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西征(1)(2 / 2)

北宋比清朝早8oo年,人均gdp卻高出168o美元;也就是說北宋真宗年一個人的gdp合清朝3.8個人,你能說北宋不富強昌盛?

被西方人標榜的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人均gdp也比北宋真宗年代少1o3o美元。

北宋時期的人口人口從太平興國五年(98o年)的325o萬增至大觀四年(111o年)的1億1275萬。

北宋時期對外也空前開放,在東亞同朝鮮和日本關係交流密切;東南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強了聯絡,宋朝的外交同時也影響到了西亞和非洲。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引王禹偁《建隆遺事》,言太祖問遷都之事曰“吾將西遷者無它,欲據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

而晉王(趙光義)以非常有名的一句話“在德不在險”一語封喉。

太祖只得在其出去後語左右曰“晉王之言故善,今姑從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宋太宗最早反對遷都的理由是京師屯兵百萬,全籍卞渠漕運東南之物贍養之。若遷都洛,恐水運艱難。

宋太祖遷都並非第一次提出,他在之前曾幸洛陽“郊祀”;就曾考慮過遷都洛陽。

郊祀過後太祖又起留意,群臣都不敢反對;唯有鐵騎左右廂都指揮李懷中以東京禁軍數十萬人,依仗卞渠漕運為由反對。

別人兩次反對都沒能動搖宋太祖的意志,唯獨晉王趙光義之勸誡改變了宋太祖的意圖。

值得注意的是,晉王趙光義固然為留都東京做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但似乎在乎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宋太祖的次子趙德芳。

後世人研究大量資料顯示,宋太祖曾認定德芳為其繼承人;而太祖彌留之際皇后也一直在策劃德芳即位。

那麼說到德芳,不得不說其岳父焦繼勳;焦繼勳當時為河南府尹治洛陽,而與之相對的就是時任開封府尹的趙光義。

趙匡胤去西京,見洛陽宮室壯麗,甚悅。召知河南府、右武衛上將軍焦繼勳面獎之加彰德節度使。

焦繼勳之女為皇子趙德芳夫人,再授旄鉞;亦以德芳故也。

趙光義為開封府尹時苦心經營多年擴大自己的勢力,可以想象;如果遷都洛陽得以成功,必將被有焦繼勳為依靠的德芳皇子所壓制。

這對一直覬覦皇位的宋太宗來說決不可容忍的,這也是為何在太祖兩次拒絕群臣請求後;時為晉王的趙光義仍然要義正詞嚴力主留都吧汴梁的原因。

為了留都汴梁,宋太宗絕不僅僅只是一句“在德不在險”這樣冠冕堂皇的話而已;他即位後刪掉正史中其與太祖衝突的相關記載,故此段史實以不可考。

宋太祖遷都洛陽之意,在於以洛陽之險,達成裁撤冗兵之意圖。而太宗反對遷都,雖稱“在德”,但禁軍所造成重稅和巨大漕運負擔不得減少,太祖預見性的言論“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從這點來看,何來“在德”可言。

而另一個層面講,當時身居開封府尹之趙光義,對屯駐開封之禁軍的把持,絕非德芳皇子和其岳父能比;這也是趙光義能夠安然即位的核心保證。

不然以“燭光斧影”之傳聞,足見太宗得皇位並不被所有人所承認;若非強大的軍事力量支援,恐怕這皇位難以坐的安生。

縱觀整個宋初的遷都風波可以看到,最核心的問題就在於禁軍與漕運。

開封之所以重要在於漕運,漕運之所以重要在於宋初十萬禁軍依仗漕運得以補給;而禁軍又是太祖、太宗得以得國的根本,若非太宗把持開封與禁軍又覬覦得國;太祖遷都之事恐怕是另一番景象。

從機運部分我們就可以就可以看到,在宋初,皇都之爭主要在開封與洛陽東西兩京之間,雖然太祖曾表示“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

但是長安此時已為廢都,除了前代多朝之故都的名頭外;因為戰亂之損毀加上多年之廢棄,已經不能具有國都之功能。

太祖怕只是說說氣話不能當真,而洛陽與開封之爭;恐怕著眼點又必須在禁軍與漕運,這方面雖已成共識,但具體細節還是能夠有所考量的……

喜歡章獻明肅皇太后請大家收藏章獻明肅皇太后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