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自站隊(1 / 2)

小說:三國之袁紹 作者:光榮小兔

鍾繇,字元常,出身潁川鍾氏,舉孝廉出身,任廷尉正,黃門侍郎。

初平三年,曹操派使者至長安上書,彼時李傕郭汜挾持天子,認為曹操屬於關東聯軍一系,乃是董卓敵人,於是商議扣留使者。

此時鐘繇勸諫,說如今天下諸侯皆有異心,唯獨曹操心向漢室,如果拒絕他的好意,天下還有誰敢依附天子?

李傕郭汜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優待了使者,曹操才得以和天子劉協建立聯絡。

曹操聽說此事後,詢問荀彧鍾繇人品如何,荀彧對鍾繇大加讚賞,於是曹操開始私下結交鍾繇。

曹操對於人才是很渴望的,彼時天下士族,大都去依附袁紹袁術,導致曹操手下歸附的人才相對不多,所以他必要做出一副求賢若渴的姿態來,對於值得結交的人,都儘可能嘗試接觸。

不得不說,曹操看人的眼光還是很毒辣的,其麾下很多人,日後都功成名就,揚名天下。

兩年前曹操還嘗試拉攏過袁熙,只不過當時袁熙並未顯露出過人之長,而且袁熙將曹操送來的兩個姬妾隨便打了,之後便不了了之。

劉協見鍾繇開口,便道:“愛卿有何計策?”

鍾繇看了看四周,才出聲道:“啟稟天家,董將軍忠心耿耿,如今白波賊只是藉機剪除異己而已。”

“而失去將軍,天家和公卿大臣,皆為砧板魚肉矣!”

“但天無絕人之路,如今賊軍雖然勢大,但城外卻有漢室忠臣,等著前來救駕!”

“兗州牧曹孟德!”

“若天子詔,令其驅逐白波賊,則天子車駕安矣!”

劉協聽了,想到幾年前曹操便派人來交好,便點頭道:“愛卿言之有理。”

他轉向其他幾位道:“眾卿意下如何?”

在場數人,皆是極受劉協賞識的心腹,其中一個,是數月前才投奔劉協的。

董昭。

他離開袁熙,投奔張楊後,透過張楊將印和綬帶送還朝廷,被授官為騎都尉,漢獻帝東歸到達安邑,董昭隨張楊前往迎接,又被拜為議郎。

他之所以受到劉協重用,是他在河內時,說動張楊交好漢廷,張楊此次帶著糧食衣物奉迎天子,也是董昭大力促成。

所以劉協投桃報李,將董昭視為心腹,重用於他。

董昭現在卻是心內糾結,袁熙給他唯一的要求,便是在不暴露的情況下,能夠多少干擾曹操的計劃。

但眼下這個場合,如果自己反對鍾繇,必然會被懷疑,並且董昭也是有著自己的想法的。

因為曹操也私下結交過他!

董昭之所以這麼猶豫不決,就是因為,他還在曹操和袁氏之間難以選擇,搖擺不定。

畢竟當時袁熙留了他一年,雖然待他甚厚,但在董昭看來,還有自己更加看重的東西。

漢室興亡。

眼下他是漢臣,自然要以漢室為優先考慮,他現在要衡量的,則是曹操和袁熙,對於天子哪個更加忠誠。

想到這裡,他出聲道:“鍾侍郎之言很有道理。”

“不管曹公如何,其祖上皆為漢室忠臣,肯定是要比無視天子威儀的白波諸將好的多了。”

劉協聽了,微微點頭,剛要說話,卻聽下面一人出聲道:“我聽說曹操此人,先前和李傕郭汜交好?”

“若真是如此,其趕走白波賊,掉頭開啟城門,迎接李傕郭汜入城怎麼辦?”

“其和袁術同在豫州,這兩年卻甚少衝突,是不是有勾結?”

“如果他挾持天子,交於袁術,天子安危,誰能挽救?”

眾人聽了,皆是一驚,看向話之人。

孔融。

他自從離開劉備後,便取道冀州,全家一路向西,來投奔天子劉協。

他本來要去長安,結果得到訊息,天子要回雒陽,便提前去了雒陽等待,結果中途傳來天子車駕被追趕的訊息。

他見等著不是辦法,便又從雒陽北上,趕到了安邑,拜見了劉協。

孔融乃是當世名士,他的到來對衰微的漢室聲望,可以說是雪中送炭,劉協大喜,便封其為匠作大將,隨後升任少府。

孔融學識淵博,每逢劉協朝會訪問召對之時,孔融常引證定議,公卿大夫大都插不上話,對比極為鮮明。

見孔融如此說,眾人皆是心中升起了理所當然的感覺,因為說起孔融,和曹操的恩怨可就多了。

他丟失北海,固然是袁氏做的,但之後劉備丟失下邳,卻是袁術和曹操之間的默契,讓孔融很是痛恨。

當然,很可能更重要的原因是,被曹操所殺的兗州名士邊讓,和孔融齊名,且兩人交好,邊讓被殺,讓孔融極為仇視曹操,便處處作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