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與子同仇(1 / 3)

小說:長命女 作者:我想吃肉

同樣風塵僕僕的兩路人馬在獲悉對方就在前路的時候,心理的變化如出一轍。同樣的緊繃, 同樣的警惕, 又暗含了些許的希望。

梁玉這裡, 想的就是大軍快些來救援!如果有辦法能夠收買桓晃, 她絕對會去做,畢竟她首要的目的是救人, 哪怕上京,救援的任務最終也要著落到援軍的身上。是桓晃近來的表現讓她放棄了與援軍直接接觸這個打算。現在終於看到援軍了,壓在梁玉心口的巨石稍稍離開了半寸。旋即又想到, 萬一桓晃又發瘋了呢?

她是警惕的。

郭宜同樣的警惕!他與穆揚、胡直帶出來的兵士不過五千, 兵不是新兵, 卻是才接手不久的。傳聞楊仕達有戶一萬, 則他至少能抽出兩萬的兵來, 還佔據了楣州的地利。郭宜不是一個莽撞的人, 獨自出來實屬無奈,一是義憤,二也是為了保命——主將死活不肯出兵,跟著主將一樣作壁上觀, 日後脫不了一個處份。五千對兩萬,郭宜非常的小心。

他需要一個熟悉楣州情況的人來做嚮導,說起來土著都可以做嚮導,但是“嚮導”與“可靠”從來都不是正相關, 歷來不乏嚮導將兵馬引到敵方包圍圈裡的事例。楊仕達在楣州經營了三代, 郭宜不是很敢相信楣州的土著。

雙方人馬帶著對對方的懷疑, 小心地接觸了。

梁玉人少,她自己的騎士、崔穎派的護衛,攏共加起來也不過幾十人,但是一個個衣甲戰馬都不一般,郭宜那裡普通的兵士是比不上的。她先派王大郎去接觸,自己卻對美娘道:“留意,要是對方有異動,咱趕緊逃!”誰也不知道桓晃利令智昏這下會做出什麼事來,萬一將她們扣了呢?又或者讓她們“死於亂軍之中”,人都死了,還能有什麼後話?

王大郎被領去見郭宜,經過很小心的試探——總共各說了兩句話,郭宜問:“爾等何人?”王大郎答曰:“奉楊刺史之命,送女眷離開。”郭宜第二句就是:“你的官話講得很好,京城人嗎?”王大郎答曰:“是。公主命我等隨娘子過來。”

終於對上了!

郭宜聽說來的是梁玉,與胡直、穆揚相視而笑——她好好的,咱們命就保住一半了,不用被東宮記恨了。

穆揚道:“我們正要往楣州去呢,可否耽誤娘子些許時辰,告知我等楣州境況?”

梁玉千肯萬肯,她又有一個疑惑:“只有你們三位嗎?”領兵的桓晃呢?

郭宜咳嗽一聲:“將軍在後面壓陣,還有幾十裡的功夫。”

“啥?那你們這點人夠嗎?”梁玉問得毫不客氣,“大頭肯定在他手裡,都鬧成這樣了,你們不怕吃不下嗎?”

這個就讓人難回答了,郭宜三不願意去告這個刁狀,又給桓晃找不出正當的理由來,都沉默了。梁玉一看這樣就知道里面有貓膩,給他們細說了楣州的情形:“楊仕達親口對我說,他有一萬戶,他冒姓楊氏,佔據了楣州楊氏的舊寨,那可是在山上啊!現在他們還不知道鬧成什麼樣子呢!何刺史病著,王司馬也是個書生,袁樵他能幹事官又不大,一個崔中丞還是新來的。”

穆揚不得不解釋道:“我等勸不動將軍……”

郭宜喝道:“老穆!娘子,我等可解燃眉之急呀,這樣,我等做策應,襲其後路。娘子……”他又猶豫了,按說頂好是讓梁玉去京城報信,催戰。可是再往前就要遇到桓晃了,桓晃會不會把梁玉扣下來?不好講,郭宜不敢做這個安排,他也不大信得過桓晃了。

郭宜長嘆一聲,往地上一蹲,抱頭道:“娘子,我們遇到個傻子將軍!”

大家都猜桓晃是為了更大的軍功才要逼反楊仕達,彼此瞪了一回眼,梁玉果斷地道:“那我跟你們去吧,好歹地面比你們熟些。”

美娘穿一身孝,跟在梁玉後面一直沒說話,此時說:“我去過楊仕達的寨子,我做嚮導!我要給我叔叔報仇!”

梁玉給郭宜介紹:“這是楊信的侄女,我們原要上京的,如今不如與將軍同行。”

郭宜可不敢讓她跟著,道:“借娘子幾個壯士一用,娘子不若先回楊刺史那裡,那裡安全。戰場之上,刀兵無眼,容易被誤傷。小娘子們也不適合上戰場,那裡可是血肉橫飛……”

“殺人?幹過!”梁玉乾脆地說,“我幹這個還算熟。別囉嗦了,婆婆媽媽的像什麼樣子?楣州耽誤不起,你就耽誤得起了嗎?”

耽誤不起,郭宜非常的不喜歡這個婆娘!淨添亂了!

梁玉也看出來了,又加了一句:“你們找得到比我更可靠的嚮導嗎?”

找不到。

那就走吧。

郭宜與梁玉並馬而行,道:“娘子一定要在後方,切不可……”

梁玉道:“我聽說過一句話,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往京裡去,要叫人扣下來了呢?興許也沒命。留在後隊,萬一叫人抄了後路呢?約摸也危險,咱們還是順其自然吧。您打算怎麼做呢?”

郭宜道:“先解楣州城之圍吧。圍剿……唉,恐怕要成一場大仗了。”

行不二十里,官道轉向了楣州,驛站還在,他還認得梁玉,原本無精打彩的臉上顯出激動的模樣來。見到大軍頓時淚流滿面:“你們可算回來了!他們圍城了!”

驛站有些破敗了,馬匹已經被搶走了,驛丞是躲在地窖裡才躲過一劫的。梁玉道:“事兒急,你說完再哭!究竟怎麼樣了?他們都還好嗎?”

驛丞道:“小人只知道,袁郎君將流人遷入城裡,崔老虎在城裡殺了好些細作。”

有了驛丞的解說,他們終於知道了楣州的近況,不過二十天的功夫,楣州已經天翻地覆了。袁樵把流人、周圍的百姓遷到了城裡,城外的村莊、糧倉都被他一把火給燒了。楊仕達試圖圍困楣州城,奪得城內的補給,好堅守山寨。何刺史與王司馬也是下了血本了,拿出家財來犒賞,發動男女老幼一齊守城,拆了房子,硬把城牆加高了兩尺。城裡眼下也沒有缺糧少藥的窘迫,都在等著援軍呢。

驛丞說到最後,抹著眼淚:“你們怎麼才來呀!”

郭宜問道:“叛匪有兵多少?有什麼勇將沒有?有人從賊嗎?”

驛丞道:“小人一直躲在這裡,並不知道。”

郭宜道:“你先下去吧。”與胡直、穆揚商議下一步怎麼辦,他們關於楊仕達的情報還是一萬戶。郭宜道:“我看還是截他的糧道吧!我親自去襲他後路,你們解圍城之急。”

胡直道:“只有這些兵馬,分兵恐怕不夠使。”

郭宜道:“你也說只有這些兵馬了,不分也不夠使,不如出奇不意。”

穆揚道:“我看老郭說的行。”

郭宜道:“我去襲山寨,你去解城圍,即便不能盡滅圍城之匪,也要衝進城去與他們會合。老胡,你還有一件要緊的事情——那位娘子,不能在我們手裡有什麼閃失。她好好的,我們也記你一功。”

胡直道:“我雖是個粗人,也明白道理的。你斷不會為了打壓我的功勞才分派我去照顧個娘們,咳,小娘子。有她在,我們違令的事情也好有個說法了。”

當下分派任務,美娘就被郭宜給隨身帶著了。梁玉問美娘:“你行嗎?”美娘兩眼冒火:“再沒有比這個時候更行的了!”

郭宜他對胡、穆道:“儘量拖住圍城之敵,城外人多了,山上人就少了。”

梁玉先將他們帶到楣州城下,一路還想帶他們去幾個村落修整,卻見幾處村落都被燒成了灰。看到城牆後她就被胡直護在後隊,要等穆揚那裡打出一條通路來,再將她安全的帶到城裡。三人都是一個意思,以後打官司,還得指望著她和崔穎,地方官不被問責已經不錯了,救他們也是有心無力。官司打到朝廷上,桓晃身份特殊,他們也需要有人保上一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