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哪裡逃 第406節(2 / 2)

小說:妖女哪裡逃 作者:開荒

長樂長公主虞紅裳則語聲輕柔道:“本宮年輕識淺,今次監國,只是因父皇抱恙,無奈為之。然而朝中大政,關係天下億萬百姓福祉,本宮委實不敢擅作主張。

還請諸位臣工以國事為重,看在天子與百姓的面上,助本宮體國安民,安定廟堂。”

她把姿態放得很低,言語也非常得體,頓時就讓朝堂中眾多大臣臉上的不滿減退不少。

不過就在虞紅裳語落之刻,鎮朔大將軍梁亨就站了出來。

“公主殿下,臣鎮朔大將軍,武清侯梁亨彈劾冠軍侯李軒藐視上官,橫行跋扈,濫用職權,在京城中擅動刀兵,以至於城西數百戶民居倒塌損毀,罪大惡極!

另彈劾冠軍侯任職五軍都督府期間不但徇私枉法,且飽食終日,不務正業!”

李軒就側目往梁亨看了過去,眼中現著幽冷之色。

他心想果然來了,不過這位梁大將軍,難道就只有這點水準?

接下來,他就見一位青袍御史站了出來:“臣梁微,彈劾誠意伯李承基任職操江水師提督與漕運總督期間,任人唯親,擅權妄為,以權謀私,貪汙公款,收受賄賂,並有真人實事七件,罪證確鑿——”

李軒的眸中,這才有了點認真之意。

心想這些人針對他父親誠意伯,倒是有點直擊他根本的意味。

而此時整個朝堂,已經是一片死寂。所有朝臣的目光,都在李軒與梁亨二人之間來回掃望。

第536章 心狠手辣李謙之

卯時八刻,朝陽的光輝已經從太和門的門外照入進來。

可這議政殿中深重的寒氣,卻一點都沒有被化解掉的跡象。且隨著那位監察御史梁微的語音,眾人只覺周圍的寒意更加深重。

“——其罪三,有水師武將羅勇謀,無故被時任操江水師提督李承基罷黜,其官職洪湖水師守備,旋即被誠意伯親屬江嶽所奪。”

其罪四,有操江水師衙門吏員張九銘出首,狀告誠意伯,操江水師提督李承基,於正統二十七年,挪移軍資公款十二萬兩,錢財不知去向,疑為私人貪墨。”

其罪五,景泰十三年三月,李承基任職漕運總兵之後,故意扣押糧船十七艘,使湖州歸安,長興兩縣糧船失期,以至於兩縣縣官罷職,兩縣眾多糧長几乎家破人亡;

其罪六——”

那梁微幾乎是用咆哮般的語聲說出來,聲如洪鐘,中氣十足,震得殿堂之上的屋宇都簌簌作響。

等到此人將李承基的七樁罪一一道明,又朝著長樂長公主虞紅裳的方向一拜:“監國長公主殿下,李承基此人桀貪驁詐,威福自用,窮奢極侈,貪黷日甚,僭侈逾制,不殺不足以平民憤,還請殿下速遣人將此獠擒拿問罪,以正朝廷國法綱紀!”

此時在朝中武班的最後方,皇甫玄機的唇角微挑,現出了幾分得意。。

大將軍梁亨針對誠意伯李承基的彈劾,正是出自於他的建議。

自從前次朝爭失敗之後,他一直都沒有放棄收集李承基的罪證。

李軒本人不但一身浩氣精純,官場履歷也堪稱單薄。

需知不做不錯,李軒真正出仕才不到一年時間,作風又很謹慎,簡直讓人無處下嘴。

所以相較於李軒,他那個和光同塵的父親,無疑是一個更好的下手物件。

垂簾之後,虞紅裳蹙了蹙眉,她等到御史梁微的語聲告一段落,先是在眾多朝臣身上掃了一眼,然後目視李軒:“冠軍侯,誠意伯李承基不在朝中,你身為他的次子,可有什麼要代他辯解的?

還有關於鎮朔大將軍的彈劾,是否確有其事?”

此時眾人的視線,都往李軒身上注目。

李軒則手持象牙笏板,面色平淡的從群臣中走出,來到了殿堂中央:“監國長公主殿下,家父的事臣瞭解有限。監察御史梁微彈劾的七樁罪名,臣知道根底的,只有其中三件。

梁御史說誠意伯府逾制,然而我家如今的府邸,是由工部督建,太祖賜予,至今都未做任何改動。所有圖紙用料,南北二京的工部都有存檔,是可以一一查證的。

梁御史又說我父親任人唯親,接任洪湖水師守備的江嶽,的確是我家遠親,然而此人在六個月前長江大水一戰,已經為阻攔水妖為害地方,戰死於洪湖口。

反倒是他口中的前洪湖水師守備羅勇謀,在長江大水期間託病不出,致使他麾下一營水師無人統領,損失慘重。

還有扣押湖州糧船一事,臣也正好得知。這十七艘糧船都以鐵錠做為壓倉物,湖州兩縣諸糧長疑有向草原走私鐵器之嫌。此事繡衣衛正在查辦,非臣能知。”

所謂‘糧長’,是大晉在地方設立徵解田糧之人,大晉將納糧三萬石左右的地方設為一區,指派大戶世充糧長。

他們除了要從地方百姓那裡徵收糧食,還得負責將糧船解送京城。

李軒微一躬身:“殿下,家父的德行如何,人品怎樣,朝中是有公論的。陛下他也曾數次下旨,稱讚家父公忠體國,勤於國事,有古大臣之風。”

此時殿中的眾多文臣就紛紛頷首,其中一部分,甚至是面顯讚賞之意。

誠意伯李承基雖是武官,可在文臣當中的口碑確實很不錯。

就在李軒語落之刻,少保于傑面色沉冷的開口:“關於正統二十七年那十二萬兩軍資,臣略知一二。實為太上皇欲整修太液池,王振在朝中直接截留挪用。誠意伯為天子隱,一直秘而不宣。”

隨著他這句道出,殿中的大臣就現出了幾分異色。

尤其內閣次輔,少保高谷,他狠狠的瞪了于傑一眼。

人家誠意伯都知道為天子隱,偏偏這位是一點顧忌都沒有?

此時刑部尚書俞士悅,也陰沉著臉出列道:“殿下,梁御史彈劾第六條也不實。常州人黃士元狀告誠意伯府侵佔民田案,七年前是由臣親自處理,緣由是黃士元與其家中不合,兄弟爭產所致。

此事誠意伯並無過錯,一應證據與地契文書至今都記錄在檔。且此案之後,誠意伯府就將那五百畝田地,捐給了常州府學。”

李軒感激的朝于傑與俞士悅微一頷首,然後又面向長樂長公主虞紅裳道:“長公主殿下,由此可知梁御史彈劾我父親的這些罪名,多為羅織編造。

如果朝廷不信,也可遣清正大臣一一查證。家父為人坦蕩,為官清正,仰無愧於天,俯無愧於地,行無愧於人,止無愧於心,不懼人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