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為天下長遠之慮

小說:北唐天下 作者:蛤蟆吞地

“天下各節度使,皆以兵卒而為一地之主,你雖為邠寧節度使,但卻登位時日太短,手下將勇又非你本部嫡系,兵勇嬌縱也是有之,這不利於你守牧一方,也無法做到守境安民之事,第一近衛騎軍暫為你手下之卒,可助你樹立威信,站穩腳跟。”

“還有,党項人多為騎軍,有第一近衛騎軍在旁護佑,邠州軍也安全了許多,本帥不奢望你能徹底擊敗党項人,但慶州全境務必要奪回,此事若成,本帥親自向朝廷上奏,為你討一郡王以籌守邊之功!”

王行約大喜,跪拜於案前。

“末將今生願為大帥牽馬墜蹬!”

李思鈺起身,繞過桌案,扶起王行約,笑道:“一家人不說二話,只要你能守境安民,朝廷自不會虧待了你。”

“本帥與龍騎將軍巡視各地耕種情況,耽擱了些時日,今日你就在府中陪本帥吃頓飯,之後就回去準備準備,也好儘快奪回慶州失地。”

“諾!”

王行約心下很是喜悅,李思鈺身邊最精銳的騎軍聽命於他,剛得了邠州之地,雖成為邠寧節度使,但他是依靠原邠州軍將反叛大兄王行瑜而登位,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靠著下面將勇反叛而登位,這在天下各地節度使們來說,也多有生,但是,這很危險,很容易再次成為反叛而遭殺戮的物件。

王行約同樣面臨著這種情況,他的登位還是因為營州軍,因為小德子對他的承諾,邠州軍將在面臨強大的營州軍威脅時,為了自家的權勢利益,避免成為營州軍打擊的物件,就此選擇了親善營州軍的王行約。

威脅消失了,王行約看起來是成了一地節度使,也不過是手下大將推到臺前的傀儡罷了,自家苦也只有自家知,但是,當李思鈺提出手下最強騎軍聽命於他時,哪怕只是暫時的。

王行約知道,知道李思鈺把第一近衛騎軍暫置於他名下意味著什麼,也再無異心,跪拜於李思鈺身前,徹底臣服。

李思鈺一邊與王行約說著奪回慶州之事,心下就是一陣嘆息,他不敢保證王行約是不是真的被他的誠意感動,真的徹底臣服於他,或是將來為自己製造了一個大麻煩也不一定,但此時的他確實需要這麼做。

王行約,在世人眼裡,他就是李思鈺的人,至少李茂貞一定會這麼看待,但王行約畢竟不是李思鈺,王行約在邠州,和李思鈺自己在邠州,看起來沒太大區別,實際上區別大多了。

一頓飯食後,李思鈺送走了王行約,此時的王行約比誰都急切,還是這句話,自家苦只有自家知,王行約更知道,第一近衛騎軍是不可能久留於他手中,但時間越久越好。

出兵慶州之事,在秦書瞳領著第二近衛騎軍離開長安時,李思鈺就已經有了決斷,此事也早已安排妥當,王行約只需前往大營,拿著李思鈺手令即可。

送走了王行約,小德子跟在李思鈺身後,在李思鈺與王行約交談時,他也只是在一旁傾聽,直到送走了王行約,兩人來到書房,看著李思鈺書寫信件,不由開口道:“大兄,有件事,小德子有些不明。”

李思鈺沒抬頭,依然給秀秀寫著信件,李璇有了生孕,他需要向老婆彙報,還有就是党項人的事情要說一說。小德子開口,他未抬頭,嘴裡卻『露』出笑意。

“最近穩重了不少,還以為你等不了這麼久呢,說吧。”

小德子『揉』了『揉』腦袋,有些羞澀,但還是說道:“大兄說過,此時乃『亂』世,乃禮儀淪喪之時,世人皆不知忠義道德,大兄如此幫助王行約,就不怕到時尾大不掉麼?”

李思鈺搖了搖頭,看著手中信張,嘆氣一聲,看向小德子,無奈道:“小弟說的不錯,此時正是『亂』世,身處『亂』世,人皆無信。”

“當然了,這也不是很絕對,但萬不存一。”

李思鈺嘆氣道:“王行約反其兄,奪其位,雖有種種原因,但也可以說,此人終非信義道德之人,雖因我強而忠誠,但終有隱患,也或許會尾大不掉。”

小德子點了點頭,正因如此他才疑『惑』不解。

只聽李思鈺繼續說道:“人有三急,事情同樣也是如此。”

“事有輕重緩急,先要明瞭這些,明瞭最終的目的為何。關中乃王霸之地,得一地而虎視天下,打造一個穩固的關中就是我等最終目的。”

“但是呢,關中尚有數個番侯,周遭又有番胡強敵,行事就要小心謹慎,以穩妥為要。”

李思鈺丟下手中信件,起身來到小德子身旁坐下,提起小桌上茶壺,為兩人各自倒了一杯。

“關中久經兵災,原本人口眾多的關中,今日也成了百里無人之境,此時的關中……不需要戰爭,不需要戰功赫赫,需要的是安穩,讓躲在山中的百姓出來耕種,只有如此,富庶的關中才能成為現實,僅依靠如今的咱們,對關中來說,毫無意義。”

“王行約很重要,重要的不是他這個人是否忠誠,而是他現在的位置很重要。”

“邠寧節度使下轄三州,即邠州、寧州、慶州三地,西側是涇原之地,向北則是党項人,而南面就是鳳翔府。”

“吐蕃人素來輕視我大唐,李茂貞請兵吐蕃,吐蕃兵卒禍害鳳翔府也不算是太過意外,但也因此致使吐蕃大敗,因此而兩軍交惡,這種交惡若無我軍在側,李茂貞必會全力應對吐蕃人的威脅,可我軍就在一旁啊!”

李思鈺有些無奈,說道:“為了讓吐蕃與鳳翔府交惡加深,讓他們短時間內無法聯手,在擊敗俘虜了吐蕃騎卒後,我軍並未乘勢破了鳳翔軍,就是因此因。”

“一者兩軍交惡,二者讓鳳翔府減輕因我軍在側的憂慮,儘管無法讓他們對我軍完全放心。”

“邠州、寧州、慶州三地,以王行約為邠寧節度使,也是因此緣由。”

“但王行約為邠寧節度使,不僅僅如此,還有些是為大唐、天下長遠之事謀劃。”

小德子皺眉不解,看著李思鈺低頭飲茶,問道:“為大唐、天下長遠謀劃?”

李思鈺飲了口清茶,搖了搖頭,他有些不喜,更喜歡開水泡過的茶水,放下有些涼了的茶水,看著小德子,臉『色』也鄭重了些。

“正是為了長遠之事。”

喜歡北唐天下請大家收藏北唐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