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農科院和爺爺一起穿了 第17節(2 / 2)

不,不對,如果按照原著走向,劉家起碼在大良沒有被推倒前都是安穩的,駙馬成了內應,長公主的動向被劉家掌握,太子上位宗室會和外戚聯手……

嘶!時知吸了口涼氣,原著裡惠嘉長公主之所以四面楚歌最終被殺不會是榮安太后臨死前的手筆吧?

她活著和長公主相互制衡,她死了后皇帝就不再能對抗長公主,劉家為代表的外戚一黨群龍無首也對付不了長公主,長公主的勢力會迅速膨脹擴張。

可就因為她死了,原本支援長公主的宗室卻也會動搖,為了“正統”他們會想擁護太子上位,那麼長公主手裡的刀立刻就能砍向她自己!

這些東西表面上是留給劉家的,可實際上這是榮安太后給太子上位留下的後手,如果要對抗長公主那麼財力物力都要跟上,這個“寶藏”之所以沒用上是因為上輩子外戚和宗室得手很順利。

然而這次因為一些變動,長公主一派實際擴張沒有原著裡那麼順利,所以更謹慎了,外戚和宗室聯手沒能順利除掉長公主,所以被反殺了。

環環相扣,精心佈局,這詭詐暗湧的朝堂鬥爭,說到底還是這兩個女人的棋局,時知覺得以後她爺爺再誇她有什麼“政治頭腦”她一定會羞愧至死的,再給她幾十年她也玩不轉這樣的籌謀鬥爭。

時知平復了心緒,看了一圈兒後才出來了:“讓那十個人指出其他工匠,然後把民夫分開關著問清楚底細。”

說不了話,還是能聽懂的,點頭搖頭也是能問出很多有用的資訊的。

白雀他們問話時,時知又帶人去給兵士營帳用了次藥包,保證這些人到天黑大概也醒不過來了。

日頭升高,白雀已經把這些民夫的來歷問明白了:“問清楚了,這些民夫大多來自幷州北方的朔州和靖州,當初要給太后修皇陵好多州府都徵了勞役,但這一批人他們走到幷州時並沒去長安,而是被帶到了氓山,進山前被下了啞藥。”

這個情況和預想的差不多,時知吩咐道:“白雀你帶二十人把所有民夫和工匠栓到一起,弄醒了帶出這片山谷,順便抬一箱金子分給他們。”

白雀等人自然明白他們女郎對這些匠人和民夫動了惻隱之心,但他們也習慣了女郎的行事作風,聽命就是。

看到醒來的工匠和民夫被送出山谷後,時知又吩咐剩下的人:“幷州回鄉這一路不好走,再去十個人把這裡的糧食也給他們分一部分。”

“是。”

看著最後剩下的幾人時知繼續吩咐:“再去給兵士用一次藥,確保他們明天中午都醒不過來,我就待在原地不會有危險,這裡不用留人你們全都去,做完了咱們要快速撤離。”

幾人雖然有些不放心,但聽命服從刻進了他們骨子裡,還是領命去做了。

等到把人都支走後,時知快速進了山洞把幾十個箱子和幾十堆捆好的兵械鎧甲全都摸了一遍送進空間就快速出了山洞。

她現在已經能自由控制把外面的東西往空間裡送了,只要她人不進去,每天想送多少都可以。

只是到最後,時知想了想還是留下兩箱黃金,不是她爛好人,而是一旦那些士兵醒過來發現匠人和民夫逃了,一定會想辦法出去報信。

等他們出去後很快就會知道劉家倒了,朝廷正在清算同黨,這些有兵士大概是不敢回去的,一股有戰鬥力還有武器的軍隊沒了希望會變成什麼?

既然時知下不去手除去他們,畢竟這些人入伍前也只不過是平頭百姓,因為這世道才被弄到這山裡當了刀子,要是有機會他們大概也想回家的吧。

留下兩箱金子,這些人就還有盼頭指望,拿著錢大部分人恐怕只想逃回家鄉的,哪怕他們當中真有野心的也無力做些什麼了。

時知走向軍營,然後就坐在營帳外等下藥的手下幹完活兒出來。

等所有人都出了營帳,時知一臉輕鬆愉悅的道:“咱們出谷,天黑後會有人把東西運走,這裡就不用咱們管了。”

白雀帶人把民夫和工匠剛帶出山谷不久就看到手下又拉來了幾車糧食,聽到說是主子命令分給這些人,讓他們帶著逃命的路上吃,心裡越發覺得自己家小主子仁厚。

接著就有手下來傳令,主子讓把這些人往北帶出氓山放走,傍晚過後家主會派人把山裡東西運走,不能讓這些人看到運輸的車馬。

時知個頭小又不會說話變聲,所以她是不打算讓那些人見到她的,出了山谷她就帶人回了他們藏身的樹林坐回馬車等訊息。

等到半夜白雀才帶人回來覆命,“都送出去了?”

白雀搖頭:“民夫都送走了,但那些工匠都不敢離開,看屬下不傷人性命有幾個大膽的甚至求屬下收留他們。”

“這是怎麼話說的,他們為什麼不回家?”時知不是很明白。

白雀想到主子雖然聰明但年紀還小,對於賤籍瞭解怕是不多:“屬下在放這些人時告訴他們皇陵早修完了,劉家也獲罪被抄家了,想要活命就絕對不能告訴任何人這幾年沒去皇陵而是給劉家幹差事,劉家犯了謀逆大罪,這山谷裡乾的也是見不得光的事兒,不想跟著抄家滅族的都要把這裡忘了。”

那些工匠和民夫聽了後果然嚇得不輕,白雀無奈的道:“那些民夫還好,雖然說不了話但都是有家可回的,可這些工匠都是劉傢俬人養的賤籍匠人,他們的身契都在劉家,劉家被抄家流放他們回去就只有被沒入官府,因為是匠籍沒入官府不會被髮賣多半會被送到邊關修長城。”

聽到這裡大體都明白了,這是走投無路後看到白雀他們不像壞人,就想投靠了,不得不說這些人也不笨。

時知稍微考慮了下,想到貓耳山的工事就同意了:“你跟他們說,跟著咱們也可以,但除了死不了可沒什麼好處,以後都要住在山裡哪裡也去不了,若是後悔了敢逃跑那必然有比去修長城痛苦百倍的手段等著他們。”

這五十個人應該可以幫著白雀更快把基地建好,可後續處理也有很多麻煩,時知打算先處理眼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意外收了五十個建築工匠並沒有讓時知多高興,反而心裡越發沉重,她更清晰的感受了“人命賤如草”這句話的分量。

多帶了五十人回程計劃就要改變一下,白雀讓十名手下分批把工匠帶回貓耳山,他帶著剩下的人護送時知回清河。

臨走前時知吩咐下去:“留幾個人盯著這附近的情況,要是那些兵士敢作亂或者危害百姓,就直接報官說這裡有山匪,要是他們自己散去也別多管。”

這裡有東西的事肯定會走漏出去,但他們這次沒露出行跡,就連白雀他們審問時的口音都是蜀地的,別人聯想不到崔氏。

甚至那些捆人的麻繩都是時知讓白雀弄得最常見的貨,這是特意留給有心人的“痕跡”,保準讓追查的人“閒不住,找不出”。

時知回到清河時,崔教授去莊子上還沒回來,今年小麥和棉花的培育都到了關鍵時刻,他恨不得自己都住地裡了。

今年“神農六號”是用去年耕種後收穫的種子培育種植的,沒一粒麥種都是崔教授帶著挑選出的農人在地裡親自挑選出的麥穗產的。

今年才是真正考驗出,“神農六號”麥是否真正適合在這個世界安家落戶的關鍵。雖然去年一切順利而且收穫的麥子崔教授也觀察了,但今年是驗證它的第二關。

棉花其實在這個世界也有,但因為它漂亮的花朵和種子,如今正待在權貴們的後花園當景觀植物呢。

崔教授把這個時代的棉花和農科院的棉花分別規劃了塊地種植,這一塊他更要用心研究,本土棉花沒經過真正的馴化,農科院的棉花為了抵抗現代病蟲害專門培育的,但也不一定適合這個時代,這都得觀察。

時知回來不多久,崔教授就接到信兒了,他連忙趕了回來,最近在莊子上一直心神不寧,看到孫女全須全尾回來總算放心了。

時知把在氓山的發生的事情大體給爺爺講了下,然後又和爺爺去空間把那些金子和鎧甲兵械歸置了下,金子時知打算讓家裡的銀匠重新融了再用。

崔教授這個身子幹農活乾的最近力氣都變大了:“這些兵械之類的東西先別拿出來,等過幾年再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