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平壤城(下)

小說:北唐天下 作者:蛤蟆吞地

營州軍像是怒波海浪,一波又一波不斷衝擊著搖搖欲墜的平壤城,西城遭受如此慘烈廝殺,其餘三城卻毫無任何動靜。

高麗軍卒不斷衝向西城,最後又成了具無人過問死屍,街道兩旁已經堆滿了殘肢斷體,這些或是被流矢射殺的百姓,但更多則是剛剛登上城頭就成了死屍的軍卒。

無窮無盡箭矢,一波又一波無情收割著生命,高強度攻城,儘管只是一次又一次裝模作樣,可金樸秀還是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驅趕著軍卒起身抵禦。

營州軍一次又一次衝擊,一次又一次被“強大”的高麗人擊退,勝利歡呼,絕望慘嚎,一次又一次折磨著早已疲憊不堪的金樸秀。

本以為入夜後,那些該死的唐人應該回營休息,他們也好趁機大大喘息一口新鮮空氣,可就是如此低廉的渴望也被石雲力無情剝奪。

第二步軍雖不如第一步軍精銳,但也絕非中原各藩鎮們的精銳牙兵牙將可同臺爭鋒的。

慘烈戰爭像是沒了盡頭,白天廝殺,晚上挑燈夜戰也要一定分出個勝負,而勝負的代價就是用無數生命支付。

一天一夜,石雲力手下將勇幾乎是輪番大戰,在箭矢掩護下,登上城頭次數越來越多,當然了,最後還是未能徹底佔了城頭。

人終究還是人,終究還是在強大打擊下妥協,金樸秀,這位高麗王金樸英的親弟弟還是沒能承受住強大壓力,還是趁夜帶著百十騎、數千軍卒逃出了平壤。

金樸秀是如此的悽慘,尚未逃出十里,人卻已經死在了守株待兔的營州軍卒們的手裡。

金樸秀死了,縱然他是高麗的天縱之驕,成了沒腦袋的死屍也就沒了任何一絲一毫價值。

金樸秀地位特殊,死了就去死好了,對弓手雙方沒太大關係,但是金樸秀趁夜逃走的訊息,卻造成了更加嚴重後果。

當金樸秀逃離的訊息傳來,本還果決堅守計程車氣一下子落到了谷底,堅固的平壤城更像是被人抽了筋骨,再無一絲一毫生機氣息……

平壤城終究還是未能在營州軍強攻下堅守三日,與此同時,龐龍數十大船強攻長口鎮,欲要截斷平壤城後路,阻住漢州高麗援兵。

誰知長口鎮尚未奪得,平壤城就已經徹底淪陷。

殺戮是這個時代的主題,也是這個時代的悲哀。東征軍得了平壤堅城,開啟了最為重要的高麗門戶,就是他們自己也沒想到會如此的順利。

殘殺不是目的,儘管石雲力一次抓了數萬精銳、強壯俘虜,蚊子再小那也是塊肉。

此次交戰,營州東征大軍大獲全勝,僅牛羊馬匹就有數萬,所獲俘虜更是不必多言。

李思鈺此時不在平壤,也無法知道平壤城具體情況,但他對此並不是太過擔心,他不相信手下大將會敗給了那些懦弱高麗人。

短短時間內,三院接連犯下了兩次重大失誤,對此他給予了足夠重視,政務院、資政院他未去碰觸,時間太少,他還沒如此之多精力,在他看來,最重要的是監察院,監察院的監察百官功能絕對不能喪失。

李思鈺一連三日坐鎮監察院,將幾年來所有卷宗分門別類整理了一番,並且調動大批飛魚衛參與其中,審理的公堂更是一直大開。

匆匆來往的飛魚衛,一摞又一摞被放到了他的桌案上,已經快要將他埋沒了的卷宗搖搖欲墜,好像隨時會散落到地上一般,但他還是未抬頭去看一眼,只是低頭翻閱卷宗審理的最後判決。

監察院審理大堂頗為威嚴,正中擺放著一張書案,兩側各有數張小几,李思鈺坐在正堂,無數卷宗都快要將他徹底掩埋,兩側又豈能少了文吏書佐?

馬伯聰緩緩走入大堂,身為監察院院正,李思鈺梳理監察院不法之事,作為監察院院正就該遠離避嫌,可他還是今日前來了此處。

李思鈺頭也未抬,隨手將一本剛剛看完的卷宗放到比他還要高一頭的一摞卷宗上,嘴裡不冷不淡說道:“馬院正可是有事要說?”

聽著“馬院正”話語,看著依然低頭翻閱卷宗的李思鈺,馬伯聰突然不知該說什麼了。

靜靜等待了好一會也未聽到馬伯聰回話,廳堂內也只有沙沙翻閱卷宗聲,李思鈺眉頭微抬,眼睛這才從卷宗上移開,抬頭看向馬伯聰眉頭微皺。

“馬院正可是有事要說?”李思鈺再次問了一句。

馬伯聰猶豫了一下,抱拳拱手道:“大帥立三院,意欲三院可自立於營州,大帥督察監察院不法之事,下官不敢反對、質疑,可大帥以飛魚衛……”

李思鈺微皺著眉頭,丟下手中毛筆,看著馬伯聰雙眼說道:“監察院監察百官不法之事,上至本帥,下至平民皆歸監察院監察,乃以民事為主。”

“而飛魚衛更多的是刺探敵情,督控軍中不法之事,實為軍中之探馬。”

“兩者雖有監察、刺探之職,按理說本帥的確不應以飛魚衛插手監察院院務,但是……”

李思鈺挺直了些腰骨,看著馬伯聰一臉不滿、肅然。

“自本帥領軍迴轉營州後,如此之短時日,竟然一錯再錯,資政院也好,政務院也罷,兩院就算再如何思慮不周,無論招惹了多大的麻煩,本帥皆不會棄之不顧,都會一力承擔,但是……”

“但是……身為監察官員,就當一身正氣,就要為民做主,就要為不平之人保駕護航!”

“哼!”

李思鈺拍了拍一旁數十本需要重審卷宗,不滿冷哼一聲,說道:“如此之多漏洞百出的卷宗,馬院正不去審視監察院所作所為,竟然不喜起本帥作為來。”

“哼!”

李思鈺看向左側一飛魚衛文書,淡淡說道:“本帥審閱了多少卷宗?”

“回大帥,一共一千一百二十四人,其中官吏者三十二人,餘者皆為民。”

李思鈺微微點頭,看向馬伯聰,說道:“營州初立,關內之民尚還未徹底熟悉我營州律法,觸犯我營州律法多些也在所難免,可三十二名官吏又是怎麼個回事?”

“哼!”

喜歡北唐天下請大家收藏北唐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