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野心勃勃(2 / 2)

小說:苟出一個盛唐 作者:蒼穹之魚

總歸是這具身體的血脈,若是昭宗的血脈裡真能出一個雄才大略的繼承人,李曄也不會介意心中的那點隔閡。

至於河隴地區科舉權,倒也是籠絡河隴精英的手段。

還有降稅,肯定是要推行的。

李曄召集李巨川和劉鄩,對歸化策的稅賦進行了修改,河隴地區唐民收兩成賦稅,但商稅、鹽稅、徭役皆不免,化民收三成賦稅,歸民四成,下民五成。

同時關中田稅降為兩成半,莊戶降為三成,耕牛和農具免稅使用。

事實上,每個中原帝國在立國之初的時候,都是輕徭薄賦,但隨著朝廷的腐化,吏治的敗壞,各種攤派、苛捐徭役隨之而來,加上官吏欺下瞞上,中飽私囊,民不聊生,揭竿而起,帝國轟然倒塌。

乾寧三年十月,天唐府一紙詔令傳遍整個河隴,歸化策正式推行。

士子隨著唐軍分赴各地,區分百姓等級。

畢竟是淪陷了一百三十年,又加上戰亂頻仍,論恐熱四十年輕的暴行,基本斬斷了唐人大族的傳承,絕大部分百姓都處於化民和歸民階段。

即便是天唐府,唐民也只佔十分之一,下民十分之二。

三四成的賦稅,對河隴地區的人來說,是從未有過的輕徭薄賦。

不管歸民下民,唐廷好歹承認是民。

吐蕃統治時期,全部是奴隸,連做人的資格都被剝奪了。

當然,不管李曄的歸化策對他們多好,總有人不識抬舉,仗著山高林密,跟唐廷對著幹。

李曄重新修改了軍紀中百姓的定義,但凡手上拿著武器,三勸而不降者,即為敵人!

李曄沒什麼聖母情懷,將士也是他的子民,不能流血又流淚。

這些野人土匪,正好可以用來練兵。

楊崇本被送到興唐府時,整個河隴地區寒風呼嘯。

六月興兵,才四個月就掃平了河隴。

其中固然有李茂貞的功勞,楊崇本率隴右五州而降,節省了不少時間,唐軍也少流不少的血。

楊崇本跟李曄年紀差不多,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此時卻是一副潦倒模樣,鬍子拉碴的,看來在楊師厚手下沒少吃虧。

“昔日邠州一別,兩年不見,朕想不到會在此地再見到你。”李曄感懷起來。

“罪將無顏面見陛下。”

“有顏無顏,今日不都見了嗎?”李曄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心中卻是在想如何處置此人。

以五州之地歸降,功勞不下,但鑑於此人前科,李曄也不敢用他,把他放在樞密院養老,又覺得浪費人才。

此時的唐廷太缺少這樣的方面大將。

特別是此人表現出來的心機謀略,簡直是一把利器。

很大程度上,楊崇本戰略目標跟李曄重合了。

所以,李曄大有英雄所見略同之感。

“楊將軍覺得我軍下一步當如何?”

楊崇本唯唯諾諾道“陛下一年之內,取朔方、河隴,武功赫赫,然大唐飢困已久,當偃兵息武,經營河湟、隴右,收牛羊駿馬之資,充實關中。”

這也不算什麼太新奇的建議。

李曄微微點頭,“再下一步?”

楊崇本忽然抬起頭,雙眼中冒出一絲豪光,“對西縱橫捭闔,以勢取之,對南遠交近攻,以武破之!”

李曄一愣,西邊即是傳統的西域地帶,亦既曾經的安西都護府!

而南邊,全是吐蕃故地。

李曄笑了起來,原來這就是楊崇本心底的野心,李曄想到的只是收復安西舊地,沒想到楊崇本步子邁的更大,“將軍試言之!”

“歸義軍和甘州龍家與大唐血脈相連,就算不能收復,陛下一紙詔令,用為前驅,其必不敢不從,甘州回鶻,向來自認為大唐之甥,陛下與之結好,許封其西域或漠北之地,仁美可汗豈會不從?三方聯軍,爭奪西域!”

仁美可汗是自己的外甥?

李曄還從沒想到在中土之外還層關係。

此時的楊崇本彷彿換了一個人一般,不再唯唯諾諾,眼神中鋒芒畢現。

“吐蕃內亂,分化為十幾國,大者萬餘兵,小者千餘人,松、維以南,河谷縱橫,其地富庶不亞於蜀中,此乃天賜陛下,天賜大唐!且陛下若想西方之地萬年為大唐所有,高原之上,不可再出一國!是以當效大秦遠交近攻之略,吐谷渾舊地之後是多彌,多彌之東是川蜀,之南是南詔,陛下引大軍高原一鼓而下,誰人能擋!”

李曄呆住了。

當年蒙古帝國就是這樣大迂迴大包抄滅亡南宋的!

而現在,高原上也是一盤散沙,李曄或許取不了邏些城的高原地區,但多彌地區是有機會的。

也就是說,楊崇本的戰略有實現的可能!

“楊崇本聽令,即日起為岷州防禦使,松維招撫使者!”

不管他忠心如何,這人李曄都得用!

喜歡苟出一個盛唐請大家收藏苟出一個盛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