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重大隱情(1 / 2)

小說:北唐天下 作者:蛤蟆吞地

“行乾心憂朝政動『蕩』,太子登基在即,不宜再因輔政王一事久拖,以為崔某還算以大局為重,明日即向諸輔政大臣建議,以崔某為繼任輔政大臣。”

崔昭緯一臉平靜著,崔昇之提起的心頓時落回肚中,看向皆神『色』震動的各家主,笑道:“河北道剛剛平定,晉王入朝事朝,著實不宜再讓朝堂不寧,北地王所憂所慮,實為大唐肱骨之臣。”

王璞皺眉道:“北地王所慮,亦是我等所憂,只是不知北地王對東平王欲為輔政王可有置評?”

崔昭緯搖頭笑道:“東平王欲要為輔政王,自然是件好事,可是,晉王入朝事君,東平王欲要忠心事朝,當前來朝廷禮拜陛下,當親身事君才是!”

“若假意順了朝廷,卻不拿出讓朝廷信服的誠意,卻得了輔政王一職,以此為『亂』朝綱,終究是不妥的。”

崔胤點頭道:“確是如此,晉王非但親身前來,河東之地更是歸了朝廷之地,朱溫想要空口白牙就得了輔政王,置晉王於何地?又豈不是讓下人恥笑我等短視懦弱?”

王璞本意也不是朱溫之事,贊同道:“如此老夫就放心了,當然,東平王既然遣其子前來,也應禮遇之,下各地節度使們才會臣服朝廷。”

眾人紛紛點頭,自信件洩密後,他們就知道,知道李思鈺欲要以晉王為樣板,給下諸侯立個榜樣,可惜信件洩密後,距離洛陽最近的朱溫最是擔心恐慌,竟然想趁著河東因洩密不穩,聯絡各諸侯共伐朝廷,驅逐朝廷之“『奸』孽”,可惜當第二步軍被調往太原,河北道各州府刺史、將軍皆為第二步軍之人,又令漢八部囤聚北口,李存瑁為忠武節度使,領許、陳、溵、蔡四州。不但河東道頓穩,漢八部讓河北道各鎮不敢異動,唯恐數萬精騎由北口殺入幽州,進而奪了河北道,而李存瑁領沙陀族三部族眾,正全力趕向陳蔡之地,虎視東、南之地,這讓朱溫如芒刺在背,不得不遣子為使前來。

眾人知道,朱溫被迫前來,那些諸侯們也不得不遣使前來,按照朝臣之前打算,在太子隨李思鈺返回潼關後,就該登基為帝,可是晉王前來,朱溫之子朱友珪前來,登基之事也不得不向後拖延,等待各地節度使使者前來,提升朝廷威望。

各家族與宦官們皆依附在朝廷身上,對李思鈺所作所為也是感激與認同的,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沒有自己打算,尤其是丟了關中根基之地後,各家族迫切希望有一處根基之所。

盧仁琦看向王璞,見他微微點頭,猶豫著對崔昭緯道:“太子不日即登基為帝,事後就該春闈了,北地王也言,此次春闈中舉之人皆下放到地方,不知當放入何地?北地王可曾言及此事?”

崔昭緯看向盧仁琦,又看向各家主一臉期意,笑了笑,道:“行乾雖言及了此事,但今日在行乾那裡吃了太多酒水,侄也有些乏了,不如過兩日再談,如何?”

崔昇之一聽這話,精神一頓,知道里面必有很大的隱情,實不宜在人前言及,立即點頭道:“蘊曜既然疲了,就去休息吧,老夫再與老友閒聊一會。”

崔遠點頭道:“世人皆知北地王府中酒水尤為酷烈,蘊曜既然疲了,還是休息去吧。”

崔昭緯起身向崔昇之行了一禮,又向崔胤、崔遠點零頭,正要抬步離開,李嗣周卻起身。

“北地王的酒是酷烈無比,但李某覺得李大人並未有多少醉酒之意,若是北地王有何交待,不如現在就與我等一聽,也好解了諸位心憂之事,夜中也能睡的安穩些。”

崔昭緯眉頭一挑,正待反譏,崔昇之卻沉聲道:“來我崔家,當知我崔家才是簇之主,主人既然不便,作為客人就該諒解才是,覃王以為呢?”

崔昇之擺了擺手。

“蘊曜下去休息去吧!”

“諾!”

崔昭緯再次行了一禮,眼光微微瞥了一眼王璞,大步離去。王璞正猶豫著是否開口,崔昭緯這一眼隱晦不明眼神,頓讓他閉嘴不言,其餘等人相視一眼,皆不再言語,他們知道,當崔昭緯借醉酒離開,就知裡面必然還有重要之事,而此間人太多,正如信件洩密之事,此時不宜宣示他人。

在崔昭緯離去數息,崔胤藉口解,也跟著離開廳堂,前去追趕剛離開的崔昭緯。

沿著閣廊道,穿過月亮門,來到後院,正見到崔昭緯欲要前往書房。

“蘊曜!”

崔昭緯一見是崔胤,正要推門的手頓住,笑道:“垂休心急了些啊!”

崔胤急上前幾步,來到崔昭緯面前,苦笑道:“沒法子,北地王每每有驚人之舉,甚是讓人心驚膽顫,還是早一步知曉為好,也省的心下焦躁不安。”

崔昭緯笑了笑,他如今已經是把心放到了肚子裡,自然心若泰然,可崔胤又豈能如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