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秦燕疏離(2 / 2)

小說:大秦將魂歌 作者:望望雪炳

李牧曾在代地大破匈奴,長期在北方作戰。廉頗與樂乘火併,逃離趙國之後,趙王手下再沒有大將,才調李牧入邯鄲主持大局。

秦軍並沒有跟李牧交過手,其實並不清楚李牧的底細,可李牧就跟趙奢一樣,第一仗就打敗了秦軍。

“不過,李牧終究會失敗的。”蒙恬看著手裡的地圖,上黨高地,王翦牢牢的握在手裡。

秦趙之間的滅國大戰,拼的是國力,拼的是消耗。王翦可以失敗一次,甚至兩次,三次,但李牧只要失敗一次,趙國就完了。

李牧雖然勝了,但軍隊的消耗,卻不能迅補齊。

“就是不知道大王有沒有耐心?”荊蘇負責情報,掌握的資訊更多,非常贊同蒙恬的判斷。

“萬一大王撤換王老將軍的話,蒙老將軍會不會成為主帥?”

“咱們這位大王,心裡是個明白人。”蒙恬微笑著,搖了搖頭,“你放心吧,王翦的帥位,穩著呢!”

動統一戰爭時候的嬴政,對自己手下的將軍,做到了充分放權,極力保障軍隊的後勤。每場大戰,前線秦軍將領,手裡的兵員不缺,糧食不缺,武器不缺,只管好好排兵佈陣就行。

嬴政與魏繚的組合,頗有些類似羅斯福搭檔馬歇爾,充分的開了國家的戰爭潛力。

果然,嬴政沒有撤換王翦,甚至連楊端和也沒有撤換,只是繼續增兵,調運糧食給王翦。

四十萬大軍,長期征戰在外。王翦死死守住上黨,不疾不徐,嬴政也不派使者去催促王翦,讓他早日跟李牧決戰,絲毫不擔心國內的秋收。

鄭國渠修成後,灌溉關中良田四萬畝。關中真正成為千里沃野,再也不用從成都平原調糧。

“王翦此戰的戰略目標,最佳的結果,在於滅掉趙國。如果實在不能滅掉趙國,那就消耗掉趙國的有生力量。”

魏繚制定的戰略計劃,嬴政忠實的執行著。有彈劾王翦手握大軍,居心叵測的,嬴政一概不予理會。

蒙恬本打算安心坐鎮上郡,靜靜的觀看王翦與李牧的雙驕之戰,可卻等來了嬴政的使者。

“蔡博?”

當看到使者的時候,蒙恬才現,原來是蔡澤的兒子蔡博。

“我入宮成了郎衛,大王見我做事盡心,提拔我做了中郎。”

蔡博的語氣平淡,似乎敘述著一件很平常的事,但眼神卻流露著滿滿的光彩。

秦國的中郎,相當於後世國家領導人的貼身警衛,戍衛中南海。與警衛宮中的郎中和戒備宮外的外郎不同,中郎待詔禁中,時時可以見到國君。距國君的距離越近,得到國君賞識的機會就越多。

戰國時期,國君身邊的郎官,時常外放,成為地方上的郡守、縣令。等有了政績,調回中央,就成了朝堂上的京官。後世的秘書,到地方上鍛鍊,差不多出於同樣的道理。

只不過,秦律森嚴,郎官們做不出成績來,也很難長期呆在嬴政的視線裡。

外放之前,郎官經常充作嬴政的特使,到地方上傳達命令,暗中視察,順帶考驗郎官的能力。

“大王怎麼會讓你來上郡?”

寒暄過後,蒙恬邀蔡博入座,進入了正題。

匈奴人退走後,上郡的防線一向安穩,長城沿線無戰事。平平淡淡,嬴政應該不會關注這裡才對。

“大王在為全力東進做準備,國內已經開始了人口統計。隴西、北地、上郡的防線,大王心裡沒底,才讓我等前來實地探查一番。”

進入蒙恬的軍營之前,蔡博暗中探訪了長城防線,可以說是固若金湯。他與蒙恬相識,但工作卻不敢馬虎。

“上郡的防務沒有什麼問題了,不過,楊將軍與趙軍一戰,騎兵幾乎全軍覆沒,現在十分被動。大王讓我問問你,如果調你去趙國作戰,能不能保證長城的安全······”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