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織霧(四)(2 / 2)

小說:帝國再起 作者:張維卿

然而,失去了贛州堅城、失去了武夷山險峻、失去了梅嶺防線,清軍退守吉安府、建昌府這一線基本上與明軍控制區一馬平川的所在,缺乏足夠的山川之險,即便是投入更多的軍隊駐防也一樣免不了事倍而功半的效果。

這就好像是冷戰時期,美國背棄傳統盟友伊朗巴列維王朝,此後在中東就不得不退守沙特這等劣質的二線陣地。後來,哪怕是冷戰結束,薩達姆、卡扎菲之流盡去,但是伊朗依舊堅挺的與美國對抗,攪得中東地區始終沒辦法徹底如了美國佬的願是一個道理。

洪承疇當然不知道什麼美利堅,更不曉得巴列維是幹什麼的,也不能理解有什麼戰爭會是冷的。但是,陳凱從前初到南澳時曾依稀記起一句話——守金陵者,不守淮泗,則長江失險;守雷廉者,不守瓊崖,則門庭受寇。夫南澳亦漳潮之淮泗、瓊崖也。這句話放在洪承疇這裡也同樣受用,因為這南贛,亦是江西的淮泗、瓊崖和南澳。

奈何,事情已經展到了現在的局面,洪承疇努力過了,也從別的地方找補回來了一些損失。比如高文貴和連城璧的級,以及那座梧州府城,使得他在清廷那邊勉強找回了一些顏面,同時也為陳凱挖了一個不得不跳進去坑。但是,想要徹底改變,卻也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或許還需要更大的機緣,比如鄭成功、陳凱如孫可望、李定國那般爆內訌,否則就只能先花費更多的錢糧、調集更多的部隊來守衛那些“劣質的二線陣地”,沒有任何辦法。

“但是,亨九,錢糧上面,朝廷那裡年年入不敷出,只怕……”

清廷的財政自入關以來基本上沒有一年是正的,無非是憑藉著入關之初迅積累下來的厚重家底兒撐著,同時依靠八旗軍的赫赫威名,以及放任那些綠營兵盤剝、劫掠地方,才能穩住軍心。

現如今,清廷的戰略形勢越來越差,尤其是贛州一戰,繼李定國的衡陽大捷之後,又一支滿洲八旗被明軍打了個落花流水,而且傷亡更甚。當震懾的威力開始漸漸下滑,那麼他們就不可避免的需要更多的錢糧來籠絡綠營。

黃志遴的擔憂不無道理,對此,洪承疇卻並不甚在意,只是一句話就結束了這件事情的討論“江西休養生息也有幾年了,既然入不敷出,那就加稅好了。”

洪承疇說得雲淡風輕,好像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似的。對此,黃志遴亦是能夠理解,因為他們在湖廣已經做過了類似的事情,無非是將“先進經驗”搬到江西罷了。

早在洪承疇抵達長沙之初,長沙幕府的幕僚張旭初就建議洪承疇以湖南兵燹頻仍,師難宿飽,“非屯田積粟”,不能經理兩粵,更談不上進剿滇黔。

為此,洪承疇分派張旭初管理寧鄉縣“闢地七千兩百有奇”,同時在湖南各地“分遣屯田,官給牛、種,歲徵子粒,貸其賦三年”。如酃縣知縣李朝事記載“明邑田額糧七千石……十一年大兵廓清,雖6續招集,苦無農具,經略洪承疇給牛種,民漸居業。餘履任後,單騎躬親勸墾,今已開三千九百七十七石零。”在攸縣,順治十一、二年,曾兩次由經略洪承疇“給牛種墾田”,墾出田地四十二頃九十畝,並一直延續下去。蔣應泰在寧鄉“興屯奏效”;吳弘道出任沅江知縣前,主要從事“開墾屯田及採辦軍需”……

這些人都是長沙幕府的成員,洪承疇憑藉著這些人和相關的政策實現了對湖南的恢復,不僅維持了與西南明軍對峙的局面,就連歷史上後來清廷的三路進剿雲貴,湖南的糧餉也是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恢復民生是為其一,而在民生恢復的同時和之後,洪承疇也在湖廣推行“洪餉”,也就是把遼餉的九厘銀逐漸恢復了起來。清廷在歷史上的明年,也就是順治十四年更是將其寫入了《賦役全書》,推行全國,這裡面就更不乏有洪承疇的干係。

這時候,洪承疇腦海中只有收稅、養兵以及為滿清征服中國,將更多的中國人徹底變成如他一般的奴才。倒是後世,一些人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對洪承疇歌功頌德,還專門為這個狗漢奸修建了紀念館。

紀念館有一副對聯寫得分明“輔國堪稱真學士;愛民即是大英雄”。

原來,清廷說在明朝將老百姓逼得造反的九厘銀到了洪承疇這邊就成了愛民的行為;原來,讓中國人成為異族殖民者的奴才就是愛民的行為;原來,讓輝煌璀璨的華夏文明淪為東亞病夫就是愛民的行為。這麼睜著眼睛說瞎話的本事,估計就連東林黨也要甘拜下風了吧。

湖廣的洪餉早已開始徵收,大多是在去年就已經開始了。現如今,江西的戰局惡化,為了供養更多的軍隊來維繫清廷的統治,洪承疇決定將這份“愛民大禮包”分享給江西的老百姓,讓他們也能夠沐浴在大英雄的愛與正義之中。

只不過,既然有英雄,那就一定有反派作為襯托。李定國、鄭成功、陳凱這樣的存在自然是當仁不讓,就連現在的孫可望也能算得上。而在即將幸福的感受洪承疇的大愛無疆的江西大地之上,目光如炬的大英雄自然是也現了一些可能會對其愛民造成阻力的小反派們。

“那個南贛互助會的事情查的怎麼樣了?”

大戰結束已有數月,宜永貴為求脫罪的說辭裡將南贛的一切不正常都和盤托出了,這裡面最少不了的就是那個在江西明軍覆沒之後突然如雨後春筍般在江西大地上冒出來的互助會組織。這個組織在各地的展方向大體相同,無非就是以士紳保護百姓,以百姓恢復民生,雙方相輔相成,於各地官府亦是有利可圖,所以在展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各地官府的支援。

但是,在宜永貴的供述之中,以及洪承疇的情報顯示,當明軍殺入南贛,互助會紛紛倒向了明軍,包括瑞金縣舉人陶潛這樣的當地互助會領更是被黃山依為謀主,甚至更有甚者還傳出了陶潛其實是陳凱的學生這樣聳人聽聞的言論來。

“一群愚不可及的蠢貨!”

聽過了黃志遴的調查報告,洪承疇一巴掌就拍在了案上,那份怒不可遏,饒是黃志遴這樣親近的人物也絕少見過,就連陳凱展開對南贛攻勢之初比之現在也略有不及。此時此刻,黃志遴已然是驚呆了,因為他根本不明白這裡面到底是什麼觸動了洪承疇的神經,就因為有謠言說陶潛是陳凱的學生那麼簡單嗎。

答案,當然不是,甚至洪承疇根本就沒有認為這個瘋傳是真的。此間的憤怒,尤其是那一句蠢貨指的更不是組建互助會計程車紳們,卻是那些江西、南贛的官吏。

“為了蠅頭小利,忽視了真正的大敵。把民間徹底讓給了那些士紳,朝廷的權威又當如何行使?”不需要如困獸般在囚籠中來回踱步,洪承疇當即就做出了決斷“傳令下去,取締江西各府縣的所有互助會,嚴禁各省、各府縣組建互助會。不管這東西是不是陳凱折騰出來的,絕對不能留!”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