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三宣六慰(2 / 2)

小說:伐清1719 作者:晴空一度

作為徵緬大都督的程銘,他為了更好的統轄前線戰事,便直接將指揮部放在了宛頂,而寧鐵山就來到了鐵壁關,下轄兩個師,其目標就是在三天內攻佔緬甸新街,儘量消滅位於新街的三萬土司兵。

原本六月的天氣就酷熱無比,而緬甸相對更加潮溼悶熱,蚊蟲滋生良多,因此寧鐵山等一眾高層將佐抵達鐵壁關的時候,他們的身上都已經塗抹了防蚊的藥草,軍衣上面也塗抹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花紋。

“啟稟參謀長,咱們這一次進軍已經找到了熟悉本地地理環境的嚮導一百人,將會分散到各營當中去,至少保證每個單獨的營有兩名以上的嚮導,他們也基本能通漢話,然後我軍當初每個連的醫務兵在培訓的時候,也學過一些當地的緬甸話。”

參謀楊應元在一旁低聲稟告,他原本就是雲南本地的土司出身,因此對當地也有頗高的人望,像找一些嚮導這種事情,對於他來說再簡單不過了。

實際上,在復漢軍平定雲南土司勢力之後,並沒有選擇一味的強硬政策,在堅持推行改土歸流以來,也將其中一些願意合作的土司家族,引入到雲南地方政府以及復漢軍正規軍當中,以此加快融合,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其中像楊應元這種土司參謀並不算少見。

寧鐵山微微一笑,拍了拍楊應元的肩膀,輕聲道:“楊參謀辦事,我肯定是放心的,後面的很多事情也需要楊參謀多多操勞,如今到了鐵壁關,就請楊參謀給我們這些人簡單介紹一下吧。”

眾人聞言頓時哈哈大笑,他們當中或許有了解鐵壁關的人,可是更多的人確實不清楚這道關隘的重要性,對於戰事自然會有些不利。

楊應元輕聲道:“鐵壁關是騰越八關之一,也是控扼緬甸東犯的關鍵要道。前明時,緬甸曾經多次派兵進犯德宏,萬曆二十一年更是率領號稱三十萬大軍,戰象百頭,攻滅了蠻莫土司,後來為雲南巡撫陳用賓抵禦,而後陳老大人為了防止緬甸再犯,便在盈江、隴川、瑞麗三地設定八處關卡,即神戶關、萬仞關、巨石關、銅壁關上四關,鐵壁關、虎踞關、漢馬關、天馬關下四關。”

“斷屬夷挑釁之路,絕緬人私兵之端,樹天地自然之險,省芻粟轉運之勞,斯亦封疆之永利也。”

寧鐵山很顯然對騰越八關也有頗多瞭解,感嘆道:“只可惜此等做法,卻未免多少有些侷限自身,若是長期以往,還有多少人記得‘三宣六慰’?”

三宣六慰,原本才是明朝對西南地區和中南半島實行的管轄機構,也是土司制度的外延,像雲南各地都廣設土司,而大古刺等處的土酋“乞設官統理”,因此明廷“以大古刺、底馬撒二處地廣,各設宣慰司”,設定了大古剌宣慰司,同年底設定了底兀剌宣慰司、底馬撒宣慰司,算是早期的宣慰司實踐。

等到了正統十一年的時候,明廷針對西南邊疆重新進行了調整,算是正式設定了“三宣六慰”,其中三宣指南甸宣撫司、幹崖宣撫司、隴川宣撫司,而六慰指車裡宣慰司、緬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養宣慰司、寮國宣慰司,基本囊括了大半個中南半島。

然而好景不長,等到明朝國力衰落之後,對三宣六慰的控制力度自然大大降低,而原本中南半島就十分混亂,其中撣族統治的阿瓦王國同孟族統治的白古王國,在三宣六慰制度之前,就已經接連打了四十年。

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難民紛紛移居他國,其中像以緬族為主的東籲獲得了最大的好處,由於遠離戰區,未遭戰爭破壞,成為緬族逃避戰爭和災荒的避難所,因而人口不斷增多,國力也不斷增強。

後來東籲崛起之後,透過一連串的操作,將當時的白古王國攻滅,基本統一了緬甸的中部和南部,而明朝後期對於緬甸的興起,很難採取一些有效措施,以至於當時的東籲國王莽瑞體都率領緬甸軍打到了雲南的騰衝、施甸、風慶地區,對永昌府都造成了很大的威脅,逼得明廷不得不從內地調重兵,設定姚關、騰永兩個大營。

而後莽應龍繼位,透過種種手段,消滅了阿瓦王朝,征服各撣邦,完成了緬甸的第二次統一。

從嘉靖三十五年到萬曆末年,中間大約半個世紀的時間,經過明王朝和東籲王朝的反覆較量,明王朝喪失了原轄的木邦、孟養、孟密、寮國、八百宣慰司,原來的三宣六慰,只剩下車裡一個宣慰司和南甸、幹崖、隴川三個宣撫司。

可以說,東籲王朝就是踩著明廷三宣六慰的屍體上崛起的,而當時的明廷國力已經日益衰弱,對這個過程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眾人對‘三宣六慰’的歷史並沒有太陌生,因此聽到寧鐵山提出的時候,一個個都顯得憤恨不已。

李石虎冷笑道:“寇可往,我亦可往。當年東籲王能將大明的‘三宣六慰’佔下來,咱們今天自然也能收回來。”

楊應元亦是感慨一番,道:“當年的東籲處於鼎盛時期,而大明處於衰落時期,自然難以保住,可是大楚如今乃新朝立鼎,如日東昇,而那東籲卻是老邁腐朽,不堪一擊了。”

寧鐵山微笑道:“楊參謀看來對於東籲也頗為了解,還請一併介紹吧。”

“不敢不敢……”楊應元謙虛了幾句,隨後才道:“眼下的東籲已經有幾分王朝末期的感覺,其國內的撣族和孟族對緬族都深為不滿,再加上越來越多的阿赫木旦都淪為私人奴隸,因此整個東籲的處境都十分危急,咱們眼下出兵的勝算是非常大的。”

所謂的阿赫木旦,其實就是指東籲王直屬的私人農奴組織,像國王直接掌握著大量土地,把土地分配給各種阿赫木旦組織,而作為封建農奴的阿赫木旦,本身就是兵農合一的制度,因此也是國王的財力、人力和兵力的主要來源。因此一旦阿赫木旦淪為私人奴隸,就類似與衛所制度的瓦解,直接代表了東籲王本人力量的衰弱。

寧鐵山點了點頭,“這一次出兵,既是對緬甸土邦侵略邊境的懲罰,亦是一報當年三宣六慰之仇,咱們需得一戰攻滅其國,重新收復故地……”

在寧鐵山話音未落的時候,復漢軍方向的炮群發起了怒吼,而一隊隊的復漢軍士手中舉著火槍,身上揹著行囊,腰上挎著刺刀,朝著新街方向發起進攻,而這也代表了寧楚徵緬之戰正式打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