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2 / 2)

小說:伐清1719 作者:晴空一度

“在制度前期,有大量的土地可以實行授田,可是隻要幾代人之後,人口大量繁殖,田地也就不夠用了,在沒有了田地的情況下,再讓府兵或者是衛所兵承擔兵役責任,本身就不夠合理,因此在朕的打算裡,兵農屯田制度將不會作為長期政策而存在。”

“陛下的意思是指,咱們的兵農屯田地制在一定年限後就直接取消?”崔萬採似乎抓住了一些東西,眼神裡帶著幾分興奮。

“沒錯!”

寧渝笑道:“兵農屯田制度的核心,不在於需要一隻多麼精銳的軍隊,而是要作為目前復漢軍的補充——這一點始終都是關鍵,因此我們的正規軍隊,都只會採取募兵制度,以高薪養兵,而兵農屯田則在於控制地方。”

“眼下遼東土地肥沃,可授之田眾多,亦可讓關內百姓赴遼開荒,在前面三年時間裡可以不收取任何的賦稅,在三年之後進行徵稅,且各地官府組織貧民赴遼,可以發給路費或者組織集中前往,想必至少能夠吸引關內上百萬計百姓前往遼東。此為一也。”

“在吸引了百姓赴遼之後,所有百姓皆可暫時進行編伍,並且發放槍械武器,安排復漢軍軍官進入組織培訓,以五百戶為一營,每戶可出壯丁一人,組成武裝民兵營,納入到遼東總督府下屬,受遼東總督及樞密院雙重轄制。此為二也。”

“百姓於遼東分配土地以及開墾土地前期歸於軍田範圍,按照軍田標準對其徵稅,且禁止私下買賣,可防止一些百姓將天地拋售逃回關內,此其三也。”

“衛所制度實行到後期即告崩解,而兵農屯田地制亦無法避免此威脅,因此凡滿二十年之期,該武裝民兵營即宣告退役,百姓開荒所獲田地將會直接歸屬為民田,到時候所聚集之地均納入地方官府管轄,此其四也。”

眾人聽到了這裡,不由得大為感嘆,要知道屯田制可不比其他,在華夏本身就擁有極為漫長的歷史,可以說誰都能說個一二三四來,可是在原來屯田制的基礎上進行改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十年的服役期,也算足夠了……”

崔萬採點了點頭,他想到的東西還不止這麼點,就像皇帝說的那般,這些策略在將來的蒙古、青藏乃至於其他地方,都可以考慮嘗試,一旦在這些地方鋪開來,完全可以保障大楚在這些偏遠地帶的掌控力度。

寧渝見到其他人都沒有了異議,當下微笑道:“內閣需要抓緊時間,安排各地無地百姓報名,等到遼東之地初步平定之後,就可以進行赴遼開荒,朝廷在錢財方面可以拿出一個扶持的方案來。”

“是,陛下。”崔萬採心悅誠服,他已經想好了一整套的實施方案。

“至於在戰事方面,樞密院也要抓緊時間,朕以為遼東之戰,並不會那麼簡單結束,到時候或許還要摻和進俄人的勢力……”

寧渝不由得感嘆了一聲,論起作死能力,新上位的乾隆皇帝恐怕不會比其他人差……

……

二月初,當復漢軍還在組織徵遼之戰時,盛京方面卻迎來了喜相逢的一面,原來是莊親王和徐元夢的大軍終於抵達盛京,與新上任的乾隆皇帝,上演了一處君臣相會的感人畫面。

“皇上啊!奴才終於能夠活著回來見您了!奴才實在是該死啊!”

徐元夢一大把的年紀,卻是拉著年幼的乾隆皇帝的手,哭得是鼻涕眼淚齊飛,還一個勁地將這些腌臢物往小皇帝身上抹,卻是噁心得乾隆直往後退。

“諸位臣工著實不易,如今能夠抵達盛京,朕心裡也放心多了。”

乾隆年紀比較尚小,他帶著為難的神色看了一眼徐元夢,又看了一眼在旁邊的十六叔允祿,卻是讓對方一下子心領神會,連忙將徐元夢扶起來。

見到徐元夢止住了哭聲,乾隆皇帝不留痕跡地縮回了手,望著遠方一隊隊的大清天兵,只見那些士兵們身著統一的軍裝,肩上扛著火槍,腰間要掛著刺刀,看上去精神奕奕,卻是比過去的八旗兵派頭強多了,而且隊伍行進中,還有一門門火炮。

這一下卻是讓乾隆皇帝有些奇怪,看這樣子大清的兵也不弱啊,怎麼打仗老是輸呢?像這麼強的大清天兵都輸了,那復漢軍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將士們都辛苦了,如今到了盛京,也就是回了家!”

雖然有些不解,可是乾隆皇帝依然努力擺出一副成熟的模樣,他揮揮手道:“馬齊,如今咱們大清的兵都回來了,可一定要安置好咯,將來若是楚逆敢打過來,就給他們一些顏色瞧瞧!”

“奴才遵旨!”

馬齊的臉上雖然也十分興奮,可是他內心卻並沒有表面那麼開心,因為徐元夢這個老傢伙的到來,使得他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

要知道,當初雍正皇帝頒佈遺詔當中,是將徐元夢作為顧命大臣之首來安排的,然而就在徐元夢帶著大軍在外的時候,他馬齊搶先一步擁著乾隆登基,還弄了個顧命總理大臣的頭銜,這不是擺明了在掀徐元夢的臺嗎?

當然,現在的徐元夢沒有什麼表示,可是不代表他心裡不記恨馬齊這個老頭子,儘管雙方臉上都帶著笑,可是內心早就想著怎麼弄死對方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