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探查(1 / 3)

小說:全球冰汽時代 作者:寒冬三月

經過一週的摸底和訓練,兩組拖拽機器人給出的資料已經匯總。

先,魚類是會不斷被鮮血吸引,密度會快增加。

其次,千米長的大魚有限,數百公里內也沒多少條。

七天的時間,包括虎鯨在內,變異前過五米的大魚,一共捕殺一百多條。

這些魚體長都能近千米,出肉率高低兩說。

主流,還是百米左右的大魚偏多,其次就是密密麻麻的十幾米,二十幾米的小魚。

這類的魚品種就多了,都是變異前一斤左右或者以下的魚類。

不過,十幾米也不小了,只是拖拽機器人有點浪費資源。

甚至,都不用獵殺,直接魚叉錨中拖著掙扎的魚就走都不是問題,直到上岸還都活著。

“雪兒,拖拽機器人的方案確定了?”總控室裡董庫問道。

“先生,已經最佳化,可以投入生產。”雪兒聲音依舊平穩,不疾不徐。

董庫點點頭,“傳給戴老。”

“好的先生。”雪兒應聲回應。

這是縮小版的拖拽機器人,水下的全長只有二十米左右,跟一枚炮彈一般,有四個不大的鴨翼,度快,短時間就可達到三十海里。

動力採用最新型電池,全前進可維持七十二小時,充電,僅需五個小時,就可以滿負荷繼續工作。

岸上的,小型拖拽機器人同樣採用電力,比全地形車不大多少。

這樣,就不至於浪費資源,用二百多米的拖拽機器人,拖十幾米小魚了。

接到“訂單”,戴老連猶豫都沒有,直接給所有生產基地下達指令,儘快完成機器人生產任務。

一週的時間,一共壓縮剩餘二百個左右的聚集地,每天都能接收五萬噸開外的魚肉。

雖然人口都在四百萬左右,不可能用來當飯吃,可每頓,都會有燉魚就是了。

這才兩組拖拽機器人,才一個班組倆人,一天才八個人的工作量,就能有這麼多魚肉,等全部的機器人到位,那還不真拿魚肉當飯吃?

為此,已經開始騰出暫時不用的冷凍設施,並採納董庫的建議,開始建設自然冷凍的冷庫,加大冷凍的庫容量,準備接收海量的魚肉。

第一批的拖拽機器人已經上路,一共十組,由雪狼號戰鬥車組負責運輸,預計兩天抵達海邊。

第二批四十組,預計三天後完成最後組裝,踏上運送的路途。

到時候,魚肉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入每一個聚集地,糧食的緊張本來就已經緩解,全部的庫存量堅持半年小意思。

這下,加上到來的魚肉,拿魚肉當主食,糧食的壓力就不存在了,一個月,都不用倆月,全國的食物儲備就能達到堅持幾年都小意思的程度。

七天,也培訓出足夠的老兵。

到時候新的拖拽機器人到位,就可以開闢第二個魚肉分解車間了。

以螃蟹登6的位置為界限,一左一右,相隔五公里左右,建立分解基地,並在遠處的海里,建立撈魚的戰場。

如果需要,海上會有一股新的力量,專門踏浪賓士,根據留在海里的訊號塔提供的方位,向深海踏出幾百公里甚至更遠,吸引魚類。

這會,正有二十人,五組的小隊,在身後海浪翻滾追逐中,一騎絕塵,急飛奔捲起一股雪浪,如利劍一般劈開海面,一道道雪白浪花急前衝,直奔遠處的冰面。

他們,每人攜帶四百枚星魂晶體,四人一組,一臺新研製的冰面水裡兩用摩托艇。

但這會摩托艇並沒有載人,而是緊跟主人身後,按著距離不斷拋下圓球一樣的浮動訊號塔。

沒有衛星,會迷失在深海的,所以,這是必備的手段。

此時,他們已經狂奔出去一百多公里,海面依舊大魚脊背不斷。

接到彙報,董庫看著雪兒勾勒出的畫面,眉頭微縮。

這說明,深海是不結冰的,海面並沒有凍結。

可即將奔出二百公里時,探測給出了新的畫面,前方冰面凍結。

這裡,離開海岸不過五百公里,還沒到島鏈,不應該有6地存在。

根據掃描還原,那就是冰面。

小隊相隔都五公里左右,齊頭並進,五公里的距離,很快就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