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饒樂都督府(上)

小說:北唐天下 作者:蛤蟆吞地

“請王爺治下官不察之罪!”

李思鈺看著揹著荊條綁縛著雙手的馬文豹,他怎麼也沒想到一個文人竟然也負荊請罪起來,嘴角一陣抽動,人卻站起走向綁縛著的馬文豹,一邊為他鬆綁,一邊狠狠瞪了一眼牛三。

“兄長這是作甚,若是被海絲小姐知道了,行乾今後還如何登你家大門啊?”

“再說了,要治罪,那也輪不到你,最先該治罪的應該是小弟自己才是,一切根源還是在小弟身上。”

馬文豹聽著他的話語,他本就不是強項之人,並未有太多反抗,任由李思鈺為他鬆綁。

“行乾可莫要再說了,兄長羞愧至極,你為天下百姓,為營州百姓領軍入中原,家中一切皆交給了我等,沒想到事情竟然到了這一步,慚愧啊!”

李思鈺鬆開了馬文豹,看著他狼狽模樣,不由大笑:“兄長素來風流倜儻,如今狼狽不堪,的確是該羞愧,哈哈……”

一邊大笑,一邊拍著他的肩膀,將他按坐下,自己也順勢坐到一旁,輕輕搖頭笑道:“軍中不滿,行乾心中自知,本想著回了營州慢慢消磨軍中戾氣,只是沒想到他們竟然欲要利用粟末人、高麗人向營州施壓,這就不是兄弟可以接受得了。”

馬文豹心下輕鬆了許多,他太瞭解眼前之人脾性,但還是有些擔憂問道:“行仁雖有些疏於軍務,以至於犯下了如此大錯,但……行乾,有些事情的確怨不得行仁。”

馬文豹搖頭嘆息道:“行仁本為亦部之人,這些你都是知道的,有時夾在家國之間的確難以抉擇。”

李思鈺默默點頭,自古就有一人飛昇雞犬升天之言,這位義兄成了營州留守將軍,亦部之人為高位也正常,這人吶總是想著儘量與上一任徹底分離開來,或許從未開口,心下卻總是不知不覺會去做,不用營州老人,反而使用關內或逃難、或投誠之將,這是人之常情,這一切李思鈺都能夠理解。

只是理解歸理解,但事情到了這一步,他還是心有怨氣的,不滿可以,李思鈺自決定入關戍守帝都的那一刻,他就知道會有不滿之人,但是人要有底線,而這些不滿將領正是觸及了他的底線。

聽著馬文豹話語,李思鈺微微點頭,說道:“大兄有大兄的難處,這些事情小弟都明白,但事情到了這一步……不瞞兄長,小弟之前在山海關時,還想著讓大兄繼續留任營州將軍,畢竟……他是大兄,一年來穩住了營州安穩,這就是有功,有大功於營州。”

馬文豹一臉驚詫,他沒想到李思鈺會說出這番話語,看著一臉肅然面孔許久,才輕聲嘆息。

“行乾果非凡人,行仁啊……你可是真的錯了啊!”

馬文豹搖頭嘆息,對李思鈺的話語他沒有絲毫懷疑,想到今後李思鈺、李義山兩人關係,想到臨來前妻子的囑咐,很想勸解,可卻無論如何也開不了口,只是他也沒想到李思鈺又說了句讓他震驚話語來。

李思鈺雙手交織在一起,看起來心中很有些猶豫不決,雙目盯著地面好一會,突然看向馬文豹,說道:“兄長,小弟有些話語不知……不知當講不當講?”

馬文豹一怔,點了點頭,說道:“行乾有何話儘管說來。”

“那個……大哥走到了這一步,小弟是要擔負一定的責任的,但也與亦部、奚族有很大關係,兄長你也是知道,劉大人去世後,少族長也在半年前病重走了,唯一剩下的也只有海絲小姐一人,雖兄長之子可以繼承亦部族長,但兄長想過沒,營州將來又如何看待亦部,如何看待與奚族緊密的亦部?”

馬文豹心下一驚,皺眉沉思了起來。亦部是奚族的分支,雖然營州不乏有小部族居於其中,但作為三院巨頭之一,他很清楚營州是如何對待這些小部族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雖無人說起,畢竟營州多有胡人居於高位,像突突、蒙哥翰等一干大將,但所有三院之人皆有意無意排擠這些部族出身之人,亦部是李思鈺恩族,憑著這種關係,亦部也是個特殊存在,可是下一代人呢?眼前之事又如何算起?將來自己兒子成了亦部族長,會不會受到族部拖累,甚至……

越想,馬文豹心中越冷,他是文臣,史書典籍不知讀了多少,深知君王無恩義,雖然眼前之人或許至死也不會毀了亦部,可下一代營州之主呢,是否還願意身邊有個特殊存在的異族族群?

馬文豹沉默,李思鈺亦不言語,兩人深知將來究竟又會生何種悽慘之事。

帳內只有兩人相對沉默,就在氣氛越來越沉重之時,大政推開道縫隙,露出半個腦袋朝裡面偷看,李思鈺耳力很好,早就現了兒子偷偷躲在外面,甚至還有幾個娃娃也躲在外面,只不過他故作不見而已,見兒子露出半個腦袋,不由莞爾一笑,朝他招了招手。

大政一見父親招手,忙推開門簾幄布,抬腿就要邁進大帳內,但卻不得不停了下來,看著腳下不敢進來。

一雙小手突然出現在大政腰間,將他抱著跳進帳來,見是小德子,李思鈺不由笑了笑。

“行了,你們都莫要躲在外面偷聽了,都進來吧。”

隨著他的話語,一下子鑽進來五六個娃娃,其中阿蠻個頭最高。

李思鈺抱起大政,人卻看向阿蠻與一干娃娃。

“你們站在老師身後,可以聽,不可以說話插嘴,尤其是你這丫頭。”

“諾!”

一幫子娃娃與軍將一般無二抱拳應諾。

這些娃娃們跑進帳內,尷尬沉悶氣氛一下子消散了不少。

李思鈺抱著一臉好奇的大政,與馬文豹說道:“兄長身為資政院院正,知道治理地方有多麼困難,關內前來的漢民最易治理,其次是營州土生土長的漢民,再次則是沒了族群的胡民,最為難以治理的則是聚集在一起的大大小小部族。”

“關內漢民前來營州,人離鄉賤,關內活不下去了才來到的營州,這些漢民一者是勢弱無力與其他人爭勢,二者……關內之民祖祖輩輩多受聖人教化,多為良善之民,故而最為易於治理。”

喜歡北唐天下請大家收藏北唐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