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玄 第246節(1 / 2)

小說:郅玄 作者:來自遠方

郅玄腦內天馬行空,表情十分嚴肅,沒人能猜出他此刻正想些什麼。

趙顥在一旁落座,側目看向郅玄,緩緩眯起雙眼。以他對郅玄的瞭解,很大可能正在走神,想的也絕不會是什麼正經事。

人王淮入殿,禮樂聲告一段落。

眾人起身三拜,其後落座。

侍人捧起王旨,大聲宣讀對諸侯的褒獎,追憶初代人王定鼎中原分封天下時的盛況,盛讚君聖臣賢,都俞吁咈。望諸位國君能再接再厲,公忠體國,鎮守四方,威懾蠻夷。

旨意洋洋灑灑,內容多達千字。

侍人全篇讀完,因要句句揚聲,嗓音變得沙啞。

諸侯齊聲應諾,氏族隨之相和。

史官奮筆疾書,詳實記錄下這一幕,不遺漏任何細節。

待眾人歸位,禮樂聲又起,持續整整一刻鐘。

樂聲停歇,依照慣例,人王問政事,群臣答歲豐。人王問軍事,諸侯言無戰。一番應對下來,流程完成大半。如果沒有諸侯上表,朝會即宣告結束。

不想趙顥突然出列,言有事上稟。

“請改幽為趙,易國名。”

話音落下,殿內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樂人的動作停在中途,不規律的樂音流出片刻,迅速歸於寂靜。

沒人想到趙顥會突然出列,在人王登基後的第一場朝會上提出更改國名。

諸侯國易名多因國君改封,例如銅氏改封幽地,氏改為幽,國名也隨之更改。歸根結底是遵奉人王旨意。

趙顥是禪讓得位,依照舊例應繼承幽氏。他反其道而行,非但不願繼承幽氏,更要連國名一同更改,律法禮儀上不能言錯,卻實打實撬動了中都城權力一角。

諸侯和氏族皆不做聲,視線在人王和四大諸侯之間逡巡。

在撬動王權一事上,多數人以為最先站出來的會是郅玄。畢竟會盟由他提出,也是他為諸侯鋪開藍圖。不承想趙顥先他一步,還是從如此刁鑽的角度。

不愧是兩口子,行事出人預料,霸道無比,令人望塵莫及。

第二百四十六章

南幽國易名,涉及到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趙地歸屬。

一般情況下,趙顥登上君位,繼承幽氏財產,趙地理當歸還北安國。如今他主張易名,改幽為趙,國君為趙氏,這塊封地是否還要歸還?

北安侯不讓兒子為難,大方表示趙地仍屬趙顥,是自己給親兒子的封地,北安國不會收回。

有中都氏族專職制定禮儀,聽聞此言,不免皺眉道:“於禮不合。”

“嫁妝。”北安侯言簡意賅,語氣斬釘截鐵。

殿內瞬間一靜。

眾人面面相覷,未料想還有這般操作。認真思量一番,這個答案的確沒有問題,十分合乎情理。

國君嫁女皆會準備豐厚的假裝。國小如漠侯,無法給漠夫人準備足夠大的封地,也用金礦鹽井替代,不讓聯姻物件小看。

趙顥和郅玄結成婚盟,意味著兩大諸侯國結盟。除非發生意外,例如兩人徹底翻臉,這場象徵著盟約的婚姻牢不可破。

聽聞在訂婚當時,北安侯當朝宣佈要給兒子準備雙倍的聘禮和嫁妝,世子瑒及滿朝文武毫無異議,唯一擔心的是不夠豐厚,被西原國氏族小看。

如今趙顥要改國名,當著天下諸侯的面,北安侯絕不會給兒子拆臺,必定大力支援,確保趙顥的奏請能順利透過。

一塊封地罷了,給的是親兒子,哪會捨不得。

退一萬步,有玄城和顥城在,想要土地輕而易舉。挑合適的日子帶兵去草原走一圈,十倍百倍都能圈回來。

短暫寂靜之後,殿內響起議論聲。

眾人儘量壓低嗓音,奈何幾百人一起開口,聲音交織在一起,顯得格外嘈雜,想壓下去實在困難。

見人王淮遲遲不表態,趙顥再次奏請。

事情可一可二不能再三再四。

趙顥兩次開口,言行舉止恪守禮儀,給足人王面子。如果人王淮不下旨又給不出合適的理由,後果會變得很嚴重,新人王恐怕無法下臺。

侍人小心側頭,用眼角餘光打量,見人王淮表情嚴肅,雙拳攥緊,多少能猜出他此刻的想法。奈何形勢比人強,天下諸侯在場,不想造成難以收拾的局面,人王再不情願也必須讓步。

“準。”

迫於形勢,人王淮當殿下旨,恩准趙顥奏請。

自此,南幽國成為歷史,南趙國取而代之。

趙顥無意將事情做絕,對方是人王,不留餘地不符合氏族作風。故而,在達成所願後,他又遞上表書,為賀人王登基進獻大量奇珍異寶,還有兩頭巨象,不日將抵中都城。

侍人展開上表,一字一句當殿誦讀。

人王淮神情逐漸放鬆,雖然王權被撬動,好歹對方無意做絕,還願意用行動幫他維持體面。

繼趙顥之後,郅玄和北安侯陸續上表,東梁侯也沒落下。

四大諸侯俱給人王獻禮,尤以西原侯最為豐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