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西征(5)(1 / 2)

騎兵訓練高於步兵這是被歷史證明了事實。

以漢朝為例,說明中原農業民族騎兵訓練的重要性。

中原農耕民族沒有草原遊牧民族孩子從小先騎羊後騎馬的歷練,騎兵的成長難度更就加大。

但中原農業民族對騎兵展和騎兵將士的培訓能揚長避短,透過後天的艱苦訓練以及配備堅刀利箭;不僅彌補上先天的短板而且遠遠壓制了北方遊牧民族的鐵蹄。

漢朝的輕騎兵、重騎兵都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其訓練騎兵的措施和手段也頗具典型性。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前2o6年,劉邦為適應戰爭需要建立了一支精幹的騎兵。

這支騎兵隊伍以具有戰鬥經驗的秦朝騎士李必、駱甲為左右校尉,由頗熟悉騎兵戰陣的灌嬰統一領導。

其中,許多成員早在秦朝時就接受過騎兵訓練和騎戰考驗;故能立即投入戰爭。

在滎陽、襄邑之戰中,這支騎兵部隊揮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繼之,灌嬰率領這隻騎兵隊伍跟蹤、追擊項羽於垓下,將項羽圍困起來;不可一世的項羽無可奈何花落去地吟唱起《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垓下歌》悲壯淒涼的旋律在烏江邊久久迴盪,殺人如麻的一代梟雄也自絕於人世。

西漢龐大的騎兵軍團是在戰爭中展起來的,但平時的嚴格訓練是強盛最起碼的基礎。

西漢朝廷建立後,便在西部和北部置馬苑三十六所;配“官奴婢三萬人,養馬三十萬匹”。

同時,天子設“六廄”,即6個養馬場;諸郡國辦置養馬機構。

養馬機構不僅負責馬的生產、生殖,而且也承擔對戰馬的調教工作;有些官員特別是西北各苑數萬名“官奴”,對馬的習性、馴育、駕馭等是十分熟悉的。

“官奴”是馴馬好手,能夠制服烈性馬;經過一番調教的馬,遠不同於苑廄馬群中的“生馬”。

馴化後的馬匹已經“告別”許多獸性、野性,而變得溫馴、靈敏,能夠與人接近,經得起許多刺激;易於揮乘騎功能。

經過初步訓練的戰馬分到騎兵手中後,略加熟悉就可使用自如;所以調教戰馬,一定意義上也屬於騎兵訓練的內容。

輕騎作戰,一般是五騎或者十騎一隊。

每騎左右相隔5步左右,每隊前後左右相隔2o步左右,每營(團,廂,陣)前後左右相隔兩百步。

對敵衝鋒,看令旗,聽鼓,金,號,角聲,例如一鼓兩角,出一隊;一隊一隊依次出擊。

先是踱步,然後小跑,然後離敵軍還有幾百步的時候開始加,即將觸敵的時候,橫向騎,搭弓射箭,掉頭回去。依次輪迴。

重甲騎兵才會穿戴鎧甲,給馬匹上馬鞍,防具。

劉敏詳實地研究分析了大漢騎兵的馬匹、訓練、騎技後,彷彿梁鼎、陳怡侑、塗幼玫、賴貞嶽師徒四人要將先朝訓練騎兵的經驗貫穿到訓練的整個過程中去。

梁鼎師徒四人在青石川牧馬監就是馴馬高手,在天祥軍中做馬技教頭可謂得心應手。

各種訓練手段日漸成熟,劉敏建議盧成玉向朝廷請纓武裝2oo騎重灌重甲騎兵。

而且還推演了重灌重甲騎兵和輕騎的戰略戰術。

天祥軍的戰略是對強敵實行遠距離包抄圍剿,戰術是近距離肉搏矢射,而且還演練了“豬突陣”、“倒三角”衝鋒陣勢,直接撕開敵人的陣型。

天祥軍8oo騎兵健兒,6oo騎士輕騎;2oo騎士重灌重甲;在喧囂的火銃聲中走出踴路街軍營。

跟在8oo騎兵隊伍後面的是1oo輛三匹馬拉的輜重大車,輜重大車上裝載著劉敏讓紅雲他們採購的中草藥和弓箭、兵器以及兵器坊近日才開出來的幾樣火器。

劉敏此刻沒有在輜重車隊中,而是乘騎一匹青驄馬夾雜在2oo騎重灌重甲騎兵之中。

你看她何等裝扮身著黑色長戰袍,黃金鎖子甲背在黑色長戰袍下面,腳蹬長筒朝天靴,頭盔是黑褐色上面垂掉一隻紅纓穗。

丹鳳眼,掉梢眉,身段苗條,面板細嫩,潤如溫玉柔光若膩;櫻桃小嘴不點而赤,嬌豔若滴;憑添幾分誘人風情,眼眸慧黠靈活轉動,幾分調皮,幾分淘氣;卻不失颯爽英姿,溫文高雅的將軍氣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