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建第一座實驗中學

小說:騰飛吧店口 作者:蔣英俊

韓三江見群人激動,生怕韓書記他們生氣,不管他們了,個個都不憐惜手中的那點小錢了,他們怕的是韓書記今後甩手不幹,一旦甩手不幹,他們將面臨很多困境。

以前的關係網,沒韓書記的牽線,恐怕要斷了,想去廣交會的話也可能不受待見,因為他們看中的是韓書記,並不是他們店口這些企業。除了這些外,省裡和市裡,以及工商聯都不會理他們。

他們深深的知道,韓書記是不可多得的書記,他是一心一意為大家覺想的,自己卻兩袖清風,卻毫無怨言,這樣的幹部去哪裡,也是很難找到的,就算找到了,也不一定有韓書記一樣的本領!他整整用了十年的時間,讓店口脫胎換骨,從一個貧窮落戶的小鎮,變成了全地區數一的城鎮,成為了全省名列前茅的小鎮。

韓書記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揮之不去的好乾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領導,他就像一輪明月照亮大家心中,把心中的陰暗面驅除,面對無私奉獻的人,他們還能說什麼?還有什麼好說的。

韓書記跟大夥笑笑,說“我知道大家心裡的小九九,就是覺得你們出了錢,為什麼中小型企業不出一分錢?這是為什麼?這說明我們鎮領導做得不對,有失公允。實際這話我不說你們也明白,中型企業面臨著升級帶來的一系列煩惱,大家也知道,雖然我們店口銀行多,可是貸款的數額不多,這讓轉型升級的企業焦頭爛額,他們面臨的困難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因為你們就從那焦頭爛額中走過來的,是最清楚不過的了,只有自己深深體會過了,才明白箇中滋味!至於小企業就更不用說了,他有可能隨時倒閉的風險!我們店口的小企業到處都是,大街小巷處處都是,去年就倒閉了幾十上百家,但這一點點數,根本沒人知道!也沒人在意他們的死活!他們在夾縫中生存,是很痛苦很艱難的一件事!所以,我們領導也能體諒體諒他們小微企業的苦衷!希望大家明白,我們鎮領導的焦慮,理解萬歲,是吧?”

韓書記的這番話,讓大家都明白過來了,他們確實是從轉型升級中搞得焦頭爛額的,因為店口的中型企業有一千多家,要想家家貸款的話,那簡直是不可能的,每家貸款五百萬的話,一千多家,就要5o多億,對於那個年代,一個小鎮貸款5o億,那絕對是很難辦到的,全國的經濟在95年還是很窮的,只不過有的地方稍微改變了貧窮的面貌而已。就算上海也沒有想象的那麼達,經濟大幅度的增長,只是以片區帶動的,整個上海也沒有全部成為工業區。

大家坐在席位上默不作聲的,看著韓書記,點頭應著,他們不想打斷韓書記的話,鎮裡好久沒有開過會了,他們也好想多聽聽韓書記的聲音。

韓三江接著把話題一轉,說“在座的,大家都聽說了吧?海亮建起了海亮教育,他們開起了學校,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全日制教學,海亮建學校為了什麼?為什麼要建學校?還有馮海良親自去江蘇蘇州請了幾位優秀教師過來教課,花重金打造他的學校,這又是為什麼?還有這學校第一屆,就急於搞全國中學生競賽,這又是為什麼?”

這麼多的為什麼,就像愛迪生一樣,問得大家都回答不上來了。

穆春風就說“大家都不知道,是吧?那讓我來給你們一一解答吧!海亮建學校第一是為了培養自己的人才,而不惜花重金,為自己的將來鋪路搭橋,俗話說,培養人才,興國安邦。人才從哪裡來,當然從學校來,因此學校才是人才的基地,說土一點就是根,教育從娃娃抓起,海亮在教育上下狠功夫,也等於在今後的將來,海亮會獨步天下,他可以有自己的人才基地,就算沒有外部人才的加入,他們每年會有源源不斷的生力軍進入他們的企業,五年後就能出第一批大學人才,九年後就會出第一批研究生人才,十三年後,他們就可以組建屬於自己的博士站,他們是一屆一屆的把人才輸送到自己的企業裡去,這樣一來,海亮在各行各業都有人才了,他可以把自己今後的路鋪得很寬很寬,寬到走向世界的每個地方!”

江遠橋接茬道“馮海良心胸寬廣,他親自去請那些全國優秀的教師來海亮任教,這說明,他心中的宏圖和遠見卓識,是我們這些人無法企及的!有了自己的黃埔軍校,才能擁有自己的軍隊,才能有打天下的雄心壯志!這就是海亮!”

韓三江感嘆道“海亮,確實是把海都照亮了!他能照亮海洋!我們什麼都不做,這樣大家覺得好嗎?”

韓三江的話,頓時讓與會者有些不知所措,這,海亮照亮了海洋,那我們照亮什麼呀?大家竊竊私語起來。

“海亮辦學校,我們為什麼就不能辦學校,他辦他的私立學校,我們辦我們的店口學校,只要把教育抓好了,我們店口還是會照亮的!”

“海亮花巨資打造了海亮教育,我們有什麼?也跟他一樣去全國各地請優秀教師來,教我們的學生?可是我們哪來那麼豐厚的資金!”

“從娃娃抓起是好事,可是,我們店口這麼多學校,想每所學校跟海亮一樣,請優秀教師來,那我們也花不起這筆巨資呀?這有些力不從心呀!”

······

韓三江見大家都不淡定了,他們也知道從娃娃抓起是好事,只要知道這一點就可以了,於是就做個噤聲的動作,叫大家安靜。

會場上的人看到韓書記噤聲的動作,便停止了議論。

韓三江笑著說“剛才大家的意思我聽明白了,我們店口花不起這麼一筆巨資打造跟海亮一樣的教育環境,那我們可以濃縮呀?我們店口把一些成績好的學生濃縮到一個學校裡去,這樣一來,人才就凸顯出來了嗎?”

江遠橋解釋道“韓書記的意思是,叫大家出一點點錢,在店口建一座最好的學校,店口實驗中學,有了這座學校,我們店口的生力軍就會跟海亮一樣,源源不斷的湧現出來!雖然比不上海亮,但我們可以自給自足,不用擔心今後沒有人才,再說人才市場上,也只是大學畢業,成績平平的,根本談不上人才兩字,在人才培養方面,我們店口已經出了巨資,以35oo萬元為代價,咱們總不能一直這樣,這不太現實呀?四年下來,我們店口連一點基礎建設也沒完成,所以,我們只能依靠自己,從娃娃抓起,牢牢把握人才,只有這樣才是我們店口唯一的出路!”

“出一點點錢,是多少?”蔣小童最憋不住,第一個站起來問。

“不多,每個大型企業,出十萬,先用這35oo萬建一所最好的實驗中學再說!有了這所學校,我們店口就有了希望!大家覺得呢?”穆春風笑盈盈的回。

“好,十萬,是吧,我明天就把他送到鎮政府來!”金柯安站起來表態。

“好,我今天下午,就把錢送來!”穆德民站起來回。

“只要有希望,我現在就把十萬塊交給韓書記!”李路強說著就走到臺前,將揹包裡的錢拿出十紮,全是墨綠色的四個人頭的鈔票,放到桌上。

穆春風點錢,江遠橋記賬,接著其他人身上帶著錢的,也都主動上來交錢。

會場開始忙碌起來,有人乾脆去不遠的銀行取錢過來,也把錢交了,到會議結束,已經湊足了2ooo萬。

本來韓三江覺得35oo萬就夠了,結果三天後湊足了5ooo萬,一些中型企業三萬五萬的也紛紛解囊出資,有了這筆鉅款,店口的實驗中學,馬上動工建造,不出一年一座大的實驗中學建成,佔地面積上萬平米,設施齊全,成為當時一流的德智體學校!

喜歡騰飛吧店口請大家收藏騰飛吧店口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