官們都滿意了,至少當下是滿意的,至於兩者願不願意共生共榮,能不能在一個馬槽中食草,那就不是李思鈺考慮的,他不可能把什麼事情都做了的。

南衙比較麻煩,王行約必須是大總督,也就是關中總督、南衙總督!

王行約成為此職有安撫邠寧節度使王行瑜、鳳翔節度使李茂貞之意,關中一再遭受兵災,百姓、朝廷已經到了油盡燈枯邊緣,急需休養生息,若是讓王行瑜、李茂貞兩人感覺自己極其危險,很可能促使秦州節度使李茂莊,這個李茂貞弟弟放吐蕃人進入關中,而這也是李思鈺極為擔心的事情,所以李思鈺儘量不對王行瑜、李茂貞表現出不可共容的敵意。

而能夠做到這一切,只有王行約!

李思鈺在朝堂上說南衙分左右兩衛,李思鈺估『摸』著兩者爭奪之後,王行約在其兄王行瑜和李茂貞支援下,至少會奪其一衛,另一衛會被政事堂奪得,兩者一旦形成平衡,短時間內很難分出勝負,但這只是南衙,若再算上北衙、李思鈺之前答應五相和各家族的第三步軍,以及執掌河中、河右、東都東面總督,一旦朝廷與王行瑜、李茂貞拖上數年修養生息,南北衙最終還是朝廷的,到那時李思鈺也不怕與王行瑜、李茂貞、吐蕃人一戰!

李思鈺把自己該說的話語全說了出來,不該說的,杜讓能、裴贄等人自是清楚,說完這些,李思鈺向李曄拱了拱手,退回西門君遂身邊,接下來的事情他就不打算管了,至於那個置田使,李思鈺打算讓小棒頭去藍田縣,而藍田縣距離潼關很近,派些人,或是協助或是代替,皆可。

喜歡北唐天下請大家收藏北唐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