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 久別遇至親

小說:舊春歸 作者:尤四姐

吃過晚飯,六兒點了曬乾的艾蒿把子薰了蚊子,一家子坐在院子裡納涼。

張氏環顧了四周,道,“這裴公子就是心細,人都走了,還記掛著我們,留了鋪子和這院子,省下了往後租房子的銀錢。”

劉宏搖頭嘆道,“可惜是有了家室的,如若不然,我們姐兒跟了他也是有福的。”

誰道拿錢堆起來的感情便不是真感情呢,有了情方才捨得用錢的,雖媚俗了些,卻也是發自肺腑的,總好過一個窮酸,日日你說“我心裡有你”,卻窮得連吃飯的錢都沒有!只恨他臨走不曾知會她,若人多不好相送,私底下看一眼也使得,如今卻鬧個不告而別,不知是什麼道理!

劉宏抬頭看天上的月亮,想起了過世的兄嫂,心下憋悶了一陣子才道,“哥哥和嫂子不在快九年了,若哥哥那時只拘著,沒判斬立決,到如今也熬出頭了。”

毋望低聲道,“我爹媽死時我們還在牢裡,也不知誰收的斂,過去了那些年,無人祭拜,恐怕墳上荒草萋萋,說不定連墳頭都找不到了。”說著悲涼地哭了出來。

劉宏安慰道,“莫哭了,若將來有機會回應天,四下裡尋訪總是能訪到的。”

六兒忙給毋望擦眼淚,心道,姑娘神仙樣的人物,卻也有這樣悲涼的過往,可見世上之事果然各有造化,今日好,未見得明日好,今日窮,殊不知明日就享盡榮華了也未可知。

張氏喋喋不休責怪劉宏煞風景時,突聞得有人敲鋪子的門,疑道,“這樣晚了還有人買糕餅嗎?”遂與六兒端了油燈進了鋪子裡,又不敢貿然開門,便隔門問道,“是誰?”

外面人道,“請問這裡可是劉於晏家嗎?”

張氏心裡一驚,於晏是劉宏的小字,自發配來此後再沒人知道,外頭的人莫非是應天來的嗎?一面疑惑,一面問道,“你是何人?”

外頭人道,“你可是二嫂子嗎?我是春兒的三舅謝誩,特來尋你們的。”

張氏慌忙卸下排板,月光斜灑進來,門外一人背光站著,身後跟了兩個男僕,五六個婆子丫頭,那一干人皆向她行了禮,為首的謝誩躬身滿滿做了一揖,哽咽道,“可算找著你們了!”

張氏怔愣著將他們讓進屋,領了一行人穿過甬道往院子裡來,叔侄二人正在說以往的瑣事,見來了一大群人,不由嚇了一跳,待要看清,只聽張氏說道,“沛哥兒他爹,你道是誰來了?是謝家的三爺!”

劉宏站起來,來人已泣不成聲,上前拉住他的手道,“二哥哥,這些年你們受苦了!”

劉宏恍然大悟,原來是毋望的母舅來了,那時因兩家聯著姻,常在一處玩的,後來毋望的父親出了紕漏,他們也連坐發配出去,一別八九年,如今全然認不得了!當下失聲痛哭,兩個緊緊抱在一起。

毋望有些反應不及,她母親孃家姓謝,依稀也記得家裡有幾個舅舅,自家中劇變便沒有來往了。他們那時發配出京正是十一月的天氣,又下著雪,沒有禦寒的衣物,凍得渾身直哆嗦,孃舅家竟無一人前來送行,更無一人與官差打點,因那起子官差未得好處,他們一路上吃盡苦頭險些喪命,現下日子安穩了,他們又為何尋了來?

張氏又引了眾人進堂屋,點了三四根蠟燭,那些僕婦齊在一旁候著,幾個婆子看了毋望暗中抹淚,謝誩也轉頭看她,問道,“這可是我的春兒?”

毋望打量他,四十歲上下,微有些胖,穿著上好的綢衣,面上染了風霜之色,頭髮也有些亂,可見是來得極匆忙的。張氏見她傻站著,忙道,“姐兒,那是你親舅舅。”

到底是至親骨肉,毋望正面看了他,嘴裡喚聲舅舅,竟止不住地淚如泉湧,屈膝便要跪下,被謝誩攙住,細看幾眼,顧不得規矩,一把摟進懷裡哭道,“果然是我的春兒,和她母親長得一模一樣!”

甥舅兩又是一通抱頭痛哭,一時間屋內哭作一團,謝誩道,“二哥哥二嫂子把春姐兒撫養得這樣好,真真勞苦功高!往日高皇帝在世時,朝廷上下風聲鶴唳,稍有不慎便是滿門抄斬的大罪,咱們一家老小連上家人丫鬟,統共七八十口人,縱是有心掛念你們也斷不敢來尋,如今說句大不敬的話,總算高皇帝去了,你們也可安然回去了,就算隱姓埋名地置了家宅田地,也好過在這冷落之地待著。”

劉宏道,“高皇帝駕崩是今早才發的皇榜,你怎麼來得這樣快?”

謝誩坐下喝了茶道,“你許是未看皇榜吧,高皇帝是前兒丑時薨的,告示八百里加急發到外省也需些時間,因我大哥哥在朝裡的,幾日不見皇上臨朝,太醫們也侯在宮裡不出來了,便猜度著大約不好了,稟了家母,老太太早就想春姐兒想得心尖兒疼,即命我帶了人來接你們,路上走了大半個月,到了這裡又不敢大肆聲張,只得挨村的打聽,又花費了五六日,今兒方問著了尋來,可巧訃告也到了,你道是不是老天有眼!”又招呼那些婆子丫頭道,“快來給劉大姑娘見禮!”

那些跟著謝誩來的人齊刷刷跪了一地,磕了頭道,“給姑娘請安。”

毋望點了頭道,“都起來吧。”又對六兒道,“你帶他們下去喝茶吧,走了那麼遠的路,怪辛苦的。”

六兒領了眾人到耳房休息,留下他們幾人一處說話。謝誩看著毋望安排下人,又給他添茶倒水,舉止得體落落大方,心裡很是欣慰,嘆道,“我的小春兒真是大了,若不是她爹遭了難,好好的千金小姐也不會流落到這北地來,虧得叔叔嬸子疼愛,行事做派也不顯寒酸,你外祖父和外祖母見了定然高興。”又對劉宏道,“二哥哥,你和嫂子快收拾細軟罷,咱們明早,最遲後日就走,早些回了應天才好,待新帝一登基,大赦了天下,再託人周旋周旋,將以往的宅子贖回來,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毋望看叔嬸,他們有些為難,對謝誩道,“你有所不知,我們有個兒,今年被燕王手下的人帶去從了軍,不知怎麼只寫了一封信回來,咱們寫信過去也是石沉大海,故我們是走不脫的,怕走了孩子回來找不見人。”

謝誩會意,又道,“那春姐兒隨我回去吧,女孩家,養在閨裡總好些。”

毋望道,“舅舅恕罪,這回怕是叫您白跑一趟了,叔叔嬸子既不走,我打小由他們帶大的,總沒有撂下他們自己享福去的道理,我也不走。”

謝誩臉上露出失望來,“你們可還是怪我們當日作壁上觀嗎?那時真是沒法子,高皇帝的暴虐想你們也是知道的,殺了多少人啊,動輒株連九族,我們有這樣的心也走動不得的,若叫上頭知道,那便是結黨營私,抄家,杖斃,凌遲……誰敢啊!你們才關進牢裡那會子,我二哥哥也託人買交情想進來看一眼,後來被那些錦衣衛拖到護城河邊打了個稀爛,到家躺了十來天就死了,大哥哥也被訓斥,罰了一年的俸祿,這些你們不知道罷了,如今責怪我們,當真是不應該啊。”

聽他這番話,毋望原先的氣也消了,或許是她年紀小不懂事,好歹舅舅們也是有情有義的,二舅舅還為此送了性命,她哪裡還能恨他們呢,於是臉上現出慚愧來,上前幾步道,“我頭裡是怪舅舅們不通人情來著,如今知道了原委方知是錯怪了你們,心裡著實難過!難為外祖父外祖母還有舅舅們惦記著我,千山萬水地還來尋我,只是我如今在這裡慣了,怕回去反倒不適應。”

謝誩道,“上年你爹媽的墳也找著了,從亂葬崗裡遷了出來,你就是不肯在外祖父家裡長住,也該回去上上墳,祭奠祭奠他們吧,這是你為人子女的孝道。”

叔侄三人聞言欣喜不已,劉宏道,“才剛還說來著,不想竟真找到了!姐兒,你且跟了你舅舅回去吧,在父母墳上磕了頭再回來不遲,你爹媽孤零零在地底下躺了那些年,親生骨肉不得見,又沒有供奉,何等的淒涼!如今你大了,到了盡孝道的時候,頭裡流落在外還沒給他們守孝,現下既平穩了也該補上才是。”

毋望屈屈膝道,“是。”轉而問謝誩,“舅舅,可是明日就走嗎?”

謝誩點點頭,張氏背過身去偷偷擦了淚,拉起毋望道,“那咱們快去收拾罷,沒得明天誤了時辰。”

謝誩道,“姐兒的衣裳頭面早就備好了,你們娘倆只說些體己話吧。”

張氏不答,拉了毋望出去,領到自己房裡,嗚咽道,“在外祖母家不比自己家裡,有一干舅媽姊妹兄弟,切記不可多說一句話,只顧好自己就是了,若過得不順遂便回來,別委屈自己,咱們這幾年雖窮,好歹不受氣。”又從衣箱裡翻出一包碎銀給她,道“這是我攢下的十兩銀子,給你帶著防身用。”

毋望知道她這銀子攢來不易,推脫著不要,只道,“既是去舅舅家,吃穿用度哪裡用的著花錢,你自己收著吧,給了我也用不上。”

張氏道,“怎麼用不上呢,跟你的婆子丫頭也要打賞,沒得叫人說跟了個窮主子,半點油水撈不到,心裡生了怨恨便不會好好伺候了。明兒叫六兒跟你去,那丫頭我看著甚好,對你衷心,有個體己人我也放心。”

終究是親手養大的孩子,雖說差點就把她配給別人做了妾,那時也是走投無路,並不是真心的,如今要遠去,心裡到底不捨,千叮嚀萬囑咐,娘倆抱在一處哭了半晌方才罷休。

次日風和日麗,毋望拜別叔嬸,隨舅舅由水路南下,自此之後便是人生的另一段際遇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