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2 / 2)

小說:伐清1719 作者:晴空一度

是夜,夫妻二人也算是久別勝新婚,好一通胡鬧了一番,卻是讓崔姒臉色越發紅潤了。

次日,寧渝卻是早早便趕到了政事堂,只見大院中已經來了許多人,這些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算得上是復漢軍的核心支持者,因此像這般畢竟大的調整,都還是要徵詢一下這些人的想法。

倒不是說沒有這些人同意,這事就辦不成,其實主要還是想跟大家傳達一個資訊,那就是復漢軍要拉攏團結士紳階層,絕不是那等過河拆橋的主,以此安定人心罷了。

見到寧渝到來,許多人直接跪在了地上行禮,畢竟在大清的統治下這麼多年,這別的沒學會,跪禮可是學了個十成十,一個個的口中頌著諛辭,希望能夠被這位世子爺施加青眼。

過了沒一會的功夫,寧忠源和程家老太爺便一同來了,而鄭先也急匆匆跟在後面,再往後便是一大串的家族中堅力量,還有崔萬採、高漢明、成孝章等臣子,一同走了進來。

眾人又是一番行禮,之後便十分默契地坐了下來。寧忠源自然不用說,坐在了正中央的主位上,而寧渝則坐在了旁邊的一張稍微矮小的椅子上,接著便是程家老太爺、鄭先、寧忠景、崔萬採等人依次排列下去,將這件還算寬大的屋子,塞得滿滿當當。

這場會議從一開始就定下了基調,那就是關係到未來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稅收標準。寧忠源這一次也算是為了開一個好頭,不惜開始大力折騰起還稍顯稚嫩的復漢軍官僚體系。

“正所謂州牧縣令,乃親民之官,吏治之始基也。至於錢糧,關係尤重,絲毫顆粒皆百姓之脂膏。增一分則民受一分之累,減一分則民沾一分之澤。偽清之弊政歷歷在目,爾等不應不察。”

寧忠源臉色有些漲紅,措辭變得越發嚴厲,這一方面雖然是他演技逐漸上升的結果,可另一方面也是他內心的一些真實寫照。因此在目前這個年代,復漢軍跟大清也好,跟朱一貴也好,在本質上沒有任何的區別,都是極端反動落後的存在。當然,白蓮教那幫子人還要更低一籌。

其中具體的表現就體現在,針對民間的稅收上,並沒有完全廢除清廷時存在的那些弊政,像火耗便是一項極為常見的手段,百姓為之深惡痛絕。

所謂的火耗,便是指地方各州縣在收完賦稅後,要把老百姓上交的碎銀子熔鍊後再鑄成銀錠,由於老百姓的碎銀子純度質量不一,在這個熔鍊鑄錠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一些損耗,因此地方州縣在收稅的時候,就會飢餓“火耗”為由,來多收一些賦稅。

這種火耗錢在康熙年間的時候,就已經非常多見了,可是由於清廷官制承襲前明,因此普通一個小小的七品知縣,一年俸祿也不過45兩,實在無力養活那麼一大家子人還有師爺,因此火耗也就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則。

對於寧忠源來說,自然是不想繼續讓這種漏洞繼續留存,他臉色極為嚴肅地望著眾人,高聲道:“本王也知道你們的難處,這原先的有人請暫加火耗抵補虧空帑項,倒也不一定是完全為自家著想,可是咱們如今不一樣了,不是那等鄉野之人。既然都登堂入室了,那就得給百姓們好好看看,咱們要比偽清強,還得是強上許多,這人心才能歸附啊!”

程老爺子這個時候雖然裝睡,可是寧忠源的話,他卻是一字不差地聽了進去,便微微咳嗽了一聲,見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時,才笑道:“這人年紀大了,便有些坐不住,坐下了就想睡覺,哈哈!”

眾人一聽也跟著笑了起來,卻是讓場內的氣氛沒有那麼凝重了,這一幕卻是讓寧渝也不得不暗自感嘆一聲,這姜還真是老的辣,對人心的把控幾乎是爐火純青。因為有了他這番打岔,雙方談起來也有迴轉的餘地,不至於下不了臺。

“啟稟王爺,老朽原本不該在大政上插嘴,只是眼下卻是不得不多說幾句。”程老爺子有些顫顫巍巍地站起來。

“如今我復漢大業能有今天這般進展,與各位都是脫離不開關係的,試問在座的各位,哪家沒有幾個子侄在前線搏命?哪家沒有奉獻錢財支援大軍?眼下這個關鍵時候,咱們還得以人心為重啊!”

眾人一聽這話,雖然感覺有些不太對勁,可是也都點了點頭,說起來奉獻,這在坐的諸位,可沒有誰比誰差的,大家不都是毀家紆難,共抗大清嘛。

寧渝此時卻站了出來,朝著程老爺子行了大禮,“外公所言,雖然有些道理,可是渝兒卻也斗膽,在這大政之事上發表一些自己的想法。”

程老爺子哈哈大笑,對於這個外孫他是極為喜愛的,便撫須微笑道:“渝兒有什麼話,儘管說了便是。”

寧渝還未開口,卻是深深嘆了一口氣,“在座的諸位,嚴格來說都是我的叔伯長輩,渝兒在此開口倒有些無禮了,只是渝兒有些話卻是不吐不快。”

“康熙五十九年八月十五,我復漢大軍正式起兵抗清,與今日已經有一年半,已經拿下了湖廣和江西三省,安徽亦有半壁在手,可是這除了我大軍將士用命之外,也少不了那些百姓們的支援。”

想到了戰場上的一幕幕,寧渝總感覺眼圈有些微微發紅,“他們不懂民族大義,不懂為何要恢復我漢室江山,可是他們心裡明白,眼下的這個大清,雖有所謂的‘永不加賦’,可是實質上種種弊政早已深埋,許多人都是徹底活不下去了,這才投奔我復漢大軍!”

“若是我軍依舊照搬清廷弊政,與偽清又有何異?將來我軍若想一統江山,又該何其之難?如今,廢除弊政已經到了不得不廢的時候,若是清廷趕在咱們前面廢除了,那這天下,咱們還有什麼希望?”

寧渝言辭之間盡是痛心疾首,他跪在了地上,“啟稟父王,如今州縣火耗任意增加,視為成例,民何以堪乎?嗣後斷宜禁止,或被上司察劾,或被科道糾參,必從重治罪,決不寬貸。”

“至於各州縣官員用度,兒臣以為該加俸餉,以礪人心之不足,補實缺之虧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