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人間百味(1 / 2)

小說:長命女 作者:我想吃肉

有正經事做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 梁玉才嫌捂在屋裡麻煩, 桓嶷一來給她添了一個兒媳婦,雖然小兩口真·還在吃奶, 也是一樁很正經的大事。桓嶷一走, 全家就忙開了。袁樵得上表謝恩, 得看桓嶷是不是打算現在就把這事兒給正式定下來。如果定下來了,袁府又有得忙了。

且劉夫人還有話說:“聖人垂恩下降公主, 你們就要好好教導二郎, 須給聖人一個好駙馬。不可因為富貴已定, 便致他不學無術。若真個人品不堪,公主也不是必得落在誰的家裡的。”

梁玉聽到這話有理, 就開始琢磨怎麼給孩子安排課程。

其實只要是有些餘力的人家,對孩子的教養都是有計劃的。尤其是傳承數代的大家族,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辦法,即便不成文,也早有了經驗。幾歲開蒙,幾歲正式拜師, 甚至要專精什麼,必須學會哪些技能,都是有譜的。然而梁玉對這些是心裡沒譜的, 她一個半路出家嫁過來的, 對這些傳統可謂一無所知。

自己縮在房裡寫寫畫畫了好幾年, 等袁樵那裡寫完了謝表, 又得到了桓嶷的明確批覆, 回來告訴她結果的時候,她已廢了三稿,正在起頭第四稿。

袁樵很是詫異:“你寫這個做什麼?我們只要用心就好了。”

“啊?”

袁樵笑了:“看孩子是早慧還是晚慧,稍作調整就是了。若是早慧,將功課安排得緊湊些,早早學問。若是晚慧,就一邊慢慢學一邊修身養性,養好品德。也就可以了。”

梁玉心裡稍不是滋味,怏怏地道:“看來我是白寫了。”

袁樵將她寫的稿子拿過來一看,邊看邊笑:“你是恨不得他什麼都會、什麼都懂?”

梁玉不服氣地道:“不學學、試試,怎麼知道行不行呢?”

袁樵道:“好,都學學、試試。你要小心了,別給他養成個淺嘗輒止沒有耐心的性子來。”

“那你把要怎麼安排他給我寫出來,別忘了也安排安排閨女。”

袁樵笑著說:“好好好,我寫,我寫,竟也有你安排不到的事情嗎?”

梁玉橫了他一眼,然後又被南氏橫了一眼,終於在這件事兒上暫時消停了。緊接著卻又要開始準備滿月酒,條件還允許,再辦個百日宴也是需要的。這些不用她親自指揮,也得參與擬定賓客的名單。

中途又改了一次名單,卻是李淑妃祖三代終於要搬出後宮了。桓嶷將自己還是皇子時的趙王府賜給了李淑妃居住,當時的王府還是在仁孝太子親自過問的,無論是規制還是用料佈局無不既合體制又精緻舒適。李淑妃是固辭的,以為這王府沒有改個名字,叫做某某宮,留下來做別宮又或者乾脆是充作寺廟已是桓嶷的疏忽了,如何還能給她們居住呢?李淑妃即要求只要一座宅邸就可以了,如果能夠靠近她的孃家就更好了。

桓嶷想了想,把王府改作福安宮,正式賜給李淑妃她們居住。並且說:“先帝的妃嬪依舊住在別宮裡,這是合乎禮制的。且阿鸞當自宮中發嫁,我意已決。”

李淑妃只得領了,心裡也是感激得緊。她是最後一個離開皇宮的,在此之前,她已協助陸皇后將先帝的後宮一一打發妥當,這才打包起自己的行李。桓嶷將原本歸她們使用的宮女、宦官依舊賜給了她,命擇個吉日,從宮裡出發。

如今日期定了下來,除了隨身用的物品,其餘都先搬到了福安宮裡,桓嶷又有賞賜。她們只需要在當天入住即可,連包都不用自己拎。李淑妃要做的乃是謝表,然後寫帖子,定下日期邀請親友去她的新宅小聚,算是大家給她暖宅。其中也有再將一些人際關係熱一熱,好為阿鸞將來的生活鋪路的意思。

梁玉接到了帖子一看,日子在滿月宴之後,大喜:“我必去的!”她雖能坐得住,卻生性喜動的,外出走動是她喜歡的事情。又想:【算算日子,滿月酒在她搬出來之後,須得給她們祖孫補一張帖子才好!】

連夜改了賓客的名單,給福安宮也送了一張帖子去。這名單改得及時,李淑妃接到回帖,即回了一份一定會帶著兒媳、孫女到場的帖子。緊接著,李淑妃遷居福安宮的日子就到了。祖孫三代被桓嶷與陸皇后兩個人親自送到福安宮去,這是別人都沒有的待遇。

~~~~~~~~~~~~~

到得滿月酒的時候,李淑妃祖孫三代果然來了,桓嶷與陸皇后也來了,場面異常的盛大,尋常貴戚之家恐怕幾十年也沒有這樣的場景,今日卻在袁府出現了。

梁玉心情非常的好,她終於能夠被放出來了,大早起就起來洗沐,對著鏡子東照西照:“瞧瞧,瞧瞧,阿孃,我是不是胖了?”

南氏沒好氣地道:“胖就對了!富態些好!女人要胖了才有福氣,瘦的一定是受了氣、家裡窮吃不飽的。乾柴似的,有什麼好?”

【哦!不胖點怎麼知道我吃得起?】梁玉悶笑。答非所問地說:“還好衣裳都還能穿得進去。”

南氏道:“唉,也對,舊衣裳不能穿了就太糟蹋東西啦。”

下帖子的時候,全家人都各有自己的一攤子親友要請,又有帝后駕臨,賓客之盛,前所未有。梁玉的朋友一堆,譬如豐邑公主、劉湘湘姐妹、嚴中和的姐姐們,又有先前結交的李家姑姪姐妹。平王妃的小姑子郡主們也到了,又有宋奇的妻子黃氏等,天南地北的人都被拉到了一起,不得不令人驚歎其交遊廣闊。

梁玉舉目望去,惋惜地道:“可惜師傅他們不肯來。”她說的是桓琚當年讓人給她找的道士師傅,帖子送出去之後,由入錯行的二師兄親自登門致謝,送了護身符等等物品之後說:“方外之人,不履紅塵。”

梁玉心說:【哄鬼!不屬紅塵你領個鬼的度牒!受什麼道籙司的管?先帝讓給我當師傅,還不是當了?】知道人家是不想沾這個富貴是非,也只好命人準備好了酒饌回禮,又舍與道觀上下新衣新鞋。

南氏則說:“你吳師傅也不知道怎麼樣了,她對你好,也不能忘了人家。”

梁玉道:“已打發了人去,她也不肯來。”起先是自家尚且立足未穩,又有無數是非,吳裁縫回鄉是養老的,把人拽到京城來風裡來雨裡去的太不像話。桓嶷登基之後,她就派人去找吳裁縫,想將她接到京城裡來養老。

一請未至,梁玉就讓王吉利親自跑了一趟,帶了話去:“住不慣府裡,我自有外面的宅子,住不慣城裡,我還有莊子。這都住不慣,我還有道觀。不喜歡道士,尼庵我也買了一個。只管來。”

然而王吉利一張巧嘴也沒能說動吳裁縫,吳裁縫只說:“老了,走不動了,人要落葉歸根的。”

王吉利做事越來越周到細緻,買了所安靜的宅院,又置了些田地,放到梁玉的名下,往縣衙裡登記,專一安置吳裁縫。則吳裁縫寄在鄭國夫人名下,自然無人敢欺負了。又找陰陽先生給換了塊風水更好的墓地,再訂一口更好的棺材。壽衣卻不用了,吳裁縫自己會做。辦妥這些,又請吳裁縫給梁玉寫幾個字,由他捎回來。

梁玉嗟嘆良久,只得將此事放下。

如今南氏問起,梁玉便將前因後果都講了,南氏道:“也是,在自己的家裡她安心。咱家要不是都來了,又有聖人倚靠,我也寧願回老家去的。”

梁玉不欲南氏再想這些事情,往外一指:“那咱還是在京裡舒舒服服的住著好,忙了這麼久,我可不願意再回去當裁縫了。立時年輕十歲也不想。”

南氏被逗笑了:“你才多大?就說年輕十歲!唉,算一算,咱們上京來也有小十年了,日子過得真快。”

梁玉乾脆不說話了,架著南氏往前面去,母女倆快進大堂的時候才分開,南氏被兒媳們接了,梁玉自去與楊夫人等一處,又要準備迎接桓嶷夫婦。

少頃,人齊了,沒有賓客會晚到,都湊著迎接聖駕。過不多時,桓嶷也到了,一時稱頌之聲、鼓樂之聲齊備,熱鬧異常。梁玉留心看桓嶷,他看起來情況好了一些,看向表弟表妹的時候眼神沒那麼嚇人。陸皇后向梁玉使了個眼色,梁玉點點頭,心道:【先帝真是為三郎娶了個好娘子。】

桓嶷在賓客裡看到李淑妃祖孫,更是高興了,對李淑妃道:“娘娘就該多出來散散心,不要總悶著,開開心心的,多好。”李淑妃笑道:“是啊,看著開心的事情,我都覺得自己年輕了。”心道:【先帝總是愛說三郎仁弱,不大像他,我看這愛熱鬧的性子根本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只是他們父子都不覺得罷了。】

桓嶷既來,賞賜是不會少的,桓琚為他留下了豐厚的遺產。這些遺產除了江山,還有私庫,真是堆積如山。桓嶷的寵臣、親信不如桓琚多,後宮也少,花起來比桓琚還慢,入賬卻是持續在往裡進,他賞起來絕不手軟。非但梁玉一家人人有賞,連到場的賓客他都賞賜了,其中給福安宮與晉國大長公主的比別人又更豐厚。

桓嶷再次高興地回宮,陸皇后見他開心,自己也很高興。雖然女兒訂出去得早了,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講,也穩妥了。【哪怕是公主,丈夫找不對也很愁人的,豐邑公主就是前車之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