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O章 兵臨城下

小說:氣吞山河圖 作者:行者如是

那日冉魏皇帝冉閔得知逍遙王道明已經答應與冉魏軍隊組成聯軍共同征討襄國的羯趙餘孽,他興奮得幾乎手舞足蹈,身上的病痛好像一下子就消失不見了。經過近半個月的厲兵秣馬,冉魏軍隊組織起了三千人馬,這已經是鄴城剩下的全部青壯了。為了湊足了聲勢,逍遙王道明又從臥虎山調集過來一批精兵強將,使青年近衛軍的出征人數達到了一萬人。當然,逍遙王道明大可不必如此的興師動眾,只不過現在他圖謀甚遠,胸中已經有了溝壑,所以,他就利用一切機會來鍛鍊青年近衛軍,使他們儘快的成長起來,期望他們儘快的成為稱霸一方的鐵軍。

冉魏皇朝這次興師動眾的出征,他們的開國皇帝冉閔自然不會落下,他披掛整齊,耀武揚威,冉閔左手持雙刃矛,右手執鉤戟,胯下赤馬名叫朱龍,可以日行千里。大公主冉慧英姿颯爽,她手持青龍偃月刀,肩挎一支微型衝鋒槍,她之前的那匹棗紅馬在冉慧被俘後已不知去向,而她現在胯下騎乘的白馬也同樣格外的亮眼。太原王冉胤精神抖擻,手持一把寒光閃閃的大陌刀,肩上同樣挎著一支微型衝鋒槍,他這次騎乘的是一匹汗血寶馬,他那匹追風逐日千里烏騅馬在上次戰役的時候被胡人聯軍俘獲,冉胤現在只能隨便找一匹戰馬對付騎了。這不,為了冉魏皇帝的安全,他們兩個人緊緊護佑在他們父皇的兩側。

其實,在古代,戰將的戰馬也是很有說道的,也就是說,人不離馬,馬不離人。一旦在沙場上丟失或者戰馬戰死了,這也就預示著戰馬的主人也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了。就說眼前的冉魏皇帝冉閔吧,真實的歷史上,他胯下的坐騎赤馬朱龍在一次征戰中倒地身亡,

皇帝冉閔也就是在那次戰役中被俘身死的。而由於逍遙王道明在這個世界上橫空出世,不知不覺中,他已經改變了他身邊許多人的命運。比如,太原王冉胤和大公主冉慧,他們兩個的戰馬也都是在一場攻伐襄國的戰役中丟失的,他們姐弟倆被俘後眼看著就要被開刀問斬的時候,逍遙王道明與可兒突然出現在法場上救回了這對姐弟倆的性命。現在,他們胯下的戰馬換了,也許,他們姐弟倆的命運也從此拐了一個彎了。

按照常人來看,這支聯軍才一共一萬三千人,圍攻襄國根本就不可能成立,何況他們還誓師要一舉攻下襄城,全殲那裡的羯趙餘孽,這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只不過這種想法人們只是在自己的心裡偷偷的想一想,沒有人敢當眾說出來。因此,送行人群的情緒顯得有些沉悶,很多人的臉色都是陰晴不定。當然,這裡也有一個意外,那就是太子府前來送行的那些人看起來心情很不錯,也只有這些人臉上洋溢著笑容。在他們看來,冉魏軍

隊與臥虎山聯軍此次出征凶多吉少,而且不論他們勝敗,對太子府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因為,聯軍獲勝,便替太子冉智將來即位掃除了一個勁敵,假如聯軍兵敗,甚至全軍覆沒,太子冉智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即位登基,君臨天下了。此次聯軍出征,還有一事讓太子府的那些能人異士百思不得其解,他們堵在城門口,直到聯軍走遠了,他們也沒有看到一輛滿載糧草輜重的車輛。歷代兵法上不是百般的強調,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嗎,這次匆匆組建的聯軍是不是瘋了,怎麼一車糧草也沒有準備,難道,你們以為襄國羯趙餘孽的幾萬兵馬看見你們就會望風而逃嗎,真是天大的笑話!這也難怪,他們這些井底之蛙哪裡懂得井外天地的遼闊,打死他們都不會知道,這支聯軍有了逍遙王道明的隨行,別說僅僅是後勤補給了,那是要什麼就有什麼,而且還是隨要隨拿,保證一切物資的供應。若是換作以前,逍遙王道明很有可能適當的遮掩一下,最不濟,也會弄幾輛輜重車輛隨行。現在的逍遙王已經不再顧忌那麼多了,因為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那支武裝力量可以與青年近衛軍成為對手,而且,逍遙王就是利用青年近衛軍的神秘感來震懾一切敢於挑戰自己的敵對勢力。

兩日後,襄國的城池便遙遙在望,聯軍在城外三里紮下營寨,很快的,裊裊炊煙便在營地裡升起。聯軍紮下所謂的營寨,在當時的冉魏軍人看來實在是太不專業了,如果襄國的軍隊出城來看,肯定也會笑掉大牙的。因為,聯軍紮下的營寨不靠山,不臨水,而且還沒有設定任何拒馬,沒有埋設一根柵欄,就是明晃晃的紮在進城的大路上。這要是讓襄國的軍隊偵察到了,一定會兵襲營的,只要騎兵部隊起一次集團式的衝鋒,沒有任何阻礙的聯軍大營就會很容易被襄國的騎兵馬踏聯營的,他們驅散殲滅聯軍只是彈指一揮間的事情。然而,逍遙王的名號不是白給的,他這位戰神的一切指示安排都會被聯軍視為圭臬,逍遙王所出的指令都會被聯軍不折不扣的執行,即使他們心中早已是滿腹的疑問,因為,在這些人的心目中,逍遙王就是無所不能的勝利的代名詞。

這次兵征討襄國,冉魏皇帝冉閔確確實實,心甘情願的做起了甩手掌櫃,他把行軍與作戰的權利全部交給了逍遙王道明,他這次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負責觀看,觀看人家逍遙王道明是如何輕取襄國的。眼下聯軍正在埋鍋造飯,營地裡一片炊煙裊裊,而冉魏皇帝冉閔在一對兒女的陪伴下,優哉遊哉的騎馬來到了襄國的城池前。面對著這座並不是十分高大堅固的城池,冉魏皇帝冉閔心中真的是五味雜陳吶。這些年,他沒少帶兵討伐襄國的這座城池,不管他花費了多大的努力與代價,這座城池在他的軍隊面前一直都是巋然不動的。當然,也不能說冉魏皇帝冉閔一點功績也沒有,當時羯趙餘孽襄國的皇帝石祗面對冉魏軍隊猛烈的攻城非常的恐懼,他除去自封的皇帝之號,改稱為了趙王。

那次冉魏軍隊攻城不果撤軍後不久,石祗便派麾下大將劉顯帶領七萬士眾攻打鄴城,以報冉魏久困城池之仇。冉閔於是帶領全部兵馬開啟城門迎敵,士氣高昂的冉魏軍隊僅一戰就大敗劉顯,一直把這夥敗軍追擊到了陽平,僅此一戰就斬三萬餘級。面對冉魏軍隊如此的虎狼之師,劉顯頗為畏懼,秘密派出使者向冉魏皇帝冉閔請求投降,並且提出他回去殺了石祗來作為報效。冉魏皇帝冉閔答應了他的請求,沒想到劉顯回去後就實踐了自己的諾言,他果然殺了石祗及其太宰趙鹿等十餘人,隨即他把石祗的級傳送到了鄴城,同時送來人質請求冉魏皇帝冉閔保全自己的生命。這件事情過去之後,鄴城與襄國和平共處了一段時間,然而不久,趁著胡人聯軍圍攻冉魏鄴城的機會,劉顯與冉閔皇帝反目翻臉,他又率領士眾來攻打鄴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胡人聯軍很快就被逍遙王道明驅走,冉閔隨即親自率軍出城擊敗了劉顯他們的進攻,敗逃回去的劉顯返回襄國後便自立為帝。

為了殲滅劉顯,並且還要親眼目睹他們的敗亡,冉魏皇帝冉閔這才不顧自己身體還沒有完全的康復,硬是要隨軍前來,他就是要一雪前恥,要把自己與劉顯之間的新仇舊恨一起報完。

說來也巧,就在冉魏皇帝冉閔與一雙兒女正在觀望襄國城池的時候,城內接到報告的劉顯也恰好蹬上了城頭,兩個人四目相對,真是新仇舊恨一起湧上了心頭。冉魏皇帝冉閔舞動手中的雙刃矛和鉤戟向著城頭上的劉顯耀武揚威,並且不停的咒罵著劉顯,讓他別做縮頭烏龜,有膽量就下來象一個真正的漢子一樣,一對一的比拼一場。劉顯哪裡受得了冉閔的這番當眾怒罵,他披掛整齊後就要出城撕殺,這時他的部下和侍衛們死死抱住一腔怒火的劉顯,提醒他城下的冉閔僅僅三個人就敢來叫囂挑戰,這肯定是一個圈套,最好的辦法就是亂箭齊,先趕走他們再說。

早已怒不可遏的劉顯哪裡聽得進這些話,他命令部下派出一個騎兵小隊一百多人出城追剿冉魏皇帝冉閔。這些羯趙餘孽看到冉閔三人距離他們的營寨還很遙遠,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本部兵馬馳援,於是他們就壯起膽子殺出城來。他們認為冉魏皇帝冉閔大概是得了失心瘋了,竟敢貿然闖進他們的領地,他們一百多人圍剿他們三個人那還不是跟玩一樣。可惜的是,羯趙這夥餘孽好像高興得有點早了,他們也不用腦袋想一想,人家多少也是一國之主,中原地區唯一一個敢於出“殺胡令”的皇帝,他再怎麼頭腦熱也不會傻的送上門來自己找死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