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這就是命麼……(1 / 2)

小說:北唐天下 作者:蛤蟆吞地

不管這些人如何皺眉頭,甚至幾人商議了一下,又一同去找李存信,最後的結果還是一樣的,他們還是要前去屯留,進而前去潞州州城。

按照沁州緊貼著汾州、晉州、潞州,李克用調令下達後,最遲不會過兩日,三萬軍卒就會前往汾州,抵達汾州也不會過五日,至少騎軍會全部抵達汾州,可是軍令下達後,派去沁州之人竟然一個都未回來,李克用心下頓時驚慌起來,一想到老三那日話語,又驚又怕起來。

劉氏心下震驚,儘管會認為,驟然讓李存信去職,李存信必然會心有不滿,可她絕不會相信李存信敢不從軍令,要知道,這三萬軍卒中有兩成是本部族眾,這兩成本部族眾才是晉軍根本,有這些絕對忠誠兵卒,李存信絕不敢有異心!

驚慌害怕的李克用一連下達了十餘封軍令,一封比一封嚴厲。

可是等了四日,沁州竟然毫無動靜。

第五日,派出的數十探子終於有一個返回了,探子後背中了一箭,只來得及一句“李存信反了”話語。

李克用、劉氏,以及剛剛跑過來的蓋寓,聽到這句話,全傻眼了。

大驚之下的李克用,一連派出數百探子,第六日夜,終於有了訊息,聽著探子回報的訊息,李克用整個人都傻了,精神徹底崩潰了,如同一個極其恐慌害怕的稚子,整個人鑽進床底下痛哭嗚咽……

看著自己相公成了這般,劉氏淚流滿面,抱著眾人齊力拖出的李克用嚎啕大哭。

屋漏偏逢連雨。

李思鈺領萬餘大軍出潼關,一路上如遊山玩水,並未把前往河東當回事,但是,在絳州城停留幾日後,突然加行軍,按照這種度,最遲五日即殺入汾州,兵臨太原城下。

劉氏正要找來老三,商議李存信兵反之事,李嗣弼卻哭喊著前來,李克修未來得及安排後事,於病床熟睡中病逝。

封鎖了數日訊息的李存信,兩萬大軍全部轉道潞州,而此時已經身處潞州州城的郭景銖、薛志勤、李承嗣、李嗣恩、李存璋、符存審等人竟然毫無所覺。

李克用精神失常,太原除了蓋寓和劉氏外,幾乎就無可商議老臣,李存信不從軍令,悍然南下潞州,這已經是造反了,更可怕的是,三萬軍卒造反,也就意味著“八成”,甚至“九成”晉軍將領“參與”了造反!

沒了那三萬軍卒,本就弱於本部的左右兩部,就算如李克修所言,數萬老幼全上,又豈能擋住李悍虎前來的近三萬兵馬!

三萬晉卒反叛,太原城一夜間全『亂』了,無數人大包包逃出太原城,趁夜躲入山中,城中更是燃起了大火,儘管城中大火很快撲滅,可人心卻『亂』了。

劉氏坐在帥椅上,看著空『蕩』『蕩』的虎堂,悲從中來,兩滴眼淚不由滴落在疊放在腹前的手背上。

李嗣源臉『色』極為陰沉,大步出列,跪在地上,怒聲道:“母親,孩兒願獨身親往潞州!”

“孩兒不信!”

“賊子李存信縱然可反叛,但孩兒絕不相信,絕不相信本部族眾會隨同不忠不孝狗賊一同反叛!”

劉氏搖了搖頭,痛哭悲慼。

“晚了……晚了!營州軍已經到了近前,你父王不知遣人多少前去,最終卻毫無動靜,源兒就算前去又有何意義,本部族眾未動,要麼已經反叛,要麼就被那逆子制住了,源兒前去也只是徒傷『性』命,又有何意義……又有何意義……”

蓋寓上前跪在地上,叩道:“王妃,此時當調雁門、定襄之軍回太原……”

“萬萬不可!”

蓋寓話語尚未完,門外急匆匆走進一人,正是世子李存瑁。

“萬萬不可動雁門、定襄之軍!”

劉氏見到李存瑁,正要起身,頭卻一陣眩暈,跌坐在帥椅上,他人並未覺劉氏異狀。

李存瑁跪在地上,叩頭道:“母親,若是動了雁門、定襄之軍,李悍虎必然北上!”

劉氏深吸一口氣,強忍著眩暈感,看著一身灰塵的兒子,眼睛酸澀,輕聲道:“我兒的是,若是沒了雁門、定襄之軍,禿頭蠻必然佔了代、忻州,營州軍與禿頭蠻有百年之仇,行乾也……也絕不會允許禿頭蠻佔代、忻州兩州的。”

蓋寓腦中像是流星劃過一般,喜道:“既然如此……王妃,不如我等以兩州相脅,『逼』迫李悍虎退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