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民生之多艱(2 / 2)

小說:伐清1719 作者:晴空一度

可是薛三的家屬卻不依不饒,認定知縣王秀與工廠主之間存在賄賂,便向蘇州府大理寺衙門發起了訴訟,要求徹查此案,於是這件事便一下子直接鬧大了,甚至還登上了《清流報》,迅速引爆了大楚輿論。

然而嚴格來說,這個案子本身並不複雜,經過了蘇州大理寺的徹查之後,並沒有認定王秀採取措施失當,可是一些人卻開始以為工廠侵佔耕田,還製造黑煙毀壞田地為由,認定工廠在這件事中需要承擔主要責任,並且認為如果不是他們激怒了薛三,薛三也不可能枉法,更不可能被警備隊給擊斃。

在輿論的助推之下,這件事也就鬧到了朝堂上來,而對於這件事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導致許多大臣開始以此事來攻擊工商業,認為商人貪婪無度,視法律為無物,要求出臺法律限制工商之暴行,以還百姓青山綠水,郎朗乾坤。

寧渝自然對這件事保持了高度的關注,可是他也知道這件事情有多難辦,如果按照法律秉公處置的話,薛三自然是死了白死,可是這樣無疑會傷到天下農人之心,甚至還會激化目前的社會矛盾,可是如果要修改法律,本身也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

原因也很簡單,在工業革命興起的時候,所謂的保護環境本質上就是一句廢話,因為無論是紡織業也好,還是印染業也罷,以及其他目前的工廠,本身就沒有環保這個概念,大量的廢氣廢水產生,也根本沒有一個很好的處理辦法。

就在原本歷史上,英國人率先展開第一次工業革命,它雖然使得英國首先成為世界上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國家,可是所造成的汙染,也使得英國人留下了十分慘痛的回憶,就連英國作家狄更斯都在小說《雙城記》裡這麼形容工業革命:

“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時節,也是黑暗的時節。那是希望的春季,也是悲傷的冬日。那是公元1775年。”

當時隨著工業革命如火如荼的展開,大量的新興工廠,比如造紙、漂白、印刷、製革、制鹼、制皂、洗煤、玻璃製造業相繼開辦,它們為了便捷利用水利、蒸汽機和廉價運輸方式,因此都是採取依河而建的方式,導致大量含有鉛、鹼、硫等汙染物的廢水,在未經過任何處理的情況下,直接排入到了泰晤士河。

而持續整個工業革命時期的排放,也使得原本清澈無比的泰晤士河,成為了一條徹頭徹尾的臭水溝,“整條河變成了一種晦暗不明的淡褐色液體……氣味很臭,就像街道上散發的臭氣一樣,印象深刻至極……這時,整條河實際上就是一條臭水溝……每天,大量令人作嘔的混合物隨水而入,而這水就是歐洲最文明之都的居民的日常飲料。”

除此之外,工業革命時期應用最廣泛的煤炭資源,在促進蒸汽機快速推廣的時候,也產生了十分恐怖的大氣汙染,所謂的“霧都”便是對當時倫敦的最好形容詞,像當時的倫敦上空,永遠都密佈著一片不自然的紅色與黑色——裡面都是大量的煙塵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這種有毒氣體不僅影響到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還足夠致命。

工業革命所造成的大量汙染使得英國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像水汙染就使得英國造成了四次嚴重的霍亂,造成了十餘萬人的死亡,而空氣汙染也使得多種傳染病流行,像倫敦就爆發了多次毒霧事件,導致大量倫敦百姓死亡,像肺結核、肺炎、支氣管炎都成為了百姓們的常見疾病。

寧渝沉默地望著面前的摺子,終於還是緩緩開啟了它,裡面的內容並不足為奇,薛海雲在這件事情上還不會去逢迎上意。

“薛三暴行打砸工廠,所犯罪行一一在案,實屬罪有應得。”

“崑山縣令王秀雖舉止略有失當,然所行皆為法律範疇之內,並無大錯,當於組織部檔案記以警告處分,三年內不得有升遷之舉。”

“然,人心所向之故,沈家織布廠於此案多有不謹,以蒸汽機之汙染荼毒百姓良田,雖已懲處相應罰金,卻難以服眾,當負責薛三收斂下葬之一應費用,並十倍罰之撫卹之金,交付薛家上下,以平民怨。”

原本這三條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可是很快薛海雲在奏摺的最後一行,卻委婉勸諫寧渝,他認為蒸汽機雖然能夠提高生產力,可是弊端多多,江南江北多有織戶怨聲載道,於民生之計多有妨礙,不如選擇罷之。

“哼——”

寧渝心中自然無比惱怒,他將奏摺擲回到薛海雲身前,冷冷道:“盡罷天下蒸汽機,薛卿還真是給朕出了個好主意!”

薛海雲臉上沒有絲毫的動容,他緩緩撿起地上的奏摺,然後直接跪在了下方,高聲道:“臣不願有違法規,故不會判處王秀有罪,亦不會寬赦薛三無罪。然禍亂之根源並非此二人之故,臣只想替陛下剷除禍亂,以免再度荼毒民生,所犯一應罪行,臣願一力承擔。”

寧渝冷哼了一聲,“朕把你放在左都御史這個位置上,可不是讓你去做天下大聖人的,你以為這樣做天下就無事了?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崔萬採緩緩開口道:“啟稟陛下,都察院之事臣原本不應多嘴,只是此事需早做決斷,若是繼續久拖下去,只怕有損陛下聖名。”

“哼,剛剛還說了天下不需要大聖人,沒想到崔師傅轉過頭就來給朕戴高帽子,你們倒是打的好主意!”

寧渝緩緩嘆口氣,他望著國務廳裡的大臣們,輕聲道:“諸位,你們難道就沒有其他的話能告訴朕嗎?還是說,朕的大臣裡面,只剩下了一群迂腐之輩?”

“啟稟陛下,臣有一言相奏。”

一聲清脆而響亮的聲音傳來,眾人不由得回頭望去,只見一名年輕的從四品文官昂首闊步地從人群中走出,卻是當今工商部新晉的產業資源司司長劉統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