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長安風雲(上)

小說:北唐天下 作者:蛤蟆吞地

計策不算什麼好計策,也就是讓劉敢找些人,暗中告訴三院那些官吏,讓他們主動嚴厲些家法,弄些典型自己大義滅親,再在民間多做些宣傳、多給自己臉上貼些金,民間反對聲中有了對抗言論,也就拉攏一些支援的百姓站在自己一方。

三院之前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無論是百姓農田耕種,還是過冬取暖屋舍,各個方面對百姓支援很大,民間百姓對三院支援的人是很多的,之所以會成了如今局面,還是因為利益爭奪的緣故,最最關鍵的是兩次事件都牽扯到了李思鈺。

李思鈺是誰,他是營州的締造者,營州的一切都是他一手建立起來的,從最底層百姓到軍方高層,無人敢質疑李思鈺的絕對權威,而這兩件事情全牽扯到了李思鈺身上,三院能贏那才怪了呢。

無人再談論倭國事情,好像這早已是板上釘釘子的了,所有人都在刻意迴避,哪怕三院也不再提及,全都預設了商賈佔據倭國的決定。

用三院的權威來換取的代價是大了些,可是若用這些權威來換取三院迴歸以民為重的本質上,李思鈺還是願意的,讓三院自己剛正無私、大義滅親挽回民間威望,以公平公正原則獲得民間威望、支援。

在李思鈺看來,育正常的三院就該是以民為重,就該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營州百姓,也只有如此才可能讓營州健康展。

劉敢的命是李思鈺救的,兩人也素來親善,但劉敢的膽子太大,腦子也極為活泛,為此李思鈺對他也是極為擔憂,尤為擔心這傢伙觸犯了自己的底線將大好前途埋葬,對他也是時常敲打一番。不過他好像有些過於擔心了,劉敢膽子是不小,打仗常常以命換命,但這傢伙也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與劉敢一般膽大軍將不少,畢竟軍人都不算是好脾氣的傢伙,但李思鈺的軍規軍律頗為嚴苛,很少會有軍卒騷擾百姓之舉,反倒是軍卒每每會幫助百姓耕田修舍。

劉敢此次前來帥府就是為了些許不可告人之事,事情說完,人也被李思鈺踢了一腳趕滾蛋了,回到府中,本想著先好好洗個熱水澡,再美美睡上一覺,結果還沒剛剛招呼些僕婦為他準備熱水,就被告知他的澡堂子被一群娃娃佔了。

李思鈺遣三路大軍出征,欲要解決營州周邊隱患,但此次行動並無他的學生弟子跟隨,反而全留在了身邊,全被他踢去了軍部處理後勤之事,胡鬧也好,刻意培養也罷,這些娃娃們卻算是他真正弟子門人,在這個動盪時代,人人以私利為重的時代,他想要改變卻現很難,也只能透過自己培養些孩子,在潔白無瑕的紙張上自己畫些自己認為的壯麗畫面。

丟下娃娃們不聞不問,自己一個人坐在閣廊欄杆上呆,卻不知遠在千里外的長安更加緊張起來。

李曄本想用李存孝逼迫北衙,迫使北衙徹底臣服,進而奪了南衙數萬軍卒,但他萬萬沒想到,北衙竟然如此暴烈,最後還與李存孝打了個平手。

北衙的退避,李曜藉助李存孝之手,一日殺數十南衙大將,朝廷得了南衙軍卒,逼迫退守陝虢的北衙臣服入了關中長安,而此時的關中最大的藩侯卻是獨孤戰。

看起來長安只有李曜與獨孤戰,但是北衙是被李曜強壓著臣服的,再加上李曜得南衙時所做並不很光彩,南衙上下數千將勇是口服心不服。

看起來朝廷兵馬可與獨孤戰勢均力敵,實質上卻是獨孤戰最強,南衙次之,北衙最弱。

李曄一心想著朝廷得了兵馬,李曜是宗室子孫南衙自也最為相信,可關鍵是他李曜到了長安,同樣還是萬年老二,每次議事依然要看他人臉色。費盡心機趕走了營州軍,到了此時還是無法掌控完整朝廷軍隊,依然還是要看他人臉色,這又如何會讓李曄滿意?

不滿意,小動作就會源源不斷,但是獨孤戰不似李思鈺,不但控制著長安所有錢糧,更是與西門君遂私交甚密,一時間朝廷也是無可奈何。

李曄認為這種情況會持續到李存孝、李克用、朱溫三人大戰時,河南道、東都京畿道生的事情無法瞞得了他人,李曄是大唐成年皇帝,經歷了這麼多事情,很清楚此等三人必不會長久相持對抗,而他就等著三人開戰後的機會。

機會還沒等來,長安卻陷入了極其困難境地。說起來這種困境還是李思鈺造成的,若非無數關中百姓跟隨著他離開,錢糧也不至於如此短缺。

長安京畿缺衣少糧,但這只是長安京畿,邠州、鳳翔卻不怎麼缺少,而且隨著李思鈺的離開,邠州、鳳翔不但人丁錢糧未曾損失,反而算是大大賺取了些好處。

邠州、鳳翔距離長安並不是很遠,營州軍北返,有些邠州、鳳翔百姓跟著營州軍離開了,但留下來的同樣不在少數,這些邠州、鳳翔百姓本是一無所有逃到長安,而此時他們手裡也都有了錢糧。

離鄉人賤的道理誰都懂,這些外來百姓很是擔憂手裡錢糧被他人搶了去,營州軍在時他們不擔心,關鍵是營州軍已經返回了營州,手裡錢糧越多,家破人亡的可能愈大,所以這些百姓在小德子領軍離開長安後,無數百姓也跟著拖兒帶女返回故鄉。

這些人逃離了長安,自然也帶走了長安希望,沒了足夠錢糧,整日面對無數軍卒討吃討喝問題,一波又一波,無數軍卒向李曄討要足夠錢糧。

錢財是一回事,若朝廷平穩些還好,百姓再如何不滿,一無所有的百姓手中還只是些鋤頭耕具,根本無法與軍卒們手裡刀子相提並論,就算再如何不滿,他也相信數萬軍卒定然可以讓無數百姓閉嘴不言。

若沒有外來的威脅,在李曄看來,此時的朝廷雖無法趁李存孝、李茂貞、朱溫大戰之時火中取栗,但也足以穩住局面,可這人一旦走了背運,就算喝涼水也塞牙縫,而此時的邠州、鳳翔也的確兵分兩路,趁機欲要夾擊長安,一時間,關中兵亂再起。

困,累,這兩章也不滿意

喜歡北唐天下請大家收藏北唐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